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技法專題(2)

 語言表達

【方法技巧】

1、怎樣使文章文采飛揚?

①詞語生動:⑴具有建築美的動詞:要能觸發讀者的聯想,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徵,寓含作者的愛憎感情。

⑵具有音樂美的詞語:a、講究平仄相重(相同)和相拗(相反)

b、適當地講究押韻

c、講究節拍數的勻稱、均衡

d、巧用疊音詞

⑶具有繪畫美的詞語:a、注意冷暖色調的搭配。

b、從視覺、聽覺、嗅覺等多角度寫景。

②句式靈活:綜合運用整句與散句、長句與短句。

③善用修辭:綜合運用多種修辭手法和表達方式。

⑴起興:由事物引出人事。

⑵追問:由反問總結上文,以設問引出下文。

⑶假設:從反面假設的推論肯定正面的事例。

⑷雙關。

⑸反語。

④變換人稱。

2、怎樣使文章意蘊深遠?

①留白法:⑴表達的內容不必明述或不必盡述,可不必敘述。

⑵行文至關鍵之處,戛然而止。

②象徵法:通篇藉助某一具體的事物來暗示某一特定的形象或情理。

③懸念法。

④警句法。

【範例解析】

範文1:詞語生動——建築美

表決

21世紀的最後一次聯合國大會正在紐約聯合國會議中心召開。與會者不是各國政府首腦,而是全球360行的行業代表。他們正在對是否允許移植記憶進行表決——

首先發言的是文學家代表傑克先生,他闊步走上講台,清清嗓子,開始闡述他的觀點:“我們文學家認為,應該允許移植記憶。眾所周知,文學家的創作生命十分有限,往往出現作家英年早逝留下來未完成作品的憾事。例如中國的曹雪芹先生,他的著作《紅樓夢》沒能在曹先生有生之年創作完成。雖然有不少人續寫,但總是同原著者的初衷有出入,這不僅是曹先生的遺憾,更是全人類的損失。如果允許移植記憶,那么世界上就不會再出現這種情況,那么人類文明就會更繁榮。所以我們投贊成票。”

台下議論紛紛,有贊成,也有反對。此時,社會學家王先生跳上講台,發表他的意見:“我們社會學家認為移植記憶是萬萬不可的,移植記憶是違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構想一下移植記憶不但需要供體,更重要的是需要受體。一旦移植記憶,勢必會造成受體思維混亂,更可怕的是,受體喪失自己的意識而完全為供體的意識所控制。到那時就會擾亂倫理,人類會長幼不分,那又與原始社會有什麼兩樣呢?由此可見,移植記憶不會使社會進步,反而會造成社會退化。因此,我們投反對票。”

此時,贊成者和反對者陣營分化明顯,且勢均力敵,表決結果就要看以史學家蔡先生為首的中間派的意見了。

只見蔡先生整整西裝,扶正眼鏡,在眾人注視下走上講壇:“各位不要爭吵,請聽我一言。老朽是史學家,希望透徹地了解人類歷史。從這一點出發,我們贊成移植記憶。只要移植了各個歷史階段重要人物的記憶,我們就可以了解歷史上的所有事件了……”贊成者的掌聲打斷了蔡先生的發言,蔡先生頓了一頓,“但是,一旦人類徹底了解了自己的歷史,那么,我們史學家就該‘下崗’了。從這一點出發,我們反對移植記憶。綜合上述兩點,我們中間派投棄權票。”

台下靜寂無聲,主席宣布表決結果:“150票贊成,150票反對,60票棄權。按聯合國章程,此議案50年後再行表決,散會。”

解析:在一次聯合國關於能否允許人類移植記憶的表決大會上,有三位身份不同的學者先後上台發言。僅看這位同學對這三位學者上台發言時的動作、情態的描寫,就令人稱絕。在介紹文學家傑克先生上台時,這位同學選用了“闊步走上”、“清清嗓子”等詞語,雖寥寥數字,卻向我們生動、形象地展示了上台者胸有成竹、理直氣壯的神態。在刻畫社會學家王先生上台時的神態時,僅著一“跳”字,便把發言者迫不及待的神情,表現得淋漓盡致。如果把這個“跳”字換成其他動詞,就不可能收到這種表達效果。可見,這個“跳”字就是那個惟一準確的動詞。對歷史學家蔡先生上台時動作神情的描寫,這位同學則選用了“整整西裝”“扶正眼鏡”“走上”等詞語,正是這表現力極強的一“整”一“扶”一“走”,把這位歷史學家從容、冷靜、儒雅的紳士風度,表現得十分透徹。作者通過準確地選用這些生動形象的詞語,細緻入微地表現出了三個人物的身份、性格、心情、神態、志趣等方面的差異,人物形象可感、可觸,呼之欲出,具有立體感,表現出一種建築美。

