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降世觀後感精選5篇 哪吒之魔童降世給我的感悟

《哪吒之魔童降世》是今夏一部非常優秀老少皆宜的國漫,我去電影院看的時間已經是相對比較晚的了,起初我只是看了網上如潮的好評就懷著好奇和期待的去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哪吒之魔童降世觀後感,希望能幫到大家!

哪吒之魔童降世觀後感

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都休想搬動。

——題記

有人說這是一份給畸形和殘障孩子心靈的禮物。我認為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都值得一看。

十個里有一個看了能體諒父母的苦心,一百個孩子裡有一個能明白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那這部電影就有他存在的意義了。

第一,不要在意別人心裡的成見。如果別人影響到了你,你要做的是,要么遠離這個人,要么打倒,千萬不要想著改變這個人的成見,因為成見已經融入這個人整體的人生觀里了。想要改變整個人太難了。第二,大眾是盲從的。很多藝術家都告誡我們不要在意大眾的看法,因為大眾的看法毫無意義,對你這個人沒有任何參考價值。大眾的看法來自於個別意見領袖和盲從的大多數。不要在意,不管他們是敵視你還是讚揚你。

劇情里的申公豹,他一直不接受自己是妖,認不清自己身上的缺點,而錯誤得將得不到的地位和認可全部歸於是自己出身問題。嫉妒為什麼是太乙真人而不是技術高超的他。就好像巴拉拉小魔仙里的小月,嫉妒為什麼選擇小蘭守護魔仙堡而不是能力在她之上的自己。

我是哪吒,不認命,便是我的命。

哪吒之魔童降世觀後感精選

打開手機發現一群為哪吒炒熱度的,這片感覺快要被捧上天了,然後看完後的我發現這劇情確實做的不錯!

那我就聊聊我觀看《哪吒之魔童降世》觀後感!順便吐槽一下其中的小問題吧

人設上。

我覺得這裡刻畫最成功的角色,敖丙人設很棒,具體表現還是內心戲表現很完美。

再忠孝與友情之間的徘徊,再親情與道德上抉擇,人性活靈活現,但是結尾的為了救哪吒衝進天雷劫,有點我的王之力的突兀感!

個人感覺,哪吒,除了片尾那句,去的鳥命這句台詞好點,整劇情上表現很一般,乾巴巴的套用公式,叛逆的性格,然後經過一些事,為某個人而改變,製作組有套用張一山性格的嫌疑,但是敖丙就不一樣了。

但是影片快結束時,敖丙衝進天雷劫,這讓我有種很想衝上去打上編劇和導演一耳光的感覺,哪怕是擁有萬年麟甲,你也要在前面打鬥的時候渲染一下,這麟甲是很牛逼的感覺,但是製作組並沒有這樣。

只是讓哪吒用火焰槍搓了一下盔甲,然後哪吒喊了一句這盔甲很牛b的,用嘴告訴觀眾,這種沙雕的操作,製作組真的是認真的嗎?

哪怕是製作組用盔甲放個大招,比如哪吒用火焰槍刺的時候,盔甲突現,一瞬間哪吒被震飛再牆,幾十米開外,就這樣一個鏡頭,整個劇情讓大眾相信這有能和天雷劫一拼的資格。

後面依舊不變,突然發現這片的代入感是不是更好了吶。

如果說製作組只是為了渲染,敖丙就是那種長的好看,見到朋友,腦子就停止運作的沙雕,以上就當我什麼沒說==。

哪吒之魔童降世優秀觀後感

1.劇中有個大漢模樣,說話確是女人聲音的娘娘腔。

世界上最可怕的就是這種人,沒腦子,還總是跳出來引導輿論。

可恨。

電影故意把這種人塑造成娘娘腔,是種醜化。

2.世人皆愚妄,有人帶頭,就不辨是非,跟隨輿論,讓人無奈。

3.世人的成見是座大山,壓垮了多少美好。

可悲,可嘆。

4.是魔是仙,我說了才算。

出身是我們決定不了的,但我們可以選擇成為什麼樣的人。

是善是惡,選擇罷了。

魔與仙,皆在一念之間。

5.命運

你相信命運嗎?

我相信,我就是命運。

命運是什麼?

命運是生命的選擇。

命運是軌跡,是我們活這一生的留影,是我們走過的腳印。

命運是我們的尾巴,而不是拴在我們脖子上的繩。

人這一生,沒有出生時,那是別人的命運決定了你,出生後你的命運取決於你。

命運從來不是枷鎖,而是自我選擇,自我超脫。

5.永遠不要對這個世界失望。

看過了太多陰暗,人性總是如此不堪一擊。

我從來不去試探人性,因為人心經不起試探。

沒有獨立人格的人,總是如此脆弱不堪,空虛寂寞,而這樣的人太多太多了,讓人很失望。

生活中又充滿了誘惑,孤獨,總之很難去相信人性。

同時我也願意相信人性中的美好。

親情,友情,愛情,家國情懷,信仰,愛心,善良這些也從來不曾消失過。

這個世界雖然很糟糕,但是還有劍來的作者,這部電影的導演等很多人,依然保持著那份美好,這就夠了。

我一直對這個世界很失望,但又不希望自己對這個世界失望。

願我心境,四季如春。

哪吒之魔童降世觀後感最新

《哪吒之魔童降世》是今夏一部非常優秀老少皆宜的國漫,我去電影院看的時間已經是相對比較晚的了,起初我只是看了網上如潮的好評就懷著好奇和期待的去的。說實話我對國漫的期待起初是不大的,但是自從我看了秦時明月等一些優秀的國漫之後覺得國漫還是有許多閃光的地方。當我看完了整部哪吒的大電影之後覺得這是一部非常不錯值得推薦的優秀的國漫。

