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Internet環境的自主學習模式初探

2005-8-1 字數:4525收藏此頁到都市網摘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基於internet技術和信息資源的新的教學環境也應運而生,其優越性是不容置疑的,但要充分發揮其優勢,收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必須有相應的實踐模式。本文試從學生學的角度,探討發揮internet環境優勢,促進國小生自主學習的新型的學習模式,以期最大限度地改進學生的學習。關鍵字: 自定任務 自主探究自述己見自我完善隨著計算機和網路技術的發展,計算機網路走進了課堂,並對課堂教學改革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尤其是internet 環境充分發揮了計算機技術的功能和效果,給學生帶來了高效、逼真的學習環境,帶來了海量的、絢麗多姿的學習資源,帶來了便捷的交流方式,為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培養學生的創新和實踐能力提供了極大的可能性,為國小生自主學習語文創造了可靠的條件。在“基於internet的國小語文自主學習模式研究”的課題實驗中,我們摸索、運用以下模式,引導學生利用internet資源,自主學習語文知識,收到了良好效果。一、進入情境,自定任務。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表明:學習總是與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聯繫的,在實際有意義的情境下進行學習,可以使學習者利用自己原有認知結構中的有關經驗,去同化和索引當前學習到的新知識,從而賦予知識以某種意義,因此,在基於internet的網路課室里上課,我們首先讓學生透過計算機網路感受問題情境,在被網上情境生動、真實的外在形象吸引的同時,進入情境,積極思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從而自己確定一節課的學習任務。學生感受到的情境主要有兩種:一、教師基於internet資源製成的網頁中的情境。如在《寫一種蔬菜或水果》的作文課,上課伊始教師就巧妙地把學生帶入有“蔬果小博士”、“蔬果音樂廳”、“蔬果大觀園”、“蔬果創作室”和“蔬果反斗城”的虛擬的蔬菜水果世界中,參加蔬果盛會,讓學生自然融入通過作文推薦自己喜愛的一種蔬果,爭奪最有特色的蔬果大獎的情境中。又如在《我在地球上尋找祖國》一文第二課時理解作者尋找祖國北京一段時,教師事先在internet中衝浪,從北京人民政府的網站和中國旅遊網站下載相關內容,做成一張網頁作為學習引導,課堂上學生邊在區域網路觀賞,邊思考,提出問題,自行制定本課學習任務。二、教師課前在internet上選定的網站中的情境。如在學習古詩《望廬山瀑布》時 ,學生首先登入教師提供的《中國廬山》(網站,透過網上動畫和文字資料,多角度、多層次地目睹廬山四季和瀑布的壯麗景象,被深深吸引的同時,很自然地對這首古詩的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情不自禁地自讀古詩,並自覺地給自己提出本課所要解決的問題。這些學習任務源自學生特定的興趣與感受,源自學生的內心,因而學生會帶著強烈的求知慾,積極主動地去探究二、查閱資料,自主探究。 在虛擬問題情境中, 學生帶著學習任務,以計算機為認知工具,根據教師提供的資源線索,根據自己的興趣進行個別化學習,獨立查找信息、加工信息、整理信息,自主地完成學習任務.獨自經歷知識的探索、發現和歸納過程。豐富的資源和各種工具、平台為學生的研究、表達和創作提供了一個廣闊而自由的空間.教師工作的作用只體現在課前的資源設計、採集和課堂的組織引導.而把課堂大部分的時空讓給學生和電腦之間的對話.如在古詩《慈仁寺荷花池》一課的學習中,學生登入教師基於internet資源編輯、整理的虛擬網站,利用網上圖文資料,了解詩歌的背景,認識詩人,理解詩的字、詞、句,邊觀賞古詩描繪的美麗背景,邊想像,邊領會詩的意思,體會詩的意境,就連朗讀,計算機也能給予多種幫助,學生可根據自己的水平選擇聽讀、跟讀、配樂讀或按節奏提示讀,選擇讀的不同時機,選擇讀的次數。不需老師逐字逐句反覆講解,學生就能利用多維學習環境,充分調動聽、說、視、觸等各種感官,自己學會古詩,學得那么自如、學得那么投入,這是常規的教學無法相比的。又如在語文網路活動課《太陽》中,學生圍繞了解更多的太陽知識,學習用列舉數據、作比較的方法說明太陽的特點的任務,自由登入internet,搜尋有關太陽的網站,進入網站後快速瀏覽,選定太陽的一個特點的資料仔細閱讀,接著以說明這個特點為主題,下載網上有關數據和比較材料、插圖,自行編輯、整理,將自己的探索所得製作成一張電子卡片或編輯在資料夾里。學生獨立對網上信息進行篩選、收集、整理的探究過程,既是對網路上圖文資料的閱讀理解、概括過程,也是一個信息處理過程。在這過程中學生對太陽的特點有了更多的了解,對說明的方法也進行了實踐。