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改編《中國機長》電影觀後感_致敬幕後的飛行英雄

《中國機長》作為獻禮祖國70華誕的影片之一,其主要是根據川航英雄機長劉傳健的真實經歷改編而成,而影片主要講述的是機組執行航班任務時,在萬米高空突遇駕駛艙風擋玻璃爆裂脫落、座艙釋壓的極端罕見險情,生死關頭,他們臨危不亂、果斷應對、正確處置,確保了機上全部人員的生命安全,創造了世界民航的奇蹟。真實改編《中國機長》電影觀後感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真實改編《中國機長》電影觀後感篇一

一個溫馨的問候,幾句調皮的搭訕,一段沉痛的過去,一個期待的眼神,一個驕奢的內心,一個純潔的心靈,一個懵懂的女孩,一個經驗豐富的機長,冥冥之中將這一群人捆綁在了一起,經歷了一場生死輪迴。

一個美好的清晨,嘻嘻哈哈的歡聲笑語中夾雜著緊張的氣氛,一個名叫8633的航班從重慶飛往了拉薩,飛機上的一切跟往常一模一樣,大家都處於放鬆的狀態中。突然,飛機的前擋風玻璃破裂,副駕駛員被半截身體被吸到外面,裸露在空中,整個飛機瞬間的變得混亂不堪,女孩的哭聲,少女的抱怨,男人的憤怒,所有人的恐懼,可是這裡有五名肩負神聖職責的乘務人員,他們迅速維護機艙秩序,幫助乘客帶好氧氣罩,安撫大家的情緒,雖然自己的內心也是無比恐懼,但是他們依然選擇堅信機長,依然堅守自己的職責。

了救回裸露在外面的副駕駛員,機長操縱飛機以3000米每分鐘的速度下降,就在即將撞機的瞬間,將飛機拉起,就是這一完美的動作才將副駕駛員救回艙內。在8400米的高空,飛機已經釋壓,機長目前的職責就是想辦法儘快的讓飛機安全著陸,而距離自己的最近的機場就是成都雙流機場,可是在返回的航線中,前方是恐怖的雷雨雲,繞行幾乎不可能,強行穿越無疑是將自己扔進了攪拌機,就在這關鍵的時刻,機長在空中盤鏇一周,以他豐富的經驗尋找到了一條可以穿越的通道,機長劉長健以其高超的技術成功的穿越了幾乎不可能的穿越的雲層,挽救了一百多名乘客的性命。最終使得8633次航班成功降落。

8633次航班的成功降落確實是航空一次值得銘記的事件,象徵著我國航空駕駛技術的飛速發展,卻也警示著我們每一名航空人應該嚴格要求自己,精準無誤的完成我們的每一項工作。

在8633次航班從失聯到安全降落的過程中,指揮部門迅速做出反應,安防人員,醫務人員等嚴陣以待,乘務人員積極維護秩序,機長及駕駛員在人類的體能邊緣掙扎著等等一系列的配合才完成這一艱巨的任務。

在災難面前我們人類表現的那么脆弱,卻又是那么的強大。每一個人都肩負著家庭的責任,每一個崗位都肩負著國家的使命,所以請珍愛生命,敬畏崗位。

一部《流浪地球》、一部《中國機長》標誌著中國電影的飛速發展,為中國電影點讚。

真實改編《中國機長》電影觀後感篇二

該片改編自20xx年5月14日川航3U8633航班緊急備降真實事件,是近年來國產電影少有的空降題材作品。影片刻畫了包括機長,乘務員等機組人員沉著冷靜,臨危不亂的形象。

影片開始時,以張涵予飾演的機長劉長健視角,起床,設定鬧鈴,洗冷水澡,然後憋氣三分鐘。從一開頭影片就開始為後面飛機擋風玻璃破碎後的低溫缺氧駕駛狀態做鋪墊。機長劉長健答應女兒今晚回家陪她過生日,李沁飾演的周雅文即將結婚,氣象局的天氣預報,這些都為飛機上遭遇的險情買下了伏筆。這些伏筆有些明顯,仿佛都在直接告訴觀眾,馬上有危險要發生,但現實是不會有預知能力的。

機組人員從準備到上飛機到上客,影片為我們展現了他們工作時的樣子,平時我們也許只能看到他們在飛機上為我們派發吃的喝的,但在我們看不到的背後,他們還做了很多工作,上飛機前乘務長對乘務員進行航線特徵問答,上飛機後機長副機長第二機長三人仔細的檢查,還有乘務員們流利的一系列檢查動作,專門的指令,訓練有素。

飛機上的乘客性格各異,身份各不相同,去往拉薩的目的也不同,片中描繪了一幅眾生相,有“難伺候”的頭等艙乘客,愛貪小便宜的老夫婦,和父母鬧情緒一個人出走的子女,情緒激動遇到危險十分衝動男乘客,旅遊返回拉薩的藏族人民,從小孩到青年再到老人,一群素不相識的人聚集在飛機上,在危險發生時有各不相同的反應,而機組人員如何安撫大家,引導大家做好保護措施也是影片的一個重點。

