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真的在像科學家一樣探索嗎?

2005-6-8 字數:6020收藏此頁到都市網摘摘要:新課程實施以來,處在教改一線的廣大科學教師表現出了極大的積極性。但是在實踐操作中,由於自身科學素養的缺陷,沒有形成對科學本質、科學教育本質的正確理解。反映在課堂上就有許多不科學、甚至是偽科學的教學行為。本文截取了科學課堂中常見的教學片段,就當前國小科學教育的現狀進行反思並提出自己的對策。關鍵字:科學教育 探究過程科學素養課改實施以來,參加了多次的省、市教研活動、備課會,聽了數十節的觀摩課、研究課。我們欣喜地感受到如今的課堂有了很大的變化,學生敢於提出自己的問題,也有了充裕的活動時間。課堂上少了一些秩序,少了一些威嚴;多了些自主,多了些歡聲笑語。但是在貌似熱鬧、自由的探究下面總覺得和課標要求的“像科學家那樣進行科學探究”還有很大的距離。本文試就科學課堂中常見的教學現象進行剖析。一、是孩子自己想要的探究方法嗎?案例1:老師只準備了幾個一次性杯子。這是一節三年級的科學課《比較水的多少》。教師在引導學生猜測不同大小的三個杯子中裝的水的多少後,引導學生通過實驗的方法對自己的猜測進行驗證。師:你們用什麼方法來證明自己的想法是正確的呢?生:用手來掂一掂。生:用天平秤來稱。生:都放在一個水桶里用秤來稱。生:放在一個瓶子裡,然後比一比,畫一條線。生:先在原來的瓶子上畫一條線,然後把大瓶中的水倒在一個空杯子中,把小瓶中的水倒在大瓶中,看誰多?生:把水放在一個瓶子中,用尺量一量,看哪一瓶上升的水面要高?生:用一個針筒去抽水,看哪一瓶中抽到的水要多?生:用一個有數字的玻璃杯量一量就知道了。師:大家都動了腦筋,很好,可是老師這裡只有幾個一次性杯子,大家能完成實驗嗎?生:能!學生自己實驗,進行驗證。反思:方法與材料脫節從這個教學片段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孩子們的回答是非常精彩的,除了用手掂不太科學外,其他的7種方法都可以順利的檢驗出哪一瓶中的水要多。教師在教學中也充分體現了教學民主,讓更多的孩子有發表自己見解的機會。但是由於方法是孩子們即興提出來的,而教具則是教師按照教材提示準備的,所以會出現“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失配的現象。諾貝爾物理獎金獲得者布里奇說:“科學的方法,無非是用心把要做的某件事情盡力做好而已,怎么做都可以。”探究是一個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每一個探索者,不管是孩子還是科學家,在遇到問題時都會運用自己全部的背景結構,會嘗試使用各種方法去解決。教師不應該也沒有權利一定要求孩子用規定的方法去探究問題。對策:讓課堂成為交流與展示的舞台新課程實施以來,學生有了更多的思考、交流的機會,經常會提出一些教師想不到,教材沒提示的研究方法,我想這實際上是課改所希望看到的。在以前的自然教學中,我們經常會看到全班研究一個問題,每個小組都採用教師預先設定的同樣材料,用同一種方法進行研究,每個學生獲得的都是教材中給出的標準答案。這次課程改革重新定位了教師和學生在課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師和學生都是課程的主人,是課程的創生者。根據這樣的理念,我們完全有必要改變過去40分鐘的課堂教學模式,把學生的探究活動引向課外。《科學課》在2004年第2期發表的評論員文章《打開課堂》也強調了“要將教學延伸到課堂外面去”2003年8月,我在參加浙江省科學課備課會時,曾經就這一問題專門和科學教育專家章鼎兒老師進行了探討,我的意見是, 讓課堂成為交流與展示的舞台。把探究的過程放在課外。我的意見得到了章老師的肯定,鼓勵我在實踐加以完善。半年多來,我也嘗試了幾個課例,收到了較好的效果。現在的課堂中一般都包括創設情境,引出問題;提出問題,進行假設;設計方案,實驗驗證;交流展示,總結成果這么四個大塊。事實上學生提出的研究方法往往出乎我們的意料之外,這給我們教師在課前準備材料帶來了很大的困難。說實話,我們就是能夠估計到學生可能提出的想法,也沒有這么多的時間和精力去為他們準備探究的材料。如果像案例中提到的這位教師的做法,只為學生提供一兩種材料,確實又不能夠保證孩子們按照自己的構想進行研究。解決的辦法就是將40分鐘的課堂分解成兩部分,第一部分完成上一節課中的交流展示,總結成果。第二部分完成新課的創設情境,提出問題,設計方案。將實驗驗證放在課外,讓學生自由組合,自行探究。現仍以《比較水的多少》為例加以說明。(此課的上一內容為《各種各樣的液體》)(一)交流展示1、請同學們說一說在家裡找到了哪些液體?(有醬油、黃酒、白酒、雪碧、可樂、醋、菜油、洗潔精、牛奶、水、果汁等)2、你是用哪些感官來認出他們的?3、學生交流匯報,教師梳理總結。4、教師出示鹽酸、氨水,說明對一些不熟悉的液體不能輕易地嘗或聞。(二)設情境,引出問題1、(1)播放一個課件,內容:一個人在茫茫沙海中頭頂烈日艱難跋涉。 (2)問:如果是你,你最想得到什麼?2、(1)教師出示不同容器中的三瓶水。 (2)問:你準備選哪一瓶?為什麼?(三)提出問題、觀察猜測1、爭論:究竟是哪一瓶水多,哪一瓶水少?2、發放材料,小組觀察:哪一瓶水多?3、匯報,要求同學說出自己小組猜測的理由。(四)設計實驗,制定方案1、每種觀點都有自己的理由,那怎么辦?2、你們用什麼方法來證明自己的想法是正確的呢?3、學生匯報,教師板書。(強調實驗方法的多樣化)4、小組選擇方法,制定研究方案。(包括研究者、採用的方法、所需的材料、實驗的過程等)5、帶走教師發給每個小組的三瓶水,課外進行研究,下節課進行交流匯報。下課。當然讓學生在課外自行探究,教師並不是放任不管,教師仍是學生研究的指導者,應隨時了解、督促學生的研究進程,並提出建設性的建議。學校的儀器室應向學生開放,歡迎他們隨時來借實驗器材,為他們的研究提供方便。二、孩子是在享受探究的樂趣嗎?案例2:你們想怎么玩就怎么玩。這是三年級下冊的一節科學課《感覺周圍的空氣》,要求學生用薄而透明的塑膠袋收集空氣後用感官感覺空氣,並能夠用口頭語言把自己的感覺描述出來。從而使學生感覺到,空氣就在我們身邊。在學生匯報了想對空氣作哪些了解後,進入下面的教學環節。師:你有什麼方法也能把空氣放到課桌上進行研究呢?生:用塑膠袋裝一些空氣。生:拿氣球吹一些空氣。生:我們用玻璃杯扣住一些空氣。師:好,同學們想了這么多辦法,課本上只介紹了一種方法,還不如我們想得多。我們就用這些辦法來收集空氣。收集起來後我們大家玩空氣,你們想怎么玩就怎么玩。開始。學生一聽到“開始”就迫不及待地動手做起來,有的用塑膠袋兜空氣,有的往塑膠袋里吹氣,有的用玻璃杯扣空氣,有的還在商量辦法。空氣採集到後,有的孩子在拋塑膠袋,有的相互扔來扔去,當一個孩子用手猛按塑膠袋發出很大的響聲後,實驗室里“啪” “啪”的聲音不斷,此起彼伏,從未停息,教學無法延續。當然也有的孩子相互推推搡搡,也有相互扔橡皮的。坐在我邊上的孩子則在小聲的討論昨天播放的哪吒的故事。整個課堂歡聲笑語不斷,大家非常的開心。反思:“玩”不是科學課的目的。在現在的科學課堂教學中,我們經常聽到“玩”這個詞。有的教師甚至把“玩”當成是轉變教學觀念,突出學生主體性的表現。一節課中總要玩幾次。並把觀察、實驗也全部叫做“玩”。“玩中學”希望把孩子從沉悶的書本中解放出來,認為孩子只要通過玩就會學得更好。但是把教學過程完全建立在學生的帶有盲目性的“玩”的基礎上,並不是科學的。孩子們自己動手玩確實很重要,想怎么玩就怎么玩也確實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提高了課堂參與率。但是無法保證這樣做對孩子成長確實有意義。孩子們極有可能動手參與自己感興趣並喜歡做的事,但卻沒有學到東西。“玩”忽略了科學探究的複雜性、壓縮了學生的思維空間,學生只是處於動手操作的興奮之中,而認識不到科學研究的嚴謹性、複雜性,感受不到科學發現的興奮。在“玩”的過程中,學生的活動具有很大的隨意性,他們往往把複雜問題簡單化,希望得出與自己期望相符合的答案,而對於出現的有礙於他們研究的“障礙”,往往不會追究。學生僅僅是在享受動手操作的“自由”所帶來的樂趣,而不是在感受探究所帶來的樂趣。所以我們也經常會看到這樣的現象學生在研究一個事物時,大多數學生首先受材料的吸引,三、四分鐘後新奇感逐漸消失,學生開始做小動作,甚至去捉弄別的孩子。對策: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動機追求學生個體得到充分、自由的發展,必須營造一個寬鬆、民主、平等的課堂環境,而每一個學生的性格、特長、才能各不相同,課堂作為一個學習載體,必須能為這些各具特色的個體提供學習活動的舞台,並讓他們盡情盡興。可這些學習個體的自控技能又不成熟,要讓課堂產生最大的效益,必須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動機。現在我們很多老師認為,喚取孩子的學習欲望,更多的是靠學生喜歡的內容來吸引他們。但是要真正的激發學生對探究活動的參與欲望,使他們發自內心的對觀察、實驗的動機,更重要的來自學生對觀察、實驗的內心需求。美國西格瑪·賽科學研究會1988年對全美3300位科學家做過調查。結果52%的被調查者認為自己選擇科學的原因是“探索真理與知識的欲望和強烈的好奇心”。雖然好奇心人皆有之,但是孩子的好奇心,只是對表面事物和感官現象做出反映,它是瞬間的和無意識的行為,通過現有的知識和簡單的行動就能夠得到滿足的。在教學中我們都能感受到,材料的吸引力遠遠地大於教師。只有讓我們的孩子在動手之前能對活動作縝密的設計;在活動過程中,能將自己的所做所見與所想進行對比才會有一定的收穫。我們能夠做到的就是創設條件,激發孩子真正地內心需求,並保證孩子的探究欲望得到滿足。三、是孩子探究後的真實結論嗎?案例3:你總結的很好。《奇妙的指紋》是三年級上的一節科學課。孩子們在經過自由探究後進行了小組匯報。生:我的十個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