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素材專輯(85)

1、寂寞的花開

我向來不是一個愛花的人,家裡僅有的幾株植物,一是取其藥用價值的蘆薈,一是取其綠意養眼的吊蘭,再有就是婆婆來我家小住時在街上隨便買來的一株秋海棠。

那蘆薈因為常要用它來消炎解毒,我自會善待它。而所謂的善待,也無非是在想起時給它澆澆水,再適當地曬曬太陽。

養一盆茂盛的吊蘭不但能調節室內單調的色彩,還可以為這死氣沉沉的書房增添一些鮮活的生機。再說,讀書人似乎都喜歡用各個品種的花為自己裝點門面,所以先生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去關照它。

只有那盆秋海棠很委屈,自從婆婆走了之後,就被我們“下放”到了北側的陽台上,雖然偶爾也會對它施以雨露之恩,但從沒有人肯抽出一點時間去欣賞它。

一天,先生在陽台上大驚小怪地叫我,我急急忙忙衝過去問他怎么了,他卻指著秋海棠對我說:“你看,它居然開花了。”

氣惱之餘去看秋海棠,可不是嘛,美麗的葉片下面已經有兩個拳頭大小的一個花球了,那鮮艷的紅色很是醒目,細密的花朵看上去很是喧鬧,又很是歡快。看樣子,這花兒應該已經開了好幾天了。從生出花蕾到現在,時間自然更長些,那么,我們怎么竟然都沒有發現呢?

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我們的心思都用在了別處。

可是,這花兒多傻,它是開給誰看的呢?坐回桌邊想了又想。一朵花,它的生命的全部意義就在於傲然綻放,理解了這生命的真諦,它就不會介意是否有人會為自己的開放而喝彩。

這就像有些時候,我們自己也會做一些不見得有意義的事情,那么為什麼我們要義無反顧地去做呢?因為它帶給我們的心理上的滿足是任何東西都無法帶來的。深深陶醉於此的時候,金錢、地位、權勢、鮮花、笑臉和別人的欣賞,對我們來說都已不再有任何的意義。

如此想來,這看似寂寞的花開其實一點都不寂寞,它們只是為開放而開放的,它們並不在意我們的眼神和心思。而這寂寞只是我們的感受,可在花兒們看來又是多么可笑的啊!

“境由心造”,造什麼樣的境全看你有一顆什麼樣的心。難道我們這些人還不如一朵花嗎?

2、曲線

李先知是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長期在市里工作,樹大根深,善於利用自己的權力和影響,很快將兒子李後覺由一般幹部升任市工商管理局副局長。但是,他對兒子這個職務並不滿意,他望子成龍,要一代強過一代,希望兒子一定要超過老子。

可是,將兒子進一步往上推的關鍵時候,他偏偏退休了。友人告知,經委戰線將他兒子上報升任局長,在常委會上研究幹部時,王書記說:李後覺任職事暫時放一放再說。他在家中細細琢磨王書記說的暫時放一放那句話,認定實質是不給好處不提拔。看來對王書記還得打發、打發,怎樣打發呢?薄禮無濟無事,送重禮又有買官賣官行賄授賄觸犯刑律之嫌,於人於己都不利,一定要尋找為兒子晉升合理合法的路子,把事辦成。

於是,一天他跟兒子講:後覺你到王書記老家王店去一趟,說不定這裡面還有什麼可以利用的。兒子從王店回來跟爸爸講:王書記老家唯有一間磚朽瓦敗破爛不堪的幾十平方米的房子,二十年就沒人住,他聽了以後高興得鼓起掌來說:“這就好了。”弄得兒子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他接著說:你花30萬元將這房子買下,修理一下,作為你們下面工商所辦公用房,兒子搶著說:這裡沒有集市,未設工商管理所,再說這房子最多只能值幾百元,農村土地不值錢,怎能花去30萬元去買這破爛房子呢?

