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下數學課堂教學設計的基本理念

2005-6-15 字數:3528收藏此頁到都市網摘本文是從分析傳統數學課堂教學設計的特徵及其弊端人手,闡述了新課標下堅持以人為本,改革和創新課堂教學觀念、教學模式、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策略、教學手段和教學評價等現代課堂教學設計的基本理念.1 傳統數學課堂教學設計的特徵及其弊端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主導性教學模式興起於20世紀80年代,它是對建國後長期形成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模式的改革.它雖然超越了“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思想,但隨著教育的不斷發展,其弊端已逐漸“顯山露水”,“請你跟我走,保證沒錯”的主導式教育教學思想,使得學生思維難以多方面展開,只是為知識而教,不是為多元化人格的發展而教.從巨觀上來審視傳統的數學課堂教學設計,通常存在以下特徵及弊端:(1)以教師的教為本位.教師講,學生練,學生圍繞教師轉,學生失去了學習過程中的自主性和主動性.(2)以書本知識為本位.學生死記數學定理、公式,機械地模仿教科書上解決問題的方法,忽視了師生之間、生生之間應有的合作學習與情感交流,喪失了學習過程中的情感性和發展性.(3)以靜態教案為本位.教師對教材、教案的認識過程代替了學生對學習內容的認知過程,學生只能被動適應,喪失了學習過程中的能動性和創造性.2 新課標下數學課堂教學設計的基本理念現代學習化社會要培養適應具有國際性競爭力的新型人才,我們必須與時俱進,轉變教育觀念和人才的培養模式,以課堂教學改革為突破口,堅持“以人為本,以學生髮展為本.”使現代數學課堂教學設計既要為學生今天的學習服務,又要為學生明天的可持續發展奠基.“以學生為本”的現代課堂教學設計應把學生學習的起點作為教師教學的起點,要把傳授書本知識服務於學生有個性、可持續、全面和諧的發展.因此“以學生為本”的現代教學基本理念要求我們的課堂教學設計必須實現以下幾個方面的轉變:2.1 課堂教學觀念的轉變教學觀念的轉變包括教師的角色轉變和學生地位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是教師主導下的教學,而新課標提倡的教學觀念是教師指導下的教學,教師角色的轉變應從原來以自己為中心的“講解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合作者、指導者.學生地位的轉變是將學生由原來單純聽課、被動接收的地位轉變為主動參與、合作學習、探究發現的主體地位.兩方面轉變所引起的是一種新型的師生關係的建立,體現了“數學教學活動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的教學新理念.2.2 課堂教學內涵認識的更新傳統的教學內涵對學生而言只是為學生的學習過程提供了模仿的對象;對教師而言只是一種預計的、最為理想化的學習結果.教師是將其中一個個精確的概念,一個個深刻的定理;一道道難題的精妙解法和一串串抽象的證明一絲不差的傳授給學生,使本來充滿生機的數學變得枯燥、乏味、抽象,使學生望而生畏.而新課標所持有的數學教學理念是促進學生的全面和諧發展,使不同的學生在數學方面達到不同的發展而不是人人成為數學家.在這一教學理念的指導下,應認識到教學應為學生的數學活動提供基本線索、基本內容和主要的數學活動機會.因此學生的學習內容應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應有利於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這就需要教學內容的設計應儘量來源於實際生活,源於自然、社會和科學中具有一定的數學價值的現象和問題.例如:“圖的認識”可以借用學生喜歡的彩球、彩棒、動物模型;對“圓的認識”可以從“車輪為什麼都是圓的”做為教學的起點.2.3 課堂教學策略的改變適應於新課程標準的教學策略是:著力引導一主動參與一有效建構.柏拉圖曾說過: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使心靈達到完善的境地.這就是說真正的教育應當是用知識的陶冶與智慧的激發來“照亮人的心靈”.由此可見教師的作用主要在於與學生的交往過程中對學生的引導.建構主義認為,知識並不是對現實的準確表征,而只是一種解釋和假設,學習者應根據自己的經驗,以自己的方式建構知識的理解,學習活動也不是由教師向學生傳遞知識,而是由學生自己建構知識的過程,學習者不是被動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動地建構,同時把社會性的互動作用看作促進學習的源泉.因此,教師的著力引導,是為了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從而形成有效的建構性學習.2.4 課堂教學模式的變革“復舊、講新、練習、作業”是傳統的教學結構模式,形式單一,只重知識的傳遞,忽視了學生的心理過程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忽視了知、情、意、行的相互關聯和相互滲透.