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降世》觀後感影評6篇精選

《哪吒之魔童降世》是由導演餃子執導的國漫電影,在今年暑假檔成為最火的電影,目前哪吒的票房已經突破40億,在國內票房也是實屬罕見的。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究竟是什麼樣的電影,能夠取得這么好的成績吧!希望以下影評對您有所幫助!

《哪吒之魔童降世》觀後感

在我看來,只有2種電影算是好的,第一種劇情捉摸不透,跌宕起伏,你以為你猜到了後續劇情和結局,結果卻在意料之外。第二種,特效炫酷,畫面震撼,就一個爽字,適合去電影院看。

在我看來,哪吒就是一部特別爛的片子,劇情老套,核心就是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絲毫沒什麼新意,看完前1個小時,已經能猜到結局了,沒有跌宕起伏,意料之外的劇情。我覺得劇情方面還不如銀河,一齣好戲,西虹市首富等很多國產作品。

要是論特效,宏大場面,應該去看好萊塢大片。有太多大場面,效果震撼作品了。

我覺得這就是一部徹頭徹尾的爛片,總結就是劇情太俗氣,特效一般,實在想不明白為什麼這么多人追捧。

《哪吒之魔童降世》觀後感二

1 對於哪吒的長相和來歷

哪吒大多的形象來自於封神演義,既然是演義必定故事性更強並不足以作為考據,而大家廣泛接受了封神演義的設定而認為哪吒就該是面若傅粉,唇似丹朱,並且為了吸引小孩子作為觀眾哪吒的形象也逐漸演變得更為可愛。哪吒為佛教護法神名,【最早傳說來自古波斯和古印度教的神話,隨著本土化的傳教,唐末起就從古盛傳至今,由佛教護法軍神“那咤”演變而成,記載已在東晉有之,主要定型於鬧海傳說與屠龍之說的內容,以及降魔伏妖再成仙成聖等古籍文獻,出生奇異,一身神器,能變化三頭六臂又或三頭八臂,百邪不侵專克攝魂奪魄的蓮花化身】來自百度百科。所以哪吒三頭六臂,面露不善的形象是有據可考的。關於這一點很多人也分析過。

2.關於人物關係

我認為電影的處理很好。殷夫人懷三年才生出來的孩子,父母不可能不愛他,不愛的話何苦受這等煎熬。電影中一切的情感來得有理有據,理科生表示很舒服。一切的人物豐富而立體,每個人有血有肉,一切的行為有原因有動機。哪吒為父母的行為而感化,其實我並不認為哪吒是為了救陳塘關的百姓而撐起的天,我認為他只想看著父母和師長活著,或許還有那個唯一和他表達過善意的小女孩,而陳塘關的百姓呢可能在他眼裡都是不值得一提的螻蟻而已。大概陳塘關的百姓是他父親在乎和守護的,所以為了父親,哪吒救了所有人。太乙真人是出了名的護短,所以後來為了徒弟而被削了三花聚頂,也是有邏輯的。敖丙是為了族人不得不去搏一個機會,而面對唯一的朋友,最後敖丙選擇了和哪吒共同面對天劫,也算是不負友誼。

3.關於內容

鑒於我年齡尚淺,人生閱歷不夠,如果有說的不對的地方海涵。第一我認為有關於教育的討論,這個對比很明顯,以魔丸身份出生但卻有父母疼愛和師長正確引導的哪吒,以靈珠身份出生卻生活在偏執環境中的敖丙。關於原生家庭和後期成長環境的討論值得深思。還有就是哪吒生活的環境像極了在網路上遭受的人們,有人帶節奏,就有人順風罵,你們認識這個人嗎?接觸過這個人嗎?具體了解過這個人嗎?既然沒有那又有什麼資格去罵人呢?為了私慾罷了,躲在熒幕後面拿著鍵盤像極了躲在陰溝里的耗子,黑暗而陰翳不敢見陽光。最後呢,我看好多人說看完電影的了熊孩子恐懼症,電影裡的確有熊孩子,但我一點都不認為哪吒是熊孩子,因為哪吒他講道理,其實他想要的不過是大家的認可和所謂的公平對待。不明是非,不辨真假,肆意妄言的那個才是真正的熊孩子。

