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問西東》影評觀後感: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編者按:先生之風,山高水長。只祈願終有一日,朝樂朗日,嘯歌丘林。《無問西東》想說的,不是某個人,或者某個群體的記憶。而是整箇中國,所有人,包括那些死去的人的青春。

幕落,影院裡竟無一人離場。

沈光耀那句“媽媽,對不起”,不禁令人潸然淚下。他可以說自己對國家無愧,但,他無法說出自己對家庭無愧。“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國家和家庭,向來都是對立的兩面,而沈光耀,選擇了前者。

沈光耀看似完美冷酷,內心卻始終懷著對蒼生的悲憫。這個世界缺的不是完美的人,而是從心底給出的真心、正義、無畏與同情。沈光耀做到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看到那無數人因戰爭而亡,他明白,世界上總有人會犧牲,與其他人,不如自己。他在路上遇到女同學,雖羞於對話,但在紙上偷偷畫下了那倩影。他也曾嚮往過母親所說的人生,但他知,有些事,有些話,只能止於唇齒,掩於歲月。

在破碎的山河中,容不下兒女情長。

王敏佳和劉淑芬一樣,都活在了自己編織的一個謊言中,只有在謊言中才可以得到慰藉。

王敏佳用謊言來彌補過往的悔恨。活在謊言裡太久了,當被揭穿時,她居然笑了,伴隨著那笑,十歲那年見到毛主席前夜的那場病,一直病到現在的病,終於好了。

劉淑芬一直活在許伯常年輕時的誓言中。在後半輩子,她一直靠反芻著當初是你說你會對我好一輩子這句話和他們在一起的恩愛時光來忍受許伯常冷漠的心。哀莫大於心死。電影開頭有一句旁白,“如果提前了解你所要面對的人生,你是否還會有勇氣前來”。我猜,如果劉淑芬知道了她所要面對的人生,她還會來到這個世界,面對這個人,因為她喜歡他。或許人都是這樣,不撞南牆不回頭。

幕布上,靜靜訴說著民國文人們所為,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當年林則徐詠出這一誓言時,是否會想到在那戰火紛飛的年代,無數人,用他們那錚錚鐵骨,用他們的滿腔正氣,譜寫了一個群星璀璨的時代。

究竟是什麼,使那黑暗的時代鑄就了文人的時代。撐起西南聯大的,不止是那一位位憑自己身為文人的對國家,對民族的責任感,支撐自己度過那段物質極其匱乏的年代的文人大匠,不止是那些懷揣著對知識渴望,不遠萬里前來求學的求學者,而是那個時代的黑暗,鑄就了那個時代的璀璨。

越是黑暗的地方,越是孕育著光明。

日軍來襲,曾經天朝之國的美夢已然破滅。無數人的鮮血,一遍又一遍逼問著世人,什麼才可以救國。有人給出了答案:文化不可以亡,救國經世,尤必以精神之學問為根基。於是中國知識分子的振興民族的使命感、責任感,在那風雨飄搖的年代,撐起了整片星辰。

什麼是先生,先生是什麼?徐公在語文課上的黙問,一遍又一遍的叩打這我的心弦。

他們是生逢其時的一代,又是生不逢時的一代,只祈願風流總不被雨打風吹去,大浪淘沙後,先生之風,山高水長。只祈願終有一日,朝樂朗日,嘯歌丘林。

《無問西東》想說的,不是某個人,或者某個群體的記憶。

而是整箇中國,所有人,包括那些死去的人的青春。

而這世上,還有無數情深,正在默默跋涉。

作者: 黃樂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