這種只強調“感知一理解一固一套用”的單一模式,只能使學生處於機械訓練,被動參與之中.新課標下課堂教學應由傳統的教授學生記誦什麼,思考什麼,轉變為教會學生如何學習、如何思考,如何交往,如何發現,變“信息源泉”和“知識傳播者”為一個合作者和一個諮詢者,讓學生以生活中“找”數學,使數學生活化;從實踐中“做”數學,使數學活動化;在遊戲中“玩”數學,使數學趣味化;在情境中“問”數學,使數學問題化.例:有一對統計圖的認識的教學案例:“在《中國日報》1999年10月1日的國慶刊上,刊登了有關中國城市在建國50年的發展情況,下面是一則中國城市數量統計圖.你從這個統計圖中獲得了哪些信息?並和同學交流”.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具體情況,讓學生蒐集有關的報紙、電視等媒體中有關中國社會發展的報導.然後組織學生討論報導中的具體內容,提出自己的想法.學生在蒐集有關的數據或統計圖表時,會親自感受統計數據在日常生活中套用,切實了解統計表的真實意義.同時學生蒐集數據或圖表的過程,也是一種經驗和體驗.以這樣的事例為背景組織的教學不是簡單地讓學生知道什麼是統計圖,了解統計圖表,而是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討論,從圖表中了解更多的信息,通過比較分析,提出進一步研究的問題.2.5 課堂教學過程的轉變傳統的教學過程是邏輯分析一講解說明式的進程,它抑制了學生的思維,導致課堂氣氛窒息,使學生失去了學習活動的空間,喪失了自己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而新課標提倡的教學過程是在建構理論指導下的教學過程,即利用教學資源,建立教學情景,通過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學習,理解知識,發現知識,並通過有意義建構形成自己的知識結構從而獲得新知.新課標下的現代教學過程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1)自主性學習:讓學生明確知識源於實踐,反過來指導實踐,知識就在我們身邊.給學生提供自主思考的機會,讓學生自動地思考、概括、提煉、消化知識,體驗學習過程,從而培養學生自主探索問題的能力.(2)合作性學習:子日“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教師和學生不應是被動的服從關係,應是和諧、互助的合作關係,讓學生提出問題,通過師生合作、生生合作達到互教互學、教學相長之目的.(3)探究性學習:探究性學習首先要轉變教師觀念,由“傳道、授業、解惑、”向迷惑、激勵、求知轉換”.教師的作用不僅僅是為學生“解惑”,有時甚至需要“迷惑”學生,把學生引入“歧途”,然後讓他們自己去尋找出路.其次要用好用活現行教材,著眼於創新素質的培養,把陳述性知識轉變為探究性素材.第三要更新習題配置觀念,根據“躍而可獲”的原則,配置具有梯度性的習題,適合不同程度學生的需要,變“知識鞏固”為“知識發現”.(4)趣味性學習:數學家王元曾說“興趣是成功的第一步”.“玩”是青少年兒童的天性,教師應抓住這個特性,讓他們在“玩”中學到知識,如把做智力遊戲、小發明、小製作、社會實踐活動等融入第二課堂,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2.6 課堂教學手段的轉移傳統的課堂教學是教師利用和操作教學媒體(教具、學具、現代化教學媒體)向學生呈現和講述知識,而新課標下應把教學媒體,從教師手中轉移到學生手中,讓學生親自操作,使媒體由作為教師的講解工具轉變為學生的認知工具.2.7 課堂教學評價的改變 。傳統的課堂教學評價側重於終結性評價,以學生是否能正確回答課堂教學提問;是否解決書本上的練習題;是否達到課堂教學目標為測量指標,目的是選拔和管理.而新課標下的教學評價更側重於形成性評價,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課堂數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新課標下課堂教學評價,既要關注學生知識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又要關注他們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和態度;既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又要關注他們在課堂教學活動過程中的變化和發展. ,總之,我們要準確把握數學新課標的本質和內涵,堅持貫徹“以學生為本”和“實踐第一”的原則,精心設計好每一堂課,以學生思維活動為中心,充分調動和發揮學生思維的積極性,讓學生真正“動”起來.通過反覆歷煉,循序漸進,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