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預設與生成的“通俗版”

2005-6-8 字數:3004收藏此頁到都市網摘關於課堂教學預設與生成的話題,我們談的很多,關於預設與生成的理論研究也精彩紛呈。作為一線教師,我想:拋開一切理論,丟掉所有術語,用我自己的話來說預設與生成,雖然膚淺,但可能也是一種特色吧。想結合六冊數學的一節課《噸的認識》說說我對預設與生成的理解,題目是“課堂教學預設與生成的‘通俗版’”。 一、教學預設是什麼?一句話:就是我打算怎樣來上這節課。就數學課堂教學預設而言,我要明確5個問題:1、這節課我要教什麼?2、通過這節課,我要求學生達到怎樣的目標?3、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我提供什麼材料?4、在教學過程中,我採用什麼方法?5、在每一個環節里,我怎么提問,期望學生怎么回答?有人會說,這是幾個老掉牙的問題了。但是重提它們並不是復古,並不是與新課程作對,也不是搞教師本位。我認為這是從教師的角度出發,首先來鑽研一節課,把這些問題瞭然於胸,是進行充分預設的前提,也是教學預設的一個過程。如《噸的認識》一課,我要教會學生認識質量單位噸。我要達到的三個目標是教材中的三句話:第一句,計量教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質量,通常用噸做單位,讓學生了解噸這個質量單位產生的必要。第二句,1噸=1000千克,讓學生從數據上明白1噸是多少。第三句,三年級同學平均每人的體重按25千克計算,4個同學中()千克,40個同學()千克,也就是(),讓學生從直觀物體的質量比較中感知、體驗1噸,建立噸的概念。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在條件允許下,我提供了(包括學生自己提供的)雞蛋、蘋果,4袋15千克的大米,4桶20千克的礦泉水等材料。在教學過程中,我準備放手讓學生直接體驗克與千克,間接體驗噸,通過觀察、估計、比較等方法加強三種質量單位的聯繫,認識噸。在提問設計中,每一環節我都安排一個主問題:第一環節,您已經知道老朋友克與千克的哪些知識?第二環節,您蒐集到新朋友噸的哪些資料?第三環節,1噸到底有多重呢?第四環節,您學了這節課,覺得比上課前多了哪些收穫?教學預設光做到這些還不夠,因為前面所講到的都是從教師的角度出發的。現在把自己搖身一變,我是學生,對這一節課會有什麼想法?如果按照教師的預設去實施的話,會出現哪些可能的情況呢?我需要充分考慮4個問題:1、根據教材的每一年段的編排特點和要求,學生的理想狀態是怎樣的?2、根據教師的實際經驗或者假想經驗和對學生的了解,學生的現實狀況是怎樣的?3、每一個環節下去,學生會怎樣呢?不同反應怎么應對?4、每一個問題(包括學生提出的問題)拋出去,學生會反饋什麼?反饋的程度怎樣?對第三和第四個問題,要進一步預設:如果有學生能解決這個環節的問題,那么要考慮多少人能真正解決?多少人還不會?又要通過什麼方法手段去幫助他們?如果學生出現困難,教師有第二套甚至第三套方案嗎?教師如何引導或者傳授或者採用互助等方式來突破課重點難點。教學設計就像網路,它越深入分支越多。以《噸的認識》一課為例,課前對學生的了解是:學生知道克與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但對克和千克的概念認識上略有模糊,預設中增加了對學生進行複習克與千克的比重,並且側重千克、克在具體物體質量上的表示。學生對噸也有一定的接觸與了解,部分學生知道1噸=1000千克,預設中簡化1噸=1000千克的知識傳授,一筆就過去了。在這裡我還充分考慮學生對建立1噸的概念的難度,所以預設中安排了掂硬幣——掂雞蛋和蘋果並比較——掂飲料和磚塊——抱大米和礦泉水——目測老師體重。