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構新型作文教學模式 全面提高學生寫作水平

“語文‘四結合’教學改革試驗研究”是以計算機為基礎的現代教育技術為手段,運用先進的教育科學理論為指導,把國小語文教育與計算機教育融為一體做到“識字教學、閱讀理解、作文訓練、電腦套用”四者結合。其主要目標是改變傳統的“教師中心模式”,建構一種既能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能充分體現學生認知主體作用的雙主模式。這種模式把學生當作了學習的主人這更利於學生的學。經過近三年的“四結合”實驗,本人在教學中努力探索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建構新型的教學環境,讓學生在新型的教學環境中充分展現自我發展個性。下面我就新型教學環境中的作文談談個人的看法: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語文教學應立足於促進學生的發展,使他們具有初步的聽讀寫能力。但是,多年以來,對國小生寫話、習作教學進行深入的研究還很不夠。1998年我們對當時南頭國小在校生分年段做了抽樣調查。調查結果反映如下:⒈學生沒的話、沒的寫的現象普遍存通過測查,學生普遍反映沒有事可寫,有事也是話一開頭就結尾。⒉老師指導後的作文千篇一律。學生作文最頭疼的是不知怎么寫具體,這是中年級片段教學的難點。按傳統的教學方法是老師一一告訴怎么做,學生感那是老師在做作文,學生只是代筆寫一下,寫出的文大同小異,全班雷同。⒊套話、家長話充斥在文章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種現象,一個10歲左右的孩子,習作變成成熟人講的話,甚至像講道理的老人,沒有孩子童真的光彩。⒋課堂上費時的指導效率低,教學質量不高。一部分老師的作文教學,把教給學生怎樣審題、選材、布局、謀篇……作為作文教學的重點,把提高寫作能力的功夫下在了寫作方法和技巧上了。還有部分青年教師對於作文教學無從下手,這些都是國小作文教學質量難於較快提高的癥結所在。根據以上調查可看出面對作文,只有少部分學生喜歡,而絕大多數學生對作文感到困難,有的甚至感到害怕。作文課中學生面對黑板,冥思苦想卻不知寫什麼好,選材難成了學生寫作的攔路虎。“四結合”多媒體網路中的作文教學就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直觀形象的寫作素材,營造了和諧的寫作氛圍,為學生的寫作提供了有力的幫助。以下是我在“四結合”教改實驗中對作文教學模式的探索。一、 低年級起步作文教學模式。(拼圖作文教學模式:網路查尋—創設情境—指導觀察—看景說話—輸入表達—反饋評價)國小語文新教學大綱指出“低年級作文訓練主要是培養學生的寫話興趣,樂於把自己想說的話寫下來。”低年級的拼圖作文是讓學生在網路中查尋自己喜歡的圖片發揮各自的想像能力拚成各式各樣的圖畫,創設一種自己喜歡的情境,寫出內容豐富的作文。這樣通過先拼圖再作文,可滿足學生自由發揮的欲望,讓學生真正做寫作的主人。 〈一〉 網路查尋,選擇圖畫(視頻)。通過自主查尋,充分體現學生的認知主體作用。學生在網際網路、校園網中查尋收集內容豐富的圖片、視頻。那鮮艷的色彩,逼真的聲音,真實的場景,會把學生深深吸引住,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這就有了一個良好的寫作開端。〈二〉 拼合圖畫、創設情景。讓學生把自己蒐集到的圖片按一定的順序,組合成有一定的故事情節的畫面。組合畫面可用以下方式。①模仿課文內容,組合畫面。②根據教師提示的內容組合畫面。(教師有目的地為學生創設一定的情境,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③聯繫生活經驗組合畫面(如課外活動場面,公園一角等場面。)④運用課外閱讀認識。拼合畫面,如學生喜歡看童話故事、卡通片,看完後,讓學生根據故事內容或重編故事等手段進合拼圖。 通過學生自己動手拼合畫面,形成故事完整的畫卷,這樣學生就有寫作內容,為了寫作打下了基礎。〈三〉指導觀察:弄清圖意。學生拼合好一幅完整的畫卷後,教師要充分發揮其主導作用,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啟發學生認真地想,教給學生正確恰當的觀察方法。學生有了正確拾當的觀察方法才能準確地領會圖意,這樣寫出的作文,內容才豐富。如我在教學《秋天》後,讓學生通過網際網路的查尋蒐集春天景色的圖片。再組合成一幅“春景圖”讓學生按由近到遠抓住春天景色特點來描寫。這樣學生寫作時就會有的放矢,抓住重點來描寫。 〈四〉看景描述,訓練語言。由於國小生的思維具有跳躍,不夠連貫的特點。因此拼圖作文就必須加強學生的口述訓練。以口述訓練為過渡,讓學的思維連貫,不發生紊亂。這樣把觀察、思維、語言有機結合起來。這樣寫出的文章也有條理。〈五〉 輸入文章,及時輔導。由於學生經過反覆口述訓練,文章在頭腦中基本成型再加上學生有較快的輸入能力。這樣,學生會保持思維的連貫性,把想好的內容一氣呵成,輸入電腦。同時,教師通過網路監控及時對學生進行個別化輔導。 〈六〉評價反饋、總結提高。教師利用網路實時轉播每一位學生的作文,讓學生了解作文的好壞。