在飛機上的部分,緊張感一直伴隨,這也是影片值得表揚的一點。雖然觀眾都知道有危險發生,也大概猜得到最後的結局,但在情節設定拍攝手法的結合使得緊張感一直伴隨,例如歐豪飾演的徐奕辰半個身子飛出窗外,飛機有撞上雪山的危險,飛機遇到雷雨雲團,氧氣和燃油有限的情況下飛機繞圈走等等……影片的BGM也值得一提,和情節配合得很好,配上畫面,給人心裡增加了緊張不安的感覺。在拍攝手法上,有好幾個鏡頭,導演把視角從飛機外通過飛機窗戶拉進或拉出,使得畫面承接很流暢,很連貫。

影片中最出彩的兩個角色我認為是機長劉長健和乘務長畢男。機長在最危急的情況下的冷靜沉著,身負重任,心中帶著要將乘客們安全帶回地面的信念,沒有氧氣面罩時憋著氣,眼神堅定,並且能力極強,找準了雲團分散的時機,做出了準確的決定,不僅身體素質和心理狀態好,也有很好的頭腦,他是飛機上所有人的希望和支柱,是當之無愧的英雄。乘務長畢男,要安撫乘客,讓他們做好保護措施。她拿著話筒設備不斷的安撫乘客,強裝鎮定,最後坐下來的那一刻自己手都在抖,摸著手上的戒指,那是她心裡的寄託和希望,無論自己心裡有多害怕,都不能崩潰,要堅定的告訴乘客:“相信我們”。

人在自然面前十分渺小,飛機在幾千米的高空,遇到雷雨雲團時宛若一根細針,當飛機出現緊急狀況時,除了機組人員,地面的各個部門都在為了這架飛機的安全降落做的努力,給予的幫助,哪怕失聯也要一直呼叫,所有人都為它緊張著,消防醫療各種資源都時刻準備著,可謂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全景式的模式讓我們看到了很多不了解的東西。

美中不足的是對於人物的刻畫不夠細緻,雖然在情節上是緊張的,但是對於人物的內心,沒有很細緻的表達,例如我們看到了機長的沉著冷靜,乘客們表面的吵吵鬧鬧和不安,如果可以再體現出他們內心的惶恐,掙扎,著重刻畫幾位乘客的內心,人物會更立體,更有靈魂。

真實改編《中國機長》電影觀後感篇三

去年,川航8633遭遇險情那天,我在家中焦急的等待訊息,待得知他們平安落地後,再也無法控制自己的眼淚。除了當班機組人員過硬的綜合能力感動到了我,那天,同在一片藍天中正在執飛行任務的飛行員們,都在不間斷的呼叫:“四川8633,成都在叫你”、“四川8633,聽到請回答”,那是一種民航員工才能深入體會到的艱難與不容易。這句重複的話語雖然簡單,但它承載著人們對128名旅客和機組人員擔心與祈禱,也令我們仿佛置身事發現場,與他們同呼吸共命運。

我們知道,建國七十周年獻禮影片《中國機長》改編自川航英雄機長劉傳健的真實經歷,真實展現中國民航精神。影片由劉偉強執導、李錦文監製,張涵予、歐豪、杜江、袁泉、張天愛、李沁領銜主演,雅玫、楊祺如、高戈主演,於9月30日全國公映。

電影裡面可以看到萬米高空最為驚心動魄的瞬間:風擋瞬間破裂,副駕駛被吸出窗外,座艙釋壓……張涵予飾演的機長劉長健由於強大的氣流衝擊無法佩戴氧氣面罩,屏住呼吸,咬緊牙關,在低溫和缺氧狀態下拼盡全力控制飛機;歐豪飾演的副駕駛徐奕辰忍受著凍傷和劃傷,仍然以出色的意志力輔助機長進行特情處置;杜江飾演的第二機長梁棟則拼盡全力返回駕駛艙,不停呼喊試圖與地面取得聯繫,持續報告特情信息;而張天愛、李沁、雅玫、楊祺如飾演的乘務員和高戈飾演的安全員也各司其職,指導旅客使用氧氣面罩,並對全體旅客進行安撫以及協助,以專業素養持續守護著所有乘客的安全。在危急關頭,袁泉飾演的乘務長畢男則發揮了“定心神針”的作用,一番獨白既讓119名乘客的狀態緩和下來,也道出了民航人的責任與擔當:“從飛行員到乘務員,我們每個人都經歷了日復一日的訓練,就是為了能保證大家的安全!請相信我們的機長,我們會一起回去!”

《中國機長》完美還原了民航平安的幕後英雄。在這個天空里,只要天上有飛機正在飛行,地面就會有空中交通管制員進行指揮,目前在全國範圍內,有著約7000名“空中交通警察”晝夜交替,24小時不間斷的進行管制工作,他們在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鐘,確保著我們飛行的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