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素材專輯(78)

1、高級職稱到手了

高級職稱到手了,可以歇一歇勁了,就像馬拉松隊員到達終點了,就像寒窗12載的學生接到大學錄取通知書了。

高級職稱到手了,不必再參加無窮無盡的考試了。什麼職稱計算機考試、職稱英語考試、什麼現代教育技術考試、國語測試、創新思維考試,有哪個考試的組織者不是以撈錢為目的,又有哪個參考者是以提高自身素質為目的?其實,只須說幾個小故事,你就會明白這種考試是什麼回事了。

有一位先生參加職稱計算機考試,將滑鼠抓在手上在空中舞動者,用盡了全身的勁兒,顯示器的白箭頭還是不動,急出了一身汗,喊來了監考者,說:“你看,我的滑鼠有問題。”監考者說:“你應該將滑鼠放在桌子上。”然而,就這樣一位先生,後來居然“金榜題名”,拿到了中級職稱計算機合格證,你說奧妙不奧妙?

高級職稱到手了,不必再像小媳婦一樣過日子了。哎喲,你不知道當今的一些領導呀,在發文中、講話中動不動就會拿評職稱要挾人。大到違法亂紀,小到雞毛蒜皮,都可以成為不讓你晉升職稱的理由。“誰要是在春節參加賭博,一經發現3年內不得評職稱。”“誰要是不實行計畫生育,3年內不得評職稱。”“誰要是在這次閱卷中出了問題,3年內不得評職稱。”一句話,不管他要你做什麼,要你不做什麼,都可以說,誰要是怎樣怎樣,3年內不得評職稱。

現在,高級職稱到手了,你再這樣說就對我不起作用了———當然,也不可以完全放鬆。領導講了,現在改革了,不搞職稱終身制了,要實行評聘分開了,你評上了高級職稱,我未必就聘你擔任高級職稱,你要翹尾巴,我讓你下崗也未嘗不可。你到哪裡去喊冤?

2、孩子維權

據報導,12歲的姜勝(化名)在挨了父親兩巴掌後果斷撥打110招來警察。沒過5分鐘,警察就找上門來,父親這才知道小傢伙進屋後打了110,說有人虐待兒童,讓警察快來管管他父親。

小小年紀就已經懂得為自己“維權”了,這是令人驚喜的。其實這種孩子求救於警察‘維權”自己權利的行為在國外已是非常普遍了,因而孩子的父母親是不敢打孩子的。

但是我們還應看到,像姜勝這樣有“維權”意識的孩子並不多見。

據報導,通化市某農村國小男教師栗鋒在任教4年間,竟對自己所帶班級內20餘名女學生進行了數十次的強暴和猥褻。這其中固然有栗鋒的父親、某村黨支部書記栗福臣和栗鋒所在學校的校長姜某與大隊輔導員秦某的“徇私枉法”,但不能不說同孩子的“維權”意識淡薄有很大的關係。

時代在發展,維護自身的權益正越來越成為人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我們也應看到,這裡的“人們”僅指“一部分人”,說得準確一點是,是“一些城裡的一部分“大人”和個別孩子”。在廣大的農村,有“維權意識”的“大人”都少之又少,更何況是孩子。這話我可不是亂說一氣。我曾親見一位農村父親,在得知自己的女兒被人家強姦了,他要求的是私了,他認為,私了可多拿錢,還可以送些“人情”,可以說,這樣的例子在農村並不少見。

在這裡,我想特別要指出的是,媒體在這方面應大有作為,應該說,現在我們公民的法律意識增強,“維權”行為增多,媒體功不可沒。在教育孩子、增強孩子的“維權”意識方面,媒體同樣大有可為。

3、作文的地位

作文滿分是60分,占總分150分的五分之二,這在聯考、中考中已經持續多年了。似乎已成慣例。但這一慣例是否科學?是否符合社會發展的總體趨勢?是否與國際“接軌”?是否影響中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似乎很少有人提出質疑。