兩次觀影戳到我不同的淚點,第一次完全後面哭成狗,哪吒那么好為什麼大家都要傷害他。而第二次哪吒降生時,殷夫人抱著哪吒,以期待的眼神看著李靖,想保住自己的孩子的眼神,接著作為父親的李靖挺身而出抗下重壓保住孩子,那個身影是我的淚點。

總之呢,期待更好的作品,什麼時候大家不再歡呼國漫崛起,歡呼中國電影崛起的時候,可能才真的是中國電影的黃金時代,我會保持期待,並相信很快就會到來。ps:同為醫學生,為餃子導演打call

自娛自樂為主,看一樂呵

《哪吒之魔童降世》觀後感三

包場看了哪吒,沒人一起笑,自己笑有點尷尬,沉浸性一般。首先製作精良真的該夸,畫面質感很驚艷,刷了一大半好感度。太乙真人一口川話,迷糊可愛,申公豹有點口吃,陰冷嗖嗖,很明顯的搞笑擔當和陰謀反派。有人說他倆像沒頭腦和不高興,emmm。

陳塘關李靖夫婦,李靖的形象沒什麼刻意濃筆,但內在的顛覆是最大的,他愛哪吒,可以說為愛徇私,嚴肅沉穩的背後竟然是一顆慈父心,甚至放縱哪吒在陳塘關大鬧三年。然而在《封神演義》中,這父子倆的關係是差到在哪吒自殺以後,李靖還要鞭打他的金身,火燒他的行宮的。也就是說,傳統故事中哪吒反抗父權的核心衝突被放掉了,改為對抗魔丸賦予他自身的惡的本性。行吧,哪吒新編,我就當同人故事看了。

殷夫人的塑造很讓人眼前一亮,主要是融入了很多現代女性元素,小粗口不斷,嬌蠻又深情,在外是獨當一面的女將軍,對自己頑劣作惡的兒子卻隱忍包容,細膩溫柔,母愛刻畫的特別動人。

哪吒,套上了一張小惡魔的臉譜,外表暴戾頑劣不知收斂,但內心又孤獨敏感渴望認同,這一類形象沒什麼新意,也不太哪吒。導演在他身上注入了全場主旨,那就是反抗自己現有的不堪命運,也就是做個好人,度過雷劫。要做到這一點,他既要利用被乾坤圈束縛著的魔丸神力,還非要強求不受魔丸干擾而保持理智,可以說是又當又立。對了,既然你有理智,那過去三年沒事兒就去大街上把全關百姓嚇個半死是怎么回事?

最後敖丙,我在看這個人物的時候覺得萬分不解。他是一個花無缺式的人物,拈花一笑不染凡塵的形象。但是問題來了,在《絕代雙驕》中,養大花無缺的是全世界最美的(兩個)女人,他的丫鬟們也都是百里挑一的精緻優雅,比別家小姐都講究的,這種成長環境連賈寶玉都及不上。而且他基本上是無憂無慮作為移花宮唯一繼承人長大的,殺小魚兒這個宿命,也是邀月公主在他成年闖蕩江湖後才讓他知道。然而,養大敖丙的,是深海煉獄裡被束縛折磨、苦大仇深的龍王和族人,還有刻板印象中的大反派豹子頭申公豹。電影中設定了兩種對哪吒和敖丙的不同培養走向,這裡不多說,但敖丙應該是剛出生有智識就被告知自己沉重宿命的。這些人教他什麼,可想而知,但他竟然能出淤泥而不染到這個程度, 甚至很白蓮花的去救哪吒父母,大概只能強行歸功於靈珠的聖潔淨化。

電影7分,4分畫面3分內容,整體尤其是後半段不太經得起推敲,再插入一個實在不吐不快的情節,一個人虐待了全村三年,基本上是村霸形象,全村人恨他恨的咬牙切齒,但是別人來砸他場子順便掃蕩全村的時候他挺身而出犧牲了,全村人正常的情緒不應該是“終於死了”

