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主體價值·現代轉換

2005-8-3 字數:9189收藏此頁到都市網摘內容提要 本文首先在對儒家文化及傳統文化的概念做出了界定,指出了二者的區別與聯繫。其次對傳統文化的價值走向及其對主體價值的內在影響做了深入的分析和闡釋,最後就中國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中的價值轉換問題提出了一些看法。 關 鍵 詞 傳統文化, 主體價值, 現代轉換作者簡介 王傑 1963年生,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副編審,哲學博士 主要從事先秦哲學、明清學術思想的研究 著有《儒家文化的人學視野》等。1. 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討論自上個世紀初至今已有百年的歷史。百年來,各種學說、派別紛然雜陳、莫衷一是。可以斷定,對傳統文化的討論還將持續下去。本文不舛淺陋,擷取討論中的一個側面棗即從傳統文化的價值取向及對主體價值的影響及其現代轉換的角度,闡述一點個人的管見。不當之處,尚請方家指正。長期以來,在學術界流行一種看法,就是把傳統文化放在儒家文化的層面上來表述,似乎二者可以等量齊觀。這種觀點抽象看來頗有道理,但仔細分析卻十分片面,因為一個最基本的事實是:傳統文化的外延顯然要比儒家文化寬泛得多,傳統文化是一個民族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征,而儒家文化則僅僅是民族思想文化形態中的一種而已。傳統文化除儒家文化外,還有各種各樣的文化形態,如道家文化,法家文化,墨家文化,名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就儒家文化而言,在其歷史演進過程中,大量融匯、吸收了其他各種不同的思想文化內容,從而豐富了自己的思想體系,如荀子之集成百家,自成一系;董仲舒之重儒家、陰陽家,自立一說;宋明理學家更是融釋、道於一身,終使儒家達到較完備的形而上理論形態。同時,儒家思想本身也不斷被其他文化所融透和吸收,如魏晉以後的佛教思想,為能植根於中國大地並使廣大社會民眾所接受,都自覺不自覺地汲取儒家文化的內在精神,與儒家文化同流同調,這是儒家文化與其他思想文化相疊合的一面,我們一般把它劃歸到儒家文化的範圍。但是,如上所言,在中國思想文化發展史上,思想文化發展的多元性還表現在除了儒家文化外,還存在大量獨立於儒家文化之外的文化內容,這些文化內容都程度不同地滲透、影響著傳統文化的形成、民族心理素質、風俗習慣乃至人們的思維、行為、生活方式,譬如墨家主張的“兼愛”、“尚同”思想,千百年來不正是中國人民熱衷追求和憧憬的理想目標?道家提倡的自然無為、逍遙羈放的思想情趣和人生態度,不正是一些放達無為之士所終身尊崇的信條原則?這些思想意識對中國國民心理影響至深至遠,在意識形態上往往與儒家文化形成互補結構。這些內容不同、類型相異的思想文化與儒家思想文化相互激盪、吸收、融合,共同熔鑄了中國的傳統文化。如上所述,只是為了廓清傳統文化與儒家文化各自的內涵、外延。當然,我們也必須承認這樣一種事實,即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精髓還是儒家文化,這種界定與把二者等同起來是兩碼事。所謂“傳統文化”是指中華民族共有的、以儒家思想文化為基線的、涵括其他各種不同思想文化內容的有機的構成體系。但僅這樣理解傳統文化顯然還不夠,這種認識不能告訴我們:傳統文化的東西何以能流傳下來?對我們來說,這個深層次的問題更為重要。人們常常認為,在“文化”前如有“傳統”二字為定語,便斷言,傳統文化即是指“過去之文化”。其實謬然。傳統文化不是靜態的存在,而是動態的觀念之流;不是靜態的積澱物,而是動態的價值取向。所謂傳統文化不僅僅意味著“過去存在過的一切”,其更深層含義在於:傳統文化是一種觀念之流,是一種價值取向,是肇始於過去融透於現在直達未來的一種意識趨勢和存在。被稱為傳統文化的東西,必定是在社會機體組織及人的心理椛理結構中有著強大生命力和潛在影響力的東西,這些業已積澱為人的普遍心理椛理素質的因素時刻在規範、支配著人們未來的思想、行為,不具備這一特徵,就不能劃歸到傳統文化的範圍。2. 筆者一直認為,文化形態的東西之所以能夠傳承下來,必須通過兩種途徑(或形式):一是“民族凝聚的形式”,二是“個體轉換的形式”。這兩種形式彼此呼應,構築成一個穩固的觀念體系。任何形態的文化,首先是民族性的文化,它是適應民族生存的特點而形成發展的,是在民族身上體現出來的民族化的精神依託和力量,它往往凝聚為民族特有的國民性格和社會心理意識。不同時期的不同民族有著非常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文化傳統和文化類型。但是,民族精神和社會心理必須通過具體的活生生的個體生命的存在得以凸顯,一切自然的、社會的、歷史的、文化的、意識形態的歷史,都要從個體發展史中得到說明,馬克思說:“整個歷史也無非是人類本性的不斷改變而已”。[1] 一切都經由“個體”的生命存在才閃現其應有的光輝,一切都經由“個體”思維的反饋、轉換、過濾、篩選……等活動,才能獲取其嶄新的思想內容和理論價值。