範文2:詞語生動——音樂美

皎月當空,清輝滿地,或倚窗,或伏几,或輾轉床褥,常常會湧起一股或濃或淡的鄉思。

解析:這段文字運用了近體詩創作中必用的平仄規律,使文章情文並茂,音義兼美。“皎月”是仄聲,“當空”是平聲,“清輝”是平聲,“滿地”是仄聲,平仄相應相協,形成了“仄仄平平,平平仄仄”的迴環美。又如“或倚窗”是仄仄平,“或伏几”是仄平平,同中有異,變化多端,創造出了一種音樂美。

窄窄的木板,是一支飛鳴的利箭。

小小的三角帆,是一支彩色的大翅膀。

幽藍的大海給了它那么些自由,又給了它那么多驚險,於是它一會兒騰躍,一會兒打鏇,一會兒傾斜。騰躍時,模樣像是歡樂;打鏇時,模樣像是眩暈;傾斜時,模樣像是膽怯……

解析:這段文字在語言的運用上很有特點,除善用排比、比喻等修辭手法,用詞準確、凝練等外,另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注意協調韻腳,韻散相間,比如“板”和“帆”押韻,“箭”和“險”、“鏇”押韻,“斜”與“樂”、“怯”也是押韻的。這些相同或相近的韻腳在文章中有規律地出現,在聲韻上前後呼應,使文章產生一種音律美,讀起來韻味十足。

四十年別井離鄉,雁沓魚沉;五百個月缺月圓,夢縈魂牽。鄉心無限而人生有限,月缺有圓卻人離難聚,怎不叫故鄉親子思緒百結呢?如今盈盈一水,咫尺天涯,離散的親人要想尋點骨肉人倫之慰,也就只有“千里共嬋娟”了。

解析:這段文字,對節奏的安排是很有特色的。第一、二句的節奏都是三、二、二,二、二式,第三句與第四句的節奏也相同,都是二、二、三、二式。第五句則發生了變化,是三、四、二、三式,等等。作者對節奏的安排十分巧妙,同異相間,快慢結合,長短交錯。因此,誦讀起來,音韻鏗鏘,琅琅上口,給人以一種美的享受。

淡淡地相遇又淡淡地相識,淡淡地相處又淡淡地相別,一日日,一年年的時光就這樣過去了,而隨之而來的一種淡淡的離愁卻又籠罩在每個人的心頭。……

解析:幾乎每句都用了疊音詞,尤其是“淡淡”一詞在這段文字中出現了五次之多,既十分恰切地反映出了作品中的“我”與友人間的情感特徵,又創造出了一種百轉千回、繞樑三日的迴旋之美,與李清照的《聲聲慢·尋尋覓覓》一詞的開頭,有異曲同工之妙。

 範文3:詞語生動——繪畫美

山那邊,有幢湖藍湖藍的木樓,還有一方幽藍幽藍的楓牙嶺。楓葉紅了,紅嘴玉在幽深深的楓樹林裡歌唱。

秋天的邊上,黃昏的羽毛飄落在草叢中,一條悠長悠長的小路,鍍滿月光,奶奶和爺爺在乳白色的山霧中扛著鋤頭,姍姍而行。

密密的楓竹林里,紅嘴玉輕輕地唱歌,緊靠竹林邊的小山塘,蒸騰著一股藍幽幽的霧……,竹林那邊,桂花正濃……

解析:這段寫景的文字,不僅用具有鮮明節奏感的疊字寫出了景物的特徵,而且在巧妙地運用含有各種色彩的詞語方面,也很有特點。如寫木樓,作者用“湖藍湖藍”來形容;寫“楓牙嶺”,作者用“幽藍幽藍”來描繪。雖同是藍色,但有深淺之別。事物的色彩的細微差異,作者區分得如此具體,如此清楚,可見作者觀察之細,描繪之工。楓葉是紅的,“紅嘴玉”的嘴是紅的,“山霧”是乳白色的,“霧氣”是藍藍的,……這些都是明寫事物的顏色。“楓竹林”、“羽毛”、“山塘”、“小路”、“草叢”、“桂花”等是什麼顏色?作者沒有明說,但讀者可憑自己的生活經驗猜出個八九不離十,這是暗寫事物的色彩。明暗交錯,相映成趣,相得益彰,具有繪畫美。

立秋

老人們真幽默,吃著西瓜與夏天告別,說是“啃秋”。人們終於迎來了新秋,迎來了這楚楚動人的新娘子。秋山,變得豐腴起來了;秋水,變得溫柔起來;秋風,變得涼爽起來了;秋雲,變得淡遠起來。

到了七月七,天空總會開滿斑斕的笑,每朵巧雲都是一個斑斕的世界。奶奶說,七月七,是喜鵲上天河搭橋的日子。晚上,牛郎和織女就在鵲橋上相會。她說這是真的,年輕時,她曾在韭菜地偷聽過牛郎織女的悄悄話!