李先知對兒子說:“你怎么這樣傻,這么笨,真算是個死腦筋,買房子是個名義,是種形式而已,如果我們向王書記送30萬元,一是他敢不敢接,二是將來一旦出紕漏,屬於違法犯罪的範疇,對雙方都不利,而作為買房賣房,一個買一個賣,象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無可厚非,這樣,做到不顯山不露水,合理合法,無懈可擊。”這時,兒子才大徹大悟,打心眼佩服老爸,說:“生薑還是老的辣。”

後覺按照爸爸的安排,來到王書記家中,同王書記夫人洽談買房子的事,王書記夫人說:老家房子二十多年沒人住,破爛得不象樣,我們早已不要了,你們需要,你們拿去用就是,用不著買。後覺說:我們不能無償占用,打算用30萬元買下這房子,這個數字把王書記夫人嚇得汗流,她說莫開玩笑,後覺說:這是真的,有誰敢跟您開玩笑呢?王夫人說:既然你們真的要買,我和老王商量一下。王書記深知李先知用心良苦,慨然同意,他對妻子說:賣就賣它,他給多少我們得多少,我們也未敲詐他。

第二天,後覺帶著30萬的支票和寫好的契約來到王書記家,王夫人只在契約上籤了個名,房子的交易就成了。過了幾天,市委組織部通知任命李後覺為市工商管理局局長,訊息傳來,李先知不動聲色,兒子和親友們彈冠相慶。

3、把握現實

朋友因為一件小事被老闆炒了魷魚。不是因為朋友的能力不行,他在短短的一年時間內,從一位普通職員做到只在老闆一人之下的副總,業務開展得如魚得水,在公司上下很是讓人仰目。

離開公司之後,朋友就揚言,憑自己在原公司積累下的業務經驗,一定要找機會大幹一場,不再受別人的眼氣。並時時處處同別人大談自己曾經的輝煌,暢想自己美好的未來。就在這樣的回憶和構想之中,他碌碌無為地度過了他人生中風華正茂的兩年,最後連基本生活都陷入了困境。

朋友的經歷,讓我想起一個典故:一位西方哲學家無意間在古羅馬城的廢墟中發現一尊“雙面神”,感到奇怪,問:“你為什麼有兩副面孔呢?”雙面神回答道:“這兩副面孔一副用來察看過去,一副用來展望未來。”“可是,你用哪副面孔來注視現在呢?”哲學家問道。雙面神語塞。

就是因為沒有把握住現在,羅馬城才被敵人攻陷,而雙面神也被人視為敝屣,丟在歷史的廢墟中。朋友也正是沒有認識到,無論自己的過去多么輝煌,自己的前途多么光明,如果不從現實做起,只能逐步陷入生活的困境。

過去是現在的逝去,未來是現在的延續。無視現在,即使對過去了如指掌,對未來洞察先機,又有什麼意義呢?因此,正視現實,往往比回憶過去,憧憬未來更有意義。

4、親情的力量

美國大兵在赴伊前線前和自己的妻子、兒女擁抱。電視中播放了登機前半個小時的畫面。那個全副武裝的士兵擁著妻子,迷茫的的眼中有淚。

那個畫面就一直留於腦中,很少見過侵略者的眼淚。

在美伊開戰的二十多天中,全世界都看到了伊拉克人的頑強,美國武器的強大和不可抗拒,美國兵的膽小怕死。

但,我喜歡這樣的“怕死”。

作客央視的軍事專家說,美國人的自我感覺太好,他們總是認為自己的命很值錢。

我不想從戰爭和軍人的角度去分析美國士兵的怕死,從自己的情感去揣測,這樣的怕死理所當然。

從良知上說,他是侵略者。從個人來說,他是無辜者。從家庭來說,他是丈夫和父親,他的身後是濃濃的親情之愛。這一切,如何讓他不怕死。

他們的命真的很值錢,因為他們身後有愛。

多年前的一部電影《高山下的花環》中,有個叫靳開來的人,他在為戰友砍甘蔗的時候不幸觸雷身亡,在他的身上,戰友發現了一張全家福。

這個畫面就一直就被我記憶下來。我總是在想,靳開來在靈魂離去的時候,他想的是什麼?