再如在《寫一種蔬菜或水果》的習作課上,學生在虛擬的蔬果世界裡,既可以向蔬果小博士學習寫作,又可以在蔬果大觀園裡觀賞各色蔬果,閱讀有關蔬果的佳作、好詞、好句,搜尋其中有用的資料為寫作做準備,累了,還可以到蔬果音樂廳去聽音樂,到蔬果反斗城玩蔬果竟猜遊戲。網路環境的創設為學生提供了個性化的學習機會和自我發揮的空間,每個學生都可以根據自身的能力和喜好進行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並從中提高語文能力和信息處理能力。三、多邊討論,自述己見。學習者與周圍環境的互動作用,對於知識的意義建構起著關鍵性的作用。網路教室里,學生在通過自主探索,完成初步意義建構的基礎上,圍繞探索的問題,利用網路設備與老師對話,與同學對話,與計算機對話,就學習任務進行討論,匯報自己的探索收穫,交換不同的見解,合作完成學習任務。教師作為一個組織者、引導者,適時地就關鍵之處進行點撥,幫助學生進行意義建構。在《慈仁寺荷花池》一課進入協商討論環節時,老師就先讓各小組的組長組織組員逐項學習任務加以討論、落實,提出、歸納不懂的問題。然後學生分成兩大組進行擂台大賽,根據自己的學習所得,互相提問、答問,最後由提問有創意、有深度,答問準確、全面、有新意的組獲勝。教師也平等參與學生的對話,在對話中就關鍵問題進行提示,引導學生利用網上資源,藉助課本或小組討論來解決問題,並不失時機地滲透朗讀,以讀幫助學生理解,以讀讓學生入情入境。有效的交流,提升了學生對古詩的認識。又如學習《劉家峽水電站》後,我們設計了一節《我來研究發電站》的語文活動課,在網上交流環節,學生邊展示自己蒐集網上資料編輯成的檔案,邊進行演說,然後聽取同學的評價意見,有的同學展示了有關發電站未來的資料,如《未來能讓黑洞發電》、《日本計畫發射太陽能發電衛星》,有的同學匯報了查找到的形形色色的發電站的資料,如用棕油作燃料的發電站,太陽能發電站、太空發電站、用垃圾焚燒發電的發電站、歐洲的發電站,學生在欣賞同伴的探索成果時,運用聽、讀能力,理解別人的信息並進行思考、評價,然後把自己的想法大膽地說出來,以便同伴進一步完善自己的探索成果。這樣的交流,不僅直觀、廣泛,對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表達和信息處理能力幫助甚大。而且信息量大,極大地拓寬了學生視野,有利於學生髮散性思維和批判性思維的培養。此外,我們在許多網路課上,都設計了“網上聊天”環節,在這一環節中,學生既可以大膽地在網上發表自己的學習收穫、感受,提出自己的疑問,也可以隨意在網上了解其他同學的發現、見解,還可以選擇“聊天”對象,就對方的觀點發表自己的意見。internet環境為學生多邊的學習活動提供了有利條件,促進了學生交往能力、合作能力的發展。四、參與評價,自我完善。學習的最終效果需要通過評價來檢驗,通過計算機網路進行檢測,可提高檢測效率,擴大檢測範圍,增加檢測的靈活性。我們根據不同的課型設計不同的評價練習。在網路講讀課,一般設計具有記憶、理解、套用和創造多個層次練習的網上測試庫,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水平和進度選擇相應層次的練習進行自我測試,計算機及時給予相應評價。在設計多個層次的練習時,特別精心地設計創造性、擴展性練習。如在《我在地球上尋找祖國》一課的擴展性練習中,我們為學生提供了上海、廣州、桂林等多個城市的網站瀏覽,讓學生先自選一個網站瀏覽,然後仿照課文中的段式,像作者那樣把自己看到、想到的寫在連結的記事本上,最後將寫好的片段進行網上交流,由於網上資料豐富,引人入勝,有方法可循,有內容可寫,因此學生都有較好的發揮。又如在《新型玻璃》一課中,學生學習課文後,各自上網查找、蒐集各種新產品的資料,然後用課文的寫作方法,創造性地向同學推銷新產品,同學間進行評價。而在鞏固性、擴展性的語文活動課上,我們則引導學生根據交流中同學和老師提出的意見,修改、完善已建檔案,進一步提煉、總結自己的探索所得,完成基於自選探究主題的意義建構,並鼓勵學生將修改後的檔案傳送到教師機或自己喜歡的同學的計算機上,進行進一步的交流、學習。在作文課則設計多個適合不同寫作水平的寫作區,學生根據自己的水平選擇其中一個進行寫作,然後將作品傳送到網上,接受同學、小組或老師的評價,最後根據評價修改完善作文。而對單元主題知識學習的評價,則著重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意義建構,如在《奇妙的動物世界》主題知識學習,就透過各小組合成的網頁來評價小組的學習情況,圖文並茂的網頁上有組員的小論文、有小組的探究結論,通過全班點評、小組互評,讓學生了解自己論文的優、缺點,然後修改完善,在集體的幫助下提高。通過多種形式的評價,既可以評定學生掌握已學知識的水平,又能提高語文能力,擴展知識、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更有利於學生完善自己的意義建構。以上是學生基於internet環境學習的基本模式,它反映了現代國小生在網路環境下學習的共同規律,可以根據不同的課型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