一個個安排,一次次體驗,旨在為噸的認識打基礎。對課的第三環節的主要問題:1噸到底有多重呢?對學生的預設,對教學過程的預設,有這樣一個流程圖:可見,教學預設對一節課是非常重要的,預設是生成的基礎,要生成先把預設做好。三、生成是什麼呢?也是一句話:即在課堂教學實施中學生出現的情況。教學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因此生成大致可以分為兩種:一類是我預設下產生的現象,另一類是我不曾預設到的現象。這裡我要明確的是:1、一切生成都是合情的。作為老師要允許它的產生,可以適時調整但不可人為扼殺學生的創造權和發言權。2、一切生成並非都是有利的,作為教師要辨證地對待生成。如果某節課從頭至尾都是非預設下的生成,要么是教師的高超教學水平造成的,也有可能是教師對課研究不深入造成的。3、一節課它體現的生成應該更多的是教師預設下的生成。這樣的課可能不出彩,但它實。我期望自己能駕馭預設與生成,把預設與生成處理得非常融洽,非常精彩。但是我除了偶爾在課堂中有那么一點閃光之外,實在是做不到。我想:我目前對預設與生成的操作水平尚處在初級階段。以《噸的認識》一課為例,看預設下的生成(第二環節):請您說說您收集到了新朋友噸的哪些資料?學生1:噸是質量單位,1噸=1000千克。學生2:表示大宗物品的重量用噸表示。學生3:兩頭牛約重1噸,一頭大象重5噸。學生4:我家造新房用去38噸水泥。學生5:噸是表示質量的國際制單位,1噸=1000千克,英制噸(長噸)……美制噸(短噸)……這些資料是課前布置學生收集的,我也瀏覽過,都是預設下的生成,它的作用就在於蒐集資料本身是一種學習,通過交流共享,使別的學生也更多了解到噸的相關資料。看非預設下的生成(第三環節):1噸=1000千克,那么1噸(即1000千克)到底有多重呢?我預設中是想引導學生用100千克、50千克、20千克、10千克的大米有多少袋分別來表示1噸的質量來感受噸的。沒想到學生的回答是:我的體重約是25千克,像我這樣的40個同學就是1噸。她的回答打亂了我的節奏,然而這回答又是那么到位、精彩,讓我無法再扭回到預設上來。如果教師抓住生成,馬上板書:()個()重1噸,讓學生自己思考,利用剛才的材料或想到的物體,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1噸。那樣做的話,學生的主體性得到重視,主動性得以體現。問題既有基礎性又有開放度,學生的回答會更出色,可惜我把握非預設生成的能力有限,錯失了一次良機,回到了扶著學生走的學習低層次。我們也經常聽到有的老師上好課後不無惋惜地說:“哎呀,剛才那裡這么處理就好了!”“今天這節課無意中丟掉了兩次寶貴的生成資源。”等等。可見,正確把握和靈活處理非預設生成是有一定難度的,是我需要提高的重要教學能力之一。結合以上的理解,我想到這樣幾句話:詳案備在心裡,簡案寫在紙上;預設必須細膩,實施需要大氣。當然,說起來很輕鬆,我做起來常常覺得很難。通過參加“預設與生成”的活動,我在教學設計這方面覺得有很大的收穫,現在設計一節教研課的步驟是這樣的:看教材(書)——想學生——產生自己的想法——看教參、作業本等——備出一份簡案——查閱別人的教材理解、教學設計——修改——徵求教研組同事老師的意見——再修改。最後還有2個關於生成的問題,確實想知道的清楚一些:1、對生成的定義我通俗地理解為“課堂教學實施中學生出現的情況”,這一理解是否正確?對生成的分類我簡單理解為“一類是我預設下產生的現象”,“另一類是我不曾預設到的現象”,這樣分類是否能得到認可?2、對生成的把握和處理(包括具體操作)能否也概括出1、2、3、4若干條來,用以指導我們的課堂教學實踐?免得我看生成就像雲里看山、霧裡看花一樣半天也看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