我想不該是戰爭、祖國這樣的辭彙,它應該是妻子和那個虎頭虎腦的兒子。每念及此處,我就為靳開來欣慰。

上個世紀未,一位二戰士兵在太平洋的一座孤島上被人發現,他在島上生活了五十三年。五十三年前,他的戰艦被日本艦擊沉,他隻身一個游到這座孤島上,開始了“原始人”的生活。

回國後的老兵已經喪失了語言能力,他帶回來的東西只有一張發黃的照片,照片中有他的妻子和女兒。他惟一能說的幾個單詞就是女兒和妻子的發音。

五十三年的“原始”生活,應該有許多種死法,但是那張照片卻沒讓他死去。

親情是一種力量,是一種要比愛情更持久,更內斂而熱烈的力量。

5、另一種柔情

我的同事大老王,家離單位有七八里路,卻是基本上每頓飯都要回家去吃。我們都很替他想不開。

應該說我們單位的一伙食還是很不錯的:早上一般是豆漿、油條、茶葉蛋,幾樣爽口小菜,另有牛奶、稀飯供應。中午如果是米飯,一般會有葷素兩個菜;如果是炸醬麵,則有肉炸醬、雞蛋炸醬可供選擇;另有餃子、包子、燴麵之類調劑,基本上可以做到一周不重樣。單位對食堂是有補貼的,飯菜價格很便宜,早上、下午都是五毛錢,中午一塊錢,管飽。自己在家做,算上柴米油鹽之類,成本就比這還要高了,何況還要貼時間。因此,絕大多數同事都在單位吃飯,特別是中午,滿打滿算就兩個小時時間,在單位吃了飯還可以休息一會兒。像大老王這樣,每天中午在路上來回需要40分鐘,休息時間就沒了,圖的是啥?莫非他在家還是個模範丈夫,要做飯給太太吃不成?

昨天和大老王一起陪客人吃飯。大老王借了我的手機到外面打電話,隱約聽到“我中午不回去了,你自己做飯吃吧”之類。等他入席後,我開玩笑說:“怎么,不回去還要向太太請假啊?”大老王愣了愣,然後笑道:“這倒不是。我是叮囑她,要自己做點好的吃。不瞞你說,我們雙方家境都不是太好,要經常補貼老人,平時就比較清苦了。我要是不回去吃飯,她就不做飯了,自己吃個饅頭就對付一頓。你們不是一直奇怪我為什麼不在單位吃飯嗎?我回家去吃飯,她就能吃好一點。有些好菜她捨不得下筷子,我還要說自己吃不下了,給她剩著才行。”

那時,我心裡忽然有一種很溫暖的感覺。原來,愛人之間的關心和體貼是無處不在的,就連回家吃飯,也是柔情之一種呢。

6、捨不得

一對老夫婦,八十多歲了,身板仍然很硬朗,老頭時常騎著腳踏車帶著老太太到十幾里外去趕集;老太太在秋收大忙時也天天下地幹活,還敢爬梯子登房頂翻曬糧食。村里人稱他們是老壽星轉世,一對“活寶貝”。

這老兩口感情很好,平時卻愛拿著“死”這件事鬥嘴,都巴望著對方能死在自己頭裡。老頭說:“先死是福,眼不見、心不煩。你死了,讓我送你上路。”老太太說:“還是你先死吧。這一輩子你哪樣離得了我?伺候你咽了氣蹬了腿,我也就安心了。”老頭說:“我死了,撇下你一個人受孤伶,我捨不得。”老太太也說:“若我先死,你一個人不是一樣遭罪?我更捨不得。”

可是這天,老太太剛把切好洗淨的白菜放進油鍋里,忽然說:“老頭子,你來炒菜吧。我去躺一會兒,頭痛。”等老頭炒完菜,又把飯盛好,去喊老伴吃飯,才發現她再也不會醒來了。老頭拉著老伴的手,哭得老淚縱橫、捶胸頓足:“老婆子,你還是狠心撇下我,先走了。你捨得我在陽間受罪,我卻捨不得你一個人在陰間受孤淒啊!”