如果說銀行利息的不斷調整,起到經濟發展的槓桿作用,那么,在中學生作文水平總體偏低的情況下,中考和聯考中的作文所占的比例也應當適當調整,同樣也能起到槓桿的作用。作文提高到70分,甚至80分,勢必會對中學作文起到促進作用,從而較快地提高中學生的作文水平。

最近看到一篇《法國聯考“作文”考什麼》的文章,作文考試是在4個小時寫一篇二三千字長文。這與我國的作文考試迥異。由此我想,我國的作文考試也不能一成不變,應當有所變革了。

4、創新不是離奇

一位老師問學生:“雪融化了是什麼?”大部分學生答“水”或“泥”,只有一位學生答是“春天”。結果“春天”被判錯。這個事例在教育界廣為流傳,被認為是扼殺創造性思維的典型事例。理由是“雪化了是水”誰不知道?毫無創意!只有回答“雪化了是春天”才是創造性思維。對此筆者有不同的意見。

人類為了更深入地了解自然和人類自身,將學問與知識分門別類,於是形成了學科,在學科內分析討論問題,就需要對所用的概念有共同認可的外延和內涵,否則就無法對話,“沒有共同的語言”。因而也就產生“學科語境”。同一個詞語,在不同的學科里,內涵是大不相同的。同是“質量”,在物理學中和經濟學乃至日常百姓生活中就迥然不同。這是無庸贅言的事。假如在國小《自然》課上,老師問“雪融化了是什麼?”其語境便是“科學語言”,而非“生活語言”或“文學語言”,師生所討論的是“水的三態變化”,而不是就“雪的融化”用發散思維去想,愈多愈好,愈奇愈好。如果是後者,當然回答“雪化了是春天”很有創意,也很有詩意。如果回答“雪化了是曠課”、“雪化了是骯髒”也同樣有些創意。

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既是時代的需求,也是教育的題中應有之義。但它有場合、界限、外延,而不是愈古怪、愈離奇就愈好。“離奇”與“古怪”只會使我們剛起步的創新教育偏離“主航道”,也會敗壞了“創新”二字的名聲。

5、想起含羞草

家長會結束後,有位家長走了一段路,又折回來,問我:“我家女兒,一表揚就驕傲,驕傲了就退步。一批評,就要頂撞,一點也不虛心,好像不懂得難為情的。你說,叫我怎么教育她……”

由此,我忽然想到了含羞草。有一天,我發現家中的含羞草竟然不害羞了。我百思不得其解。後來在圖書館查資料得知:含羞草的小葉與莖軸連起來的地方叫葉枕,葉枕內部含有許多水分子。當有人碰到葉片時,葉枕上部的水分子就很快流到別的細胞空隙去,葉枕上部就褶皺起來,就會出現“害羞”的狀態。但是,如果連續不斷地碰它,葉枕內的水分子就越來越少,於是含羞草在這時候就不再“害羞”了。

我留心觀察一下,現在的學生似乎很少會“害羞”了。

箇中緣由何在?“樹要皮,人要臉。你們臉皮比鐵皮還要厚。”

常有老師這樣訓學生。不斷的批評,尖刻的諷刺,嚴厲的訓斥,會使一部分學生的自尊心受損。日後,他們在批評面前可能不再會有“害羞”的表情。面對一部分成績好的學生,一些老師又慷慨地把“表揚”恩賜給他們,一次又一次地把“出人頭地”的機會留給他們,使這些學生產生一種病態的“優越感”。日後,他們在表揚面前又怎么會“害羞”呢?就像含羞草的葉枕,失去了水分子那樣,現在的學生失去了“害羞”。

如何把表揚與批評巧妙地結合在一起,重新培養孩子們的害羞感,讓孩子們找回“害羞”,這是每個靈魂工程師可以琢磨的一個課題。

6、新出師表

胡某言:如今學期未半而中道無錢,雖一日三餐益加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父母大人不懈於內,孩兒求學忘身於外者,蓋追祖上之陰德,欲報之於將來也。誠宜再匯錢來,以光父母臉面,恢復孩兒闊氣。不宜妄自菲薄,愛惜錢財,以斷孩兒之財路也。