通過反覆評議,對文章進行修改,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同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文章和聽到的評議,作出恰當的引導總結,讓學生的寫作能力有所提高。二.中高年級命題作文模式:(設鏡入題 激發興趣——指導觀察 合理想像——網路查尋 啟發遷移——說議結合 輸入作文——網路評析 總結提高)語文教學大綱指出,中高年級作文重點是“自由地把自己的見聞和想像寫出來,在樂意寫的前提下,寫出內容具體。感情真實的文章。多媒體網路環境為寫作提供了真實具體的寫作素材,為寫好作文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一) 設鏡入題,激發興趣。在多媒體網路環鏡中作文教學中,教師要根據作文需要,精心選擇有關的CAI課件或其他多媒體的資料,通過媒體展示。及富有激情的導語,激發學生的興趣情感,幫助學生把準題目和寫作要求,引發學生強烈的寫作欲望。如我在教學《寫一處景物》時,先利用計算機教學網播放一段介紹校園小水池的錄像。這樣在背景音樂的渲染襯托下,展現在學生眼前的是:清澈見底的池水,各色魚兒自由快活地在水中游來游去,偶爾幾條小魚探出頭來,吐出幾個小泡泡,池邊的楊樹隨風飄揚,幾隻小鳥在樹枝上鳴叫……這樣有聲有色,有動有靜,形象逼真。學生仿佛身臨其境,這樣學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激發了學生想把校園描繪更美的欲望。(二)指導觀察,合理想像。觀察是整個作文的課堂教學的核心。教學大綱指出。“作文要做到觀察、思維,表達密切結合”作文教學要做既要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又要培養學生的能力,分析事物的能力。觀察是說話的前提,是思維的基礎。沒有細緻的觀察,學生是不能把話說清楚,把文章寫具體的。因此在指導觀察時要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由個別到一般,由具體到抽象的認識規律,指導學生觀察,教給學生觀察方法。多媒體網路環境創設的直觀、生動、形象的場景就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養成學生的觀察周圍事物的好習慣。如在教《我的老師》這篇作文時。我為學生提供了一組反映老師生活的典型畫面,利用計算機集成技術,製成二維動畫,要求學生一幅幅按照從上到下,由左及右的順序仔細觀察,留下一個整體印象。再通過分解定格、放大和慢鏡頭的演示著重指導學生圍繞“老師的外貌特徵”“老師是怎樣關心幫助學生的”。這些畫面,有重點地觀察,在觀察的同時。要讓學生說說你看到了些什麼?注意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讓學生學會從人物的動作,神態去揣摩人物的內心話動,展開全理的想像,來說說老師的外貌特徵怎樣,老師面對差生是怎樣說?怎樣做?怎樣想?學生又有什麼反映等。這樣由淺入深地把握整體觀察與細緻觀察,循序觀察與重點觀察,靜態與動態觀察的關係,這樣學生說話的內容就豐富了,思路也開擴了。(三)網路查尋,啟發遷移。 在教學實踐中往往發現,大部學生在多媒體網路環境中,雖然都能寫出通順完整的文章,但作文卻空洞乏味,不生動也不具體,是什麼原因呢?這主要是學生不會潛詞造句造成的。因此在教學中要通過教師的指導,讓學生把已掌握的詞語知識得到遷移。同時由於網路中有大量的習作例文以及名家名句,這些可作例文中有許多優美詞句,這樣讓學生通過網路查尋,積累詞語,從優秀範文的思路以及寫作方法中得到啟示,為寫好作文打下基礎。 造成學生作文空洞乏味的另一重要因素是學生寫作抓不住重點,內容不豐富,例子不典型。因此學生作文也平鋪直敘。沒有閃光點,怎么辦呢?這就要求教師為學生提供典型的場景,讓學生通過網路自主查尋,抓重點來寫。如在《記一次活動—接力賽》的教學時,學生雖然都參加過接力賽,而且記憶猶新。但學生是在群體的比賽中而往往忽視對典型人物的形象觀察,忽略比賽時的氣氛。鑒於此,我在教學中為學生選了幾張接力賽時的特寫鏡頭:小孩子鼓腮奔跑,竭盡全力爭取勝利,勝利後高舉雙手,欣喜若狂......這樣放大的特寫鏡頭使學生印更深,增強了形象感染力。然後讓過學生在網路中查閱這些資料,通過仔細觀察從不同角度去描寫,這樣學生的作文,也就會更生動、更具體。(四)說議結合,輸入作文。作文教學應“從說到寫,由易到難,循序漸進”遵循“口頭表達與書面表達並重”的原則,讓學生先說後議。這樣課堂容量大,效益高。更便於集中力量解決重點難點。 由於課堂上的指導寫作的時間有限。訓練時就應抓住重點,集中精力,進行片斷練習,讓每一個學生的寫作都有閃光點。如,指導學生寫《植樹》,抓住“小明和小紅是怎樣認真植樹”這個重點寫具體,引導學生仔細看圖,展開豐富的想像。為了讓靜止的畫面活生生地展現在同學們的面前,讓兩個學生扮演植樹的過程(植樹場景的視頻演示),然後請學生口述人物的動作,神態及說話內容。讓學生邊說邊議:想像的合理性,說話的條理性等。這樣可讓學生:個別說—集體議,同桌說——互相議,個人說——請人議。這樣通過大面積說議結合的訓練,讓學生在說評中得到啟迪,這樣寫作的困難較好地得到解決。學生通過說議結合的反覆訓練,文章在頭腦中基本成型.再加學生有較快的輸入速度,這樣學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