等兒女們聞訊趕來,老頭已歪在床邊氣絕,他的手仍緊緊拉著老伴的手。桌上,沒來得及吃的飯菜尚溫。

7、邊走邊悟

*成就垂青勤者,功名唾棄懶人。

*生活是一面明鏡,對任何人都不折不扣,毫不偏袒。你對它真誠微笑,它決不故作悲哀,你對它凶神惡煞,它決不佯裝笑顏。

*與優秀的人平行有兩種方法:一是不吝手段千方百計把他(她)整差,二是充實自我不斷完善將自己變強。後者是智慧之舉,前者乃小人之為。

*我們不能決定生命的長度,但我們可以控制人生的寬度;我們不能保證前途一路平坦,但我們可以爭取人生加重分量。

*人的生活方式五非兩種:一種是看別人如何生活,一種是如何生活給別人看。我想,與其生活在別人的思維窠臼里,倒不如掙脫出來,抖落身上的灰塵,輕鬆的走自己的路為好。

*聰明的人主動出擊爭取機遇的青睞與關懷,愚鈍的人守株待兔等候幸運的不約而來。

*人生如登攀,攀得越高,看到的風景也就越美。

*彩虹將最美呈現在雨後的天空,瀑布將輝煌定格在岩石上的碰撞,智者將希望寄托在生活中的每次來過。

*如果我們不能做有錢人的後代,那就努力拚搏,積極向上,爭取做有錢人的祖先吧。

8、說對錯

某男對自己的兒子說對錯。

第一次說:對就是對,錯就是錯,要知錯就改!

第二次他說:沒有對,沒有錯,領導怎么說就怎么做。即使錯,也要和領導錯在一塊兒!

第三次他說:管他什麼對錯,過得舒坦就好!

第一次說對錯,他30歲,兒子7歲。

第二次說對錯,他45歲,兒子22歲。

最後一次說對錯,他54歲,已經病退多年。

9、後悔的保險

某先生一家三口外出旅遊結束返程,當乘坐的航班在跑道上安全著陸的剎那間,此時只見坐在先生身旁座位上的太太臉“唰”的一下子拉了下來了,沒好氣地喃喃嗔怪道:“我說,你哪一回聽我的話會錯過?這回叫你不要花這些冤枉錢買這些個保險的,可是你偏要犟,結果怎么樣———這些錢全白白地送給人家保險公司了,都還沒聲謝謝……”

丈夫啞然地看著妻子,無奈地一個勁地直搖晃著腦袋。

10、老百姓如是說

◎我們在生活上需要關心,而不是逢年過節時才想起送來一袋糧、一桶油、一床棉被或200元補助;我們在經濟上需要扶助,決不是開業時大隊人馬來剪彩,創收時各級人物紛紛來視察;我們在生產上需要指導,但不是村長讓我們種果樹,鄉長卻讓我們砍掉果樹種藥材,縣長又讓我們鏟掉藥材種花卉……

◎當新聞監督變成了監督新聞,新聞就沒有了真實可言;當反腐變成了反覆、倡廉變成了唱廉,反腐倡廉就成為了永遠的空談;當打假變成了假打,打假就會越打越難;當取信於民變成了取薪於民,取信於民就只能是一廂情願。

◎我們吃苦耐勞,工資卻拿得最少,庸官們從不流汗,卻肥了腰包。我們下崗,庸官們說,這是發展的必然,為了大局,我們想不通也得想通。庸官們上調,我們知道這是暗箱操作的結果,為了升遷,庸官們想不跑不送也得跑送。

◎我們拖欠電話費,電話局就會強制停機;我們的孩子拖欠學費,孩子就會被勒令停課;我們拖欠各種攤派,缸里的糧、圈裡的豬,甚至地里種的樹,就會被有關人員動用警力毫不客氣地搶走;可是,單位隨意拖欠我們的工資,政府任意拖欠我們所交的公糧款,我們既不能停工,又不能停耕,除了忍氣吞聲,別無他法!

◎我們不怕領導無能,就怕領導容不得能人;我們不怕領導缺德少才,就怕領導對德才兼備者心存戒心;我們不怕領導胸無大志,就怕領導對胸有大志者設定困境;我們不怕領導不學無術,就怕領導對術業專攻者視若閒人。

◎如果生活中不該感謝的感謝太多,說明這個時代有著太多的苦澀。比如說:小偷偷出了巨貪;三陪女揭發出贓官;走私的交待出了靠山;造假者端出了特權。我們究竟是感謝小偷、三陪女、走私的、造假者呢,還是不該感謝?誰能說得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