家裡家外,難為一體,城裡鄉下,大不相同,若覺我花錢太多及有揮霍者,宜應對照港台影視之標準,以求你們心理之平衡也,不宜偏私,失孩兒體面也。

男生、女生之衣服、鞋帽、首飾等,此皆名牌,光彩異常,孩兒是以簡約而購買之,愚以為穿戴之事,事無大小,悉追時髦,然後實行,必能掩蓋出身,有所廣益。卡拉OK,跳舞飲酒,風光之事,嘗試幾次,眾人贊我曰能,是以同學推我為首,愚以為此類之事,事無大小,全力行之,必能使我左右逢源,優劣得所也。穿名牌,吃美食,此君子所以興隆也,穿舊衣,少吃菜,此窮人所以傾頹也。排骨、燉魚、燒肉、火腿,此皆大補身體之物,吾常常購之吃之,則擺脫土氣,可計日而待也。

兒本平庸,考學到城市,苟求及格於班內,不求聞達於校園。友人不以我卑鄙,麻將撲克,頻邀我於牌桌之上,指點我於混沌之中,由是感激,遂許眾友以驅馳,每叫必到,奔波於摸牌之間,應酬於發牌之際,爾來十幾個月矣。眾友知吾大方,以輸錢從不賴賬故也。由是以來,夙夜憂嘆,恐此英明被毀,以損我英名。故廢寢忘食,潛心鑽研,今技藝已高,手法純熟,當馳騁牌桌,庶竭駑鈍,興之所致,通宵達旦,樂以忘憂,此吾所以夢寐以求而揚我聰明之才智也。

至於聽課、筆記、讀書、作業,則書痴傻冒之任也。雖成績數次下降而我卻無怨無悔。考試,則東張西望,以求同桌援手。若不幸作弊被抓,則屬運氣不佳,以待補考。父母亦宜自謀,可東借西湊,多方籌款,脫孩兒於困境之中。兒不勝受恩感激。

今當宵夜,臨表涕零,不知所云。

7、“新觀念”挑戰歐·亨利

美國作家歐·亨利有一篇經典的短篇小說《麥琪的禮物》收入到我國中學生的讀物中,這篇作品說的是一對窮困的年輕夫婦為了表達彼此的愛心,將自己最珍貴的東西換作聖誕禮品獻給對方。妻子賣掉了自己迷人的金色瀑布般的秀髮,為丈夫配上他喜愛的金表的表鏈,丈夫卻賣掉自己的金表為妻子配上精美的發梳。最後的結果可想而知是令人唏噓不已催人淚下的。可是,這樣一篇作品在中學生那裡卻受到“新觀念”的挑戰。

據報載,武漢某中學初三的學生在討論這篇作品時引發了不小的爭論。有女生認為,文中的妻子太傻,如果是她,首先考慮是找一個投資商,利用秀髮資源,到電視上拍個洗髮水的廣告,鈔票還不滾滾而來?秀髮絲毫不損,還可以賺他一筆。有男生說,那當丈夫的也不明白,金表是傳家之寶,怎可輕易賣掉,應該先拿去鑑定,說不定是文,物價值連城,買禮物還不是小菜一碟。毫無疑問,這些議論與作品的內涵相差天遠地隔,本來作者是在作品中潛心描畫出在那個物慾橫流、金錢至上的社會裡還有一份真愛和人性,結果卻被人曲解為“傻子”,還是還原了“金錢至上”。

顯然,中學生們沒有讀懂這篇作品,所以沒有思想的感悟沒有心靈的震撼。然而,對此卻不能過分地非議,因為他們太年輕了,涉世未深,既無生活的磨難,也無感情的波折,耳聞目睹的是滔滔不絕的美女廣告和發財致富的消費引導,你能要他們如何去深化理解?他們是聰明的,試圖在生活難題中尋找最佳解題方案,只是從社會最淺薄的地方表現出了幼稚。對於中學生這樣一些“奇思妙想”貴在引導,使他們走向人性的深處,如果為之附和並作為“新觀念”而讚許,那就有些危險了,那不僅要“救救孩子”,更要救救教師了。