缺少“個體”這一現實媒質,一切將變得毫無意義。在自然椛緇釛歷史所建構的三維文化背景中,與歷史發展相伴隨的文化成為對人們影響最大的文化背景,歷史形成的文化氛圍每時每刻都在塑模著符合文化類型的人格,每個個體也以自身的心智去建構、維繫、支撐傳統文化的平衡與存在。傳統文化時時刻刻在影響人,改造人;人又在既定文化環境中保存、再造傳統文化,保存、再造的過程也就是傳統文化不斷得以延續流傳的過程。傳統文化與人之間構成一幅和諧圓融的畫面,久而久之,人們的政治態度、宗教情感、人生理想、藝術審美、價值評判乃至思想、生活、行為諸方式,都浸透著傳統文化的影響。我們不可能以物理的或化學的方法來證明傳統文化是怎樣滲透到個體心理和生理中的,但是,文化基質(或基因)總是以某種心理積澱和生理遺傳的方式貯存在人的心理椛理機制之中,構成較為穩定的個體椛理模態,這卻是歷史事實。此模態能自我更新,依靠內在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來維繫,前代人通過一定渠道把保存留傳下來的東西(物質的,精神的……)傳給下一代,下代人復通過一定方式接受、學習、領悟這些東西,世世相傳,代代相繼,傳統的東西在中華大地上就這樣延續了數千年。我們認為,在現代社會,所謂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的衝突,更多的是指思想意識、觀念形態的衝突,是傳統心理與現代心理承受力之間的衝突,而不主要是指物質層面上的衝突。因此,在對傳統文化研究過程中,除把握傳統文化的確切含義外,還應對它進行層次上的劃分,具體說就是,一切表現出來的、構成物質形態的文化,可稱之為“表層型文化”;潛植於人的思想觀念、積澱於人的心理—生理結構、並時時影響約束人的思想行為而毫不自覺的那種文化,可稱之為“深層型文化”。前種文化類型不能自己解釋自己,後種文化類型雖能解釋許多現象,但它自身也必須深入到經濟、政治結構中去尋找根據,正如毛澤東同志所指出的:“中華民族的舊政治和舊經濟,乃是中華民族的舊文化的根據”。[2] 這樣,傳統文化問題就不僅單純是平面的構圖,而是立體型的結構體系;它不僅是“傳統學”和“文化學”所研究的對象,而是成為生態學、人類學、社會心理學、民族學、歷史學所共同研究的對象。如何從多維學科的角度全面系統地研究傳統文化,切實解決現代化建設中所遇到的一系列實際問題,是我們拭目以待的重要理論課題。3. 每個民族都有構成本民族精神凝聚力的文化傳統,此文化傳統是由眾多層面構成的系統,在文化系統運行過程中,逐漸形成與此系統相契合的價值判斷關係,價值判斷系統往往對整個文化系統的發展軌跡和方向起著調控、制約的作用,價值判斷系統的這種調控制約性,我們稱之為傳統文化的價值取向性。一般而言,中國傳統文化有著與西方傳統文化迥然不同的價值取向,其差異性在相互參照比較中表現出來,如西方傳統文化的價值取向中,強調人與自然的對立,強調人的獨立自主和進取精神……,求真求實的精神旨趣使得西方傳統文化中的價值判斷總是與事實判斷聯繫在一起,美的東西總是與真實的東西聯繫在一起,也就是說,只有真實的,才是美好的,這種價值取向使得西方文化不斷處於永恆的衝動和超越之中;與此相反,在中國文化的價值取向構成中,始終把謀求人與自然、社會的和諧統一作為人生理想的主鏇律(這就是“天人合一”、“天人合德”觀念的體現),反對人的獨立意志和銳意進取,培養人的群體意識、順從誠敬意識等,此種價值取向使得中國傳統文化一開始就具有很大的惰性,它所尋覓的是一種中庸的、調和的途徑。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價值判斷總是與事實判斷相脫節,而與倫理道德觀念緊密相聯,契合為一,就是說,美的東西總是與善的東西相聯為一體,只有善良的,才是美好的。兩種不同的價值判斷組合形式,導致中西方思想文化中非常不同的內容形式和思維方式:一方是對自然本體的追求,一方是對社會人生的探討;一方是純知識體系的建構,一方是道德規範原則的疊加;一方是理論性思想的突破,一方是直觀性思維的構想……。兩種不同類型的民族文化特徵十分明顯。通過這種簡單的中西文化和思維方式的對比,我們可以看出,中國傳統文化價值取向的一個重要特性就是具有濃厚的倫理道德傾向。對中國思想文化的這一特徵,西方思想家也早有察覺,孟德斯鳩曾說過:“中國人把整個青年時代用在學習這種禮教上,並把一生用在實踐這種禮教上”[3],黑格爾也指出:“在中國人那裡,道德義務的本身就是法律、規律、命令的規定,……這道德包含有臣對君的義務,子對父、父對子的義務以及兄弟姐妹間的義務。”[4] 這些論述從一個側面表明了倫理道德觀念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所占的重要地位。4. 那么,人們一定會產生如下疑問:本來只屬調劑人際關係的倫理道德觀念為何能在中國文化中具有涵蓋一切的功能並最終構成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取向?フ饈且桓鍪分複雜的問題,從不同角度可以得出不同的答案。我們知道,在孔孟儒學那裡,倫理道德只是用來維繫家庭和睦的一種手段,其投射範圍至多達到社會政治制度的穩定上,孔子所謂“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