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學點滴

作文教學3、2、1”是我在這些年的作文教學實踐中逐步探索出來並不斷加以完善的中學生三年作文教學總規劃。新生入學時,我就在語文課上給學生講清這個規劃,講清它的操作辦法和預計要達到的訓練目標,使學生對作文教學的指導思想有一個明確的認識,並在老師的帶動和嚴格要求下逐步培養興趣,掌握方法,養成習慣。它的具體內容是: (一)作文訓練三部曲 1、切實組織、落實好“每周一抄”作文活動。要求學生每周必須從無論那類報刊雜誌或其他作文書上抄錄一篇自己最喜歡的文章,長短不限。但書寫要工整,字跡要清楚,無錯漏,無重複。每隔一周我們便抽一節晚自習課出來讓學生到講台上朗讀。“三分文章七分讀”,讓學生從聽讀中感受文字的優美,情感的真摯,意境的深遠,或者摘抄者審美水平的高低。在朗讀過程中,老師可適時地插入必要的評說。學期末,分組交流、篩選,組建“特色短文”專集。 2、指導訓練好兩周一次的自由作文。我們規定雙周的晚自習是學生的自由作文時間。作文字數必須在700字或800字以上,至於擬什麼題目,選什麼題材,確定什麼樣的主題,則是學生自己的事。對於實在無話可說的學生,教師可以設計幾個話題,讓學生選用。最後必須強調按時完成,批改前由科代表檢查。 3、確保三周一次的大作文訓練有計畫、有主題、有目標、有實效。一是與教材單元同步的作文訓練活動。現行高中教材每冊有六個單元的同步作文訓練,每個訓練單元又有不同的目標側重和主題定位。二是教師自已設計的下水專題。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可結合學生和自身的實際,有計畫地設計下水專題,把自已有特色、能在某方面給學生寫作以借鑑的文章作為下水示範作文拋出來,確定必要的專練題目,配以必要的指導步驟。在訓練中,既確保按時,又力爭有效。 (二)作文修改兩步走 1、教師指導學生在課堂內交叉批改學生作文。學生每寫完一篇文章,教師要及時組織學生批改。批改方式分兩種,一是班內交叉;二是班與班交叉。高一時,批改標準不宜太高,因為這是學生從國中到高中的過渡時期。我們規定,凡書寫工整、字數符合要求的作文均視為及格。然後,擬題不好或題目格式不對,扣0~5分;書寫(包括錯別字,標點符號)不規範扣0~5分;語言表達(包括病句較多、語言不簡明、不得體、不生動、缺乏文采等)扣0~15分;言之無物扣0~15分。總分以100分計。批改者要逐項標明扣分情況,並寫出評語,把實得分寫在題目右邊。如果批改者認為那篇文章太好,值得一讀,就在分數旁邊寫上“好”字。最後寫上姓名、日期。 高二、高三總分按60分計,並嚴格按照近年來的聯考作文評分標準。 2、學生改完後,教師再將作文本全數收起,逐一檢查學生的作文情況和批改情況,從中選擇一、二篇有代表性的作進一步修改,並將原文和修改文一同列印出來,讓學生在比較中進行修改評價,讓學生從對比中思考老師這樣修改的原因,領會修改作文的基本方法。同時也鼓勵學生提出新的修改建議。如果教師認為有值得修改打造的文章,就指導作者進行深度修改,最後由教師修改定稿。 (三)好作文收集、列印、點評、推薦發表一條龍 1、收集。教師將自己發現的學生平時作文中的優秀作文收集起來,或者抽調一、二節課,讓學生分組交叉欣賞作文,推薦好作品;有時也可以讓學生自己把他滿意的作文抄過來,讓老師選用。 2、列印。教師將從學生那裡收來的作文進行第二次篩選。把自己最滿意的作文列印出來,組建學生作文專集。 3、點評。教師對有特色的學生作文予以點評。這不單是對現成作文的一種評價,更重要的,是對他們以後寫作文的一種潛在的導向。 4、推薦發表。教師把學生的精品作文有計畫地發表在網上,與其他地方的老師和學生交流。機會成熟時,推薦到相關雜誌社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