整部電影大致的主線就是:元始天尊將天地靈氣孕育出的混元珠提煉成靈珠和魔丸。靈珠投胎為人,助周伐紂時可堪大用;而魔丸則會誕出魔王會禍害人間。元始天尊啟動了天劫咒語,3年後天雷將會降臨,摧毀魔丸。太乙受命將靈珠托生於陳塘關李靖家的兒子哪吒身上。然而陰差陽錯,靈珠和魔丸被申公豹掉包,靈丸給了龍族而魔丸成了哪吒。調皮搗蛋頑劣不堪的哪吒卻徒有一顆做英雄的心。然而面對眾人對魔丸的誤解和即將來臨的天雷的降臨,哪吒一聲“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怒吼下阻止了被引入歧途的靈珠敖丙的摧毀陳塘關的行為。我相信大多數讀者都是了解原版封神演義的故事的,原版故事關於哪吒鬧海大致說的是:哪吒年少不懂事戲水時誤傷了海族而招到了龍王三子敖丙的挑戰,打敗了敖丙之後將其扒皮抽筋惹怒了龍王,龍王發誓要水淹陳塘關,哪吒為了保住陳塘關的百姓聽從了師傅太乙真人的意見:割肉還母剔骨還父。從而平息了龍王的喪子之痛,保住了陳塘關。在原著中哪吒和李靖的關係並不是這么溫馨的,由於哪吒闖禍太多殺孽過重,李靖在哪吒死後還摧毀了殷夫人給哪吒建的行宮,導致哪吒靈魂無肉身可去也就有了後來的蓮藕化身。而魔童降世這個電影並沒有完全按照原著的劇情進行推進,並且做了比較大的改動:哪吒不是靈珠子,敖丙和哪吒是好朋友,李靖和哪吒父子情深。沒有了過重的殺戮的情節,這是一部非常溫馨的充滿了親情和友情的國漫大電影。

電影中經典的台詞和場景有很多,台詞比較有趣的有:哪吒的一句“我是小妖怪,逍遙又自在,殺人不眨眼,吃人不放鹽,一口七八個,肚皮要撐破,茅房去拉屎,想起忘帶紙。”海夜叉的一句“外敷內服效果都一樣喔。”殷夫人的一句“想當初你還是娘肚子裡的一顆紅燒獅子頭,現在你都長成有鼻子有眼的帥小伙了。”當然電影中更多的是感人的台詞:“你是我唯一的朋友,你也是我唯一的朋友。”“白白搭上一條人命,你傻不傻?不傻誰和你做朋友!”“哪吒是你什麼人?那是我兒!”這一些都是足以讓你潸然淚下的感人之語,劇情的高潮更是在哪吒得知李靖要用命換命之後毅然拒絕後喊出了:“我自己的命自己扛,不連累別人。”然後用混天綾綁住了李靖和殷夫人獨自承受天雷,此時敖丙出現了沖入了天雷之中兩人一起抗著天雷,一起詮釋了最好的朋友這句話。“去他個鳥命!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決定!”哪吒喊出的這句話非常振奮人心,他知道他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因為師父說過:“人是否能夠改變命運,我不曉得。我只曉得,不認命是哪吒的命。”因為父親說過:“爹一直對你很嚴,知道你心裡有氣,別在意別人的看法,你是誰,只有你自己說了才算。”這樣的覺悟是不是也讓我們許多自怨自艾覺得自己出身不好的青年們有了奮鬥的動力呢:我命由我,去他個鳥的出身論!當哪吒毅然赴死的時候面對父親李靖的那一句:“唯一的遺憾是沒有跟您踢過毽子。”一個孩子對一位在他心目中嚴厲的父親說出這樣的話的時候,又會有多少人鼻子為之一酸呢?

寫了這么多,總結一下我對這部電影的感受:浮於表面的都是笑點,藏於深處的都是淚點。我只是想說,哪吒值得你去電影院一看。支持國漫,哪吒之魔童降世,你值得一觀!

