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作文教學的一般流程

要還學生習作的真實與本色,就要給習作教學注入新的活力。教師有必要為學生創造習作的活動天地,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實踐活動,豐富他們的生活,拓寬他們的思路,使他們在實踐活動中學習語言和技法,同時邊做邊寫,不斷提高習作能力,培養習作興趣。現就活動作文教學的一般流程略談一孔之見。  1.活動準備:請學生課前收集有關資料、信息,了解活動的規則、要求等知識。同時準備好有關材料、器物及工具,以保證活動順利進行。  2.激情導入:主要是激發學生的活動興趣。教師要善於運用語言藝術,或設定懸念,或引發爭論……以趣味性的語言激起學生的好奇、探究的心理和願望,從而保證學生一開始就以飽滿的熱情投入活動。  3.預設結果:要求學生預先構想活動的結果,一石擊起千層浪。學生根據各自的想像、推理、判斷,紛紛發表不同見解,有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兩種不同結果。通過爭議,實際上是對學生活動熱情的再次激勵。  4.活動驗證:開展活動,讓事實說話。學生興致勃勃,人人動手,演示出活動的結果。這是活動的主體部分,一定要引導學生仔細觀察。關鍵的地方,可以放慢頻率,或做出特殊標記,以引起學生注意。  5.活動質疑:活動的真正目的並不是要得出某種結果,而是要從活動中學到某種知識、得到某種啟示、受到某種教育、形成某種觀念。實驗後,要引導學生提出問題——“為什麼是這種結果,而不是另一種結果呢?”這是將活動引向深入的一步,不論是引導者還是活動者,絕不能忽視。  6.引導探究: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相機引導學生利用學過的課文、有關資料、以及身邊的師生所掌握的信息,去尋找答案。這是培養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的極好機會,也是訓練學生如何利用(開發)學習資源的大好時機,這將對學生的未來學習產生深遠影響。作為老師,必須清醒地認識這一點。  7.歸結髮現:經過查閱、訪問、思考、討論、交流、歸納、概括、總結,學生自己發現其中的道理,從而掌握結果形成的真正原因。原理的歸結、新知識的發現,這是活動的延續和頂巔,是知識的升華,至關重要,絕非可有可無。  8.聯想運用:結合生活實際,說說哪些地方用上了這個原理。這是知識的遷移,有利於培養學生對新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  9.舒暢表達:學生全身心投入活動,真實感受活動的每一刻,情趣盎然,有話可說,有話要說,覺得不吐不快,說起來滔滔不絕,寫起作文來得心應手,下筆如有神。  10.評價修改: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讓學生髮表各自的見解,從優點中學到寫作技巧,從不足中接受教訓,最後修改成文。這是一次習作活動的結束,全面落實教學任務。  寓習作指導於實踐活動之中,能激發學生習作的興趣。學生動手操作、動腦思考,愉快參與,思維活躍,有話可寫,有話要寫,即注意了學生的主體性、教學的趣味性、能力的綜合性、知識的實用性, 反映了現代作文訓練的特點。  另外,學生在活動作文教學中探究某一問題過程中經歷了類似於科學發現的某些思考、分析、概括的過程,而這種方式方法是解決各種問題以及將來從事研究探索工作所需要的。換句話說,它是一種思維、一種品質,是未來工作的必須,因而具有較高的遷移價值。從這個角度講,它的意義遠遠大於活動作文教學的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