和“你如果不在我們也不會受牽連”嗎……再退一步,不至於這么冷血,但全場不明狀況的一跪也太……尷尬了,強行上價值。嗯,全場觀影體驗最佳是在哪吒拋棄乾坤圈,高燃變身的時候,真他媽帥。

《哪吒之魔童降世》觀後感四

四星影評給我的眼淚和難過

可能很多人都不太懂我的標題是什麼意思,我希望能有這樣的父母。

從一開始我就笑不出來,一方面是因為影片本身的刻意搞笑很尬(這絕對是一個槽點,搞笑太過刻意),另一方面是在看電影之前我就對劇情有所了解,一開始就很難過了,因為我知道他會經歷什麼。

其實很多差評里李靖夫婦本身也是有著很大的槽點,先按下不表,先說正題。他們也許不是合格的總兵和總兵夫人,但是至少在我看來他們算是好的父母。他們愛護他,保護他,甚至是放縱他,因為在母親看來自己的孩子只有三年的生命,他們希望他善良,希望他正義,但是更希望他開心的度過為數不多的生命。是,李靖早就決定為了自己的兒子付出生命,但是只有他知道,所以母親的做法沒有什麼不對,因為她是個母親。再看看李靖的安排,他知道自己會用自己的命去換兒子的命,所以他說,我會去求每一戶人家來參加哪吒的生日宴,為他正名。正名以後,他為兒子換命以後,哪吒會有所改變,因為本來他的改變就來自於他認為所有人都嫌棄他,認為自己的父母不愛他。

完了再補充。。。

《哪吒之魔童降世》觀後感五

通過抖音刷屏才想起看這部電影的,說實話我一般很少看動漫,冰雪奇緣算一個,哪咤是第二個,但是不虛此行,劇情和特效絕對值這個價,是黑是白哪有定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立場,都有自己想守護的,前一分鐘是朋友,下一秒鐘也許就是敵人,觀念不同立場不同,人心所向的肯定是對自己最重要的,你能說誰對誰錯呢,哪咤和敖丙完美的演繹了這些複雜的情感,特別是最後變身後的特效真的燃爆全場,值得一看

《哪吒之魔童降世》觀後感六

開局十分鐘的各種插科打諢差點勸退我,電影中的一些抖包袱和搞笑梗都非常非常尷尬,看著宛如智障,只想說"莫挨老子"!這不是笑點高低,個人性格是否高冷的問題,而是低俗地抖機靈不等於幽默,強行搞笑這點摳一星。看的出來,導演很努力得想把搞笑和溫情兩種風格一起融合在這部電影裡,但現實卻是存在功力不夠,水平欠缺的硬傷,雜糅在一起就很是不倫不類。

另外是人設的莫名其妙,國產劇的通病——劇情生硬浮誇。整部電影故事講述的完成度還是比較高的,抓人的點也是有的,像踢毽子這個點,哪吒喜歡和他踢毽子的任何人,像她媽媽,敖丙,以及最後天雷劫前和吐露沒和父親一起踢過的遺憾,都能戳到淚點。

但是,人物性格的前後矛盾太多了: 像敖丙和哪吒與那個想換口味就上岸吃條狗海夜叉之間的一戰,這段劇情作為倆人成為彼此唯一朋友的鋪墊過渡得很OK,但也多少也刻畫了敖丙不願海族為非作歹,殘害生靈的正義形象。可後面敖丙龍族身份被揭穿後就突然兇殘地要立刻活埋整個陳塘關,沒錯,太乙是說了要稟告天庭原來是龍族偷了靈珠,但有話好好說不是敖丙自己說的嘛,起碼先和李靖他們解釋幾句劇情更自然吧。

還有申公豹作為天尊座下弟子中的唯一妖族,想做什麼十三仙,所以就和龍族勾結,讓靈珠轉世到小龍身上,再去演戲成為救世主的計畫,也太沒邏輯了...

由此可見中國影視市場是多么匱乏一流的編輯,自圓其說,細節的把控,劇情的前後呼應這些都有待加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