哪吒之魔童降世觀後感大全

老實說,這部片子我很早就看了點映。看完之後覺得不錯。但也只是不錯。它達成了我觀影前的期待,卻又沒有太多超出我期待的東西。

如果說拿它跟大聖歸來比,我覺得它整體節奏沒有大聖好,畫面特效及分鏡設計略遜大聖一籌,但劇情,倒是確實比大聖歸來強很多。

它很完整的講述了一個有主題有深度的故事。人物刻畫也沒有流於表面,每個人都有其鮮明的特徵,而且能不被傳統束縛,推陳出新,創造出了很多與人們傳統印象相悖卻又可以接受的角色,真的很不錯。

因為我也在公眾號上寫一些故事,所以,我能從創作者的角度看一些問題。就是說,即便這個電影,劇情完整有深度,它依然有一些瑕疵。那就是,有一些劇情,設計味太重。什麼叫設計味太重呢,就是不自然,尬。

我前些天又把大聖歸來刷了一遍,真的,特別順暢,除了汪峰那個歌那裡讓我覺得稍微有點脫節,其他地方特別自然,渾然一體,一點沒有多餘的地方都沒有,節奏把握的特別好。

但在哪吒里,就會有好幾處這樣尬住的地方。實話實說,我相信有一些觀眾也是同樣的心理。不過由於整體觀感很好,這幾處尷尬的小細節就可以忽略不計了。

撇開這些,再談另一個缺點。台詞過多。哪吒里的許多世界觀鋪陳,全靠大量台詞堆砌補充完成。這就給人一種很臃腫的感覺。有些畫面其實完全可以只放畫面,一句台詞都不說,單靠場景設計,人物行為、動作、表情來推動就可以了。但或許為了照顧不同年齡段的觀眾,它還是選擇了最淺顯易懂的方式讓客群明白它想表達的信息。我是覺得,可能我說的方法不太可行,但應該有更好的不用台詞堆砌的法子來鋪陳世界觀的。過多的台詞,確實會使得一部影片顯得有些囉嗦,不夠利落。

到這裡,我再講講我發現的另一個盲點。那就是,明明他們有三個孩子,金吒木吒哪吒。但電影全篇,卻從未出現金吒木吒的身影。雖然電影是講哪吒,但哪吒也是有哥哥的啊,父母不能陪伴他,那他的哥哥們總能吧?但他的哥哥們去哪了呢?當然,從這個角度來寫劇本,可能故事又是另一個發展方向了,跟導演想要表達的主題還是有很大出入的。收回來。 為更好的考證這件事,我特意去查了封神演義,書中原話是這樣的:

道人曰:“將軍有幾位公子?”李靖答曰:“不才有叄子;長曰金吒,拜五龍山雲霄洞文殊廣法天尊為師;次曰木吒,拜九宮山白鶴洞普賢真人為師;老師既要此子為門下,但憑起一名字,便拜道長為師。”道人曰:“此子第叄,取名叫做哪吒。”

好吧,當金吒木吒都去別處修仙去了吧,不多逼逼了。

第三點是一份思索。片中,李靖的父愛是很偉大的。一命換一命也確實觸碰到了我的淚點。他作為父親,這種能為孩子犧牲的精神我很感動。但稍稍深究一下,卻又覺得,那他其他身份呢?殷十娘的丈夫,陳塘關總兵,這些其他身份該背負與承擔的責任呢?這裡我確實有點槓精思維,救,說他沒有盡到丈夫跟總兵的責任,不救,又要說他冷血無情了。不過這個點倒是值得深入探討一下。你覺得他到底該不該一命換一命?我覺得,他不該一命換一命,但我又覺得,他應該救哪吒。

最後,由於這部片子沒有明確的大反派,所以打戲我覺得一般,因為大概猜到關鍵時刻一定會收手以及誰都不會死,所以沒有前期被壓著打十分屈辱後期直接虐爆對手的快感。在打鬥劇情方面的設定,沒有大聖歸來暢快,而和解那一段,境界也沒有拔高,並不是很理想。

而且,如果仔細看的話,大聖歸來開頭的那一段動畫表現確實很有震撼力,相反,哪吒這一塊一上來就直抒胸臆開始講故事了,畫面表現真的差點意思。

不過,有一處劇情倒是驚艷到了我。那就是哪吒抵抗天劫那一段。原本我以為會是哪吒一人被天雷劈死,之後太乙真人為他重塑肉身。哪曾想,敖丙也過來跟他一起抗天劫,還拿全村人湊出來的最貴的裝備萬龍甲罩住哪吒保護他。到最後,太乙真人也插了一手,直接損壞了幾百年的功力,才保住了二人的魂魄。哪吒抵抗的是魔丸的命,敖丙抵抗了妖族的命,太乙,直接抵抗了天命。真的,牛逼。

怎么說呢,國產動畫要做到很強還是有很長的路要走。在路途上,可能會有一些存在一定瑕疵,但十分驚艷的作品。我們不能只夸其厲害的地方,也偶爾說說自己覺得不足待改進的地方,一味的吹捧並不能讓國產動畫越做越好,發現不足,改正不足,才能真正的做到做大做強再創輝煌。

最後的最後,小聲逼逼一句,我雖然說了它不少缺點,但它還是很驚艷的一部動畫,還是很值得一看的。至於我為什麼老拿哪吒跟大聖歸來比,我覺得,大聖歸來某種程度上算一個標桿,因為它的整體節奏、情感渲染、畫面表現,都是非常優秀的,是我願意在十分滿分情況下給9.5分的。現在,哪吒,也算是個劇情故事的標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