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東西都是可以交換的,只要遵循公平的原則就行,但這主要指的是物質利益方面。還有許多東西是不可交換或難以交換的,這就反映在精神範疇了,如做人的原則、為人的良知、對人的情感……等等。一旦“交易”進入了精神領域,那么道德的淪落和社會秩序的紊亂將是不可避免的,我們現在所常見的行賄受賄、出賣友誼、失落誠信等不良社會現象,就是“交易”侵入人的靈魂從而對社會腐蝕的最好的例證。對於人的情感,更是如此,誰都不能想像在親人或愛人之間,會出現“給我50元,讓我愛你一次”的語言,感情永遠是無價的。當一個家庭或一個婚姻充滿了感情,一切都是美妙的,而一旦失卻了愛的情感,那就只剩下財產的分割和孩子撫養費的爭執了。

歐·亨利在小說的最後寫道:“讓我們對目前一般聰明人說最後一句話,在所有饋贈禮物的人當中,那兩個人是最聰明的。在一切授受衣物的人當中,像他們那樣的人也是最聰明的。無論在什麼地方,他們都是最聰明的。”是呀,倘若眼睛裡只看見頭髮和金表的實際價值,那么,愛去哪裡了呢?

8、不得已的“厭農教育”

我長期在一所農村國中任教,親身感受著農村的封閉、落後。我的同事們也大抵如此。在上課時為了激勵學生髮奮讀書,我經常會用一些“必須跳出農門”、“如不好好讀書,就得回家種田”、“不用功,以後就該整天去搓泥巴、抓牛尾巴了”……之類的語言告誡、激勵學生,這就是所謂的“厭農教育”了。

這樣的話該不該在課堂上向學生講,我們的心情也很矛盾。長期的“厭農教育”肯定會使這些出身農村,也同樣深切感受到農村封閉、落後的學生們更加厭棄農村,鄙視農村。從而產生“一切為跳出農村”的人生奮鬥目標。而且,對於今後一大批無法跳出農村的學生們會造成消極頹廢、悲觀絕望的心理狀態,給他們今後的人生道路蒙上一層濃重的陰影。

但是,我們該在課堂上向學生進行“紮根農村”的正面教育嗎?憑心而論,我們想說但時下又確實難說出口,總覺得是違心之論。因為這首先違背了“應試教育”體制對我們這些教課的要求,違背了廣大農村家長、學生們迫切要求“跳出農門”的願望。再則,因為當前農村問題的突出,我們實在沒有向學生進行“愛農”教育的勇氣。

9、第三種人

方老師是一位才華出眾的年輕人,由於是一介書生毫無背景,所以,一日拿著一份考研的申請報告找到教育局馬局長時,“理所當然”地被馬局長轟了回來。一氣之下,方老師第二天再“闖”馬局長辦公室,並在局長大人面前揮著報告,“振振有辭”地說:“你們當官的最怕三種人:1、有權的人,他可以管你們;2、有錢的人,他可以賄賂你們;3、胡攪蠻纏的人,他可以弄得你不得安寧。我第一無權,第二無錢,自然屬於第三種人了。”說著,他把申請報告往局長面前一放,一屁股坐在局長的桌子上。馬局長看著這勢頭,快速在報告上洋洋灑灑地寫上了令方老師盼望已久的4個字“同意報考”。

10、買笛

為配合素質教育開展活動,某國小要求學生每人買1支6.5元的“奇美”牌豎笛,由學校負責採購。過了些日子,老師又拿出支笛子,並吹了曲《美就美在太湖水》,問:“這笛子比你們的怎么樣?”“好多了!”“音色好,是因為材料好,成本高,如想吹出優美的樂曲,同學們可再買1支笛子,價格30元。”

一學生舉手發言:“老師,如再買1支,您可不可以教我們兩支笛子一起吹?”老師因勢利導:“買了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