紅樓夢讀後感——析寶釵黛玉宿命

紅樓夢讀後感——析寶釵黛玉宿命南航附中 高一6班王曉晗

水中月,鏡中花,眼中能有多少淚珠,禁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題記

望去那漫眼明艷,盡態極妍,僅這一株紅粉牡丹,最具佳蘊。芙蓉固然清姿雅致,獨殿眾芳,卻實屬略缺一邁“任是無情也動人”之誘顏。因此,遠顧春色滿園,實則二花爭艷。

寶釵出自望族,淑女當中已別無他求,而又生得肌骨瑩潤,嫻雅精緻,更是佼人中的上乘。豐腴嬌媚,達理端莊,且熱衷於仕途經濟,可謂忠貞恪守了封建婦德。一把鏨有“不離不棄,芳齡永繼”的金鎖,維繫著她一生的運數。

薛寶釵處世之道精煉圓滑,城府頗深,隨時從分,展洋大方的個性使她身處賈府而深得青睞。“待人接物不親不疏,不遠不近,可厭之人末見冷淡之態,形諸聲色;可喜之人亦未見醴密之情,形諸聲色。”當然,正因為她如此識得大體,日後才獲有殊榮掌理賈府。縱然當時社會深受封建禮教迫害蠶食,人們思想庸滯駑鈍,閨秀碧玉無才是德,薛寶釵卻仍於膩流濁浪中安然自若,無時不舉止合宜,以微醺笑靨籠絡人心,乃識大體也。

至於黛玉,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眉目之間凝聚了靈河之畔的清風細雨,離恨天外的靈暉秀氣。母親病故加之自幼纖弱,無奈之望投奔外祖母家的繁世之門。誰曉此生風華至聖於此,哀默淚盡也。秉絕代姿容,具希世俊美儘管也曾追尋所愛,不料結果得不償失。是否這嫺靜的人兒也只盼與君“琴瑟在禦,歲月靜好”?

瀟湘妃子,才智過人。“嬌羞默默同誰訴”一句,既是對海棠神態的描摹,也是心扉獨白,有其銘心刻骨之言;“滿紙自憐題素怨,片言誰解訴秋心?”“孤標傲世偕誰隱,一樣花開為底遲?”等句,更寫出了這位少女的高潔品格和苦痛靈魂;“無賴詩魔昏曉侵”,這乃她切身體驗。可說,如果無詩,也就沒了林黛玉。

基於寶黛痴戀,寶釵在其中所增添的情感糾葛倒令情節有了曲折揪心之處。在眾人皆枉惜寶黛悲情時,曾探想在薛寶釵的紅蓋頭下,伊人淚水是否依舊?她並非一味貪圖地位,抑或有意耍心計拆散有情人,只怕是形勢境遇令她也百般地不情願。即使將嫁之人只留下軀殼存於身邊,夜夜吟念著的人喚“顰兒”;即使這寶兄弟天性頑厭,偶爾對目時心湖也時而泛著漣漪;即使早有意識黛玉情思難斬,淚含酸澀。即使成親之時也曾有過牽強,有過倔強。但終究,他們都逃不過運數,禮教下,愛情亦為奢望之物。

無怪蘅蕪奪愛,黛玉於此也算受盡了心痛折磨。只望一廂情願能換得真情,怕是只等得了一句晚矣,末了,燒盡過往輕意,誰知君心未改,世態涼薄而已。即已是愛情悲劇,有何懼是它更悲再悲呢?

“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裡埋”。或許,殘生獨守空閨會叫人明白,什麼才是真愛。一時的輝煌,作為餘生活過的證據,惦念的依據。抑或,長眠悔痛連魂魄皆無法自拔,但心中對那人的念掛,只增不減,愛過,則無須後悔。

寶釵,你的牽強,你的倔強,終換得了你一世的悲傷。

黛玉,你的決絕,你的無悔,即便身殞情比金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