最撩人的,是秋天的青紗帳:玉米忙著抽穗,中稻忙著授粉,大豆忙著結莢……它們飄動的時候,大地是一面旗幟!水鄉的姑娘,用雙手一撥,菱角兒忽東忽西,又鮮又嫩的。采菱曲唱著“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紅紅的燈籠椒和尖尖的羊角板同時上市了,甜而辣,莫非是生活的雙胞胎?仔雞也開始學著打鳴了,它們正期待著新的黎明……

白露

露出今夜白。

秋天的眸子,這般圓!這般亮!晶瑩果,折射著七彩,透明中,疊印著丰姿,純淨里,飄逸著輝煌。流霞被赤橙黃綠青藍紫包裝。山里,被赤橙黃綠青藍紫盡染。七色構成的韻致,在灑、在溢、在瀉、在淌——從綴著石榴、柿子、栗子的枝頭上滴下來,從掛著扁豆、絲瓜、葡萄的藤蔓上滴下來,從結著稻穀、高粱、玉米的穗子上滴下來。如果說,春天是水粉畫,夏天是國畫,那么,秋天一定是油畫了!

只有此刻的露,才能稱得上花露、香露、彩露、甘露、最富有的露!喔,滿樹的桂花就要放香了!喔,十五的月亮就要東升了!

解析:作者描寫“秋山”,用一“豐腴”,境界全出,極具美感;描寫“秋水”遣一“涼爽”,傳達出作者的喜愛之情;狀寫“秋雲”,驅一“淡遠”,抓住了雲的特徵。又如:寫“七月的韻致”,連用了四個動詞:“灑”、“溢”、“瀉”、“淌”,分別寫出了“韻致”的多寡與流勢的大小,極為傳神。再如,在描繪“白露”時,分別運用了“花”、“香”、“甘”、“彩”、“最富有”等修飾語,從視覺、嗅覺、味覺等角度來展示“白露”的特徵,十分準確。

 範文4:句式靈活

在人生的十字路口

我們常會徘徊在一個又一個十字路口,究竟何去何從,這考驗著我們的智慧,更考驗著我們的勇氣。

我們渴望成功,我們嚮往勝利,在心靈與現實相激迸出的岔路處,我們必須作出自己的選擇。

心靈的選擇往往是痛苦的。它需要有壯士斷腕的氣魄,它需要有屈原投江的憤然,它還需要有忍辱負重的坦然。因此,能在心裡作出無愧於心的選擇的人,必定是敢於直面人生的真的猛士,也必定是有著毅然絕然義無反顧的豪情的俠膽之人。

心靈的選擇往往是不同於世俗,甚至與世俗抗爭的,王安石挺立於改革的十字路口,全然不顧耳邊的那些世俗之音,硬是要將改革弊制,匡扶宋室的豪邁之路一走到底;布魯諾挺立於宗教迫害的風口浪尖,寧可選擇那令自己與真理永存的火刑架,也不去卑躬屈膝地換取腐朽專制的半絲憐憫。他們毅然拋棄了世俗的腐朽與沒落,把自己的心靈的選擇化作對黑暗與愚昧的無情鞭撻,化作自己對真理與文明的殷殷熱忱,並沿著自己為自己所選擇的道路闊步向前。也許這些豪壯的選擇並不能改變那一個時代的主鏇律,也許這些沉睡的選擇只能在幾百年後才能熠熠生輝,可我們始終堅信,正確的選擇只有一個,而且答案往往簡單,可只有選擇真理,選擇勇敢,我們才會問心無愧。

人生在世,誰都得作出自己的選擇,選擇自己的志向,選擇自己成才的道路,選擇自己回報社會的方式。我們作為跨越世紀的一代,更肩負著自身與祖國雙重選擇的責任。選擇正確的路,選擇有挑戰性的路,選擇有創新精神的路。每一處選擇都檢驗著我們的勇氣,每一處選擇都考驗著我們的智慧,每一處選擇都印證著我們對祖國的一腔熱忱。肩負重擔的我們要對得起自己的每一步路,對得起自己的每一個選擇。

人生的十字路口,有著暗香浮動,有著惡浪洶湧。作出自己的選擇,邁出關鍵的一步,休管他人論短長。請記住,在心靈的選擇前只有大智大勇者才會勝利。

解析:這篇文章,最突出的特點之一,就是文筆優美。具體表現在句式靈活多樣,行文的活潑自由等方面。例如:“我們常會徘徊在一個又一個十字路口,究竟何去何從?這考驗著我們的智慧,更考驗著我們的勇氣。”長句短句,單句偶句互動的使用。文意流動,富於變化。又如文章的第三自然段:“心靈的選擇往往是痛苦的,它需要……它需要……它需要……因此……”連用兩組排比句,句式整齊,氣勢磅礴,感情激越。整篇文章,長句與短句互用,單句與偶句相間,整句與散句交錯,句式靈活多樣,行文活潑自然,充分顯示該考生較強的駕馭語言的能力。

範文5:善用修辭

給世間一縷馨香

漫長而短暫的人生旅途中,曾經耳聞過爾虞我詐,也曾目睹過世態炎涼。總想尋一方靜謐的聖土,躲避這人世間所有的污穢,灑下誠信的種子,育出美麗的家園。

突然有一天,聽到一位哲人的話:誠信如一枝玫瑰,送給別人,手有餘香。

心弦被輕輕地撥動,世界如此之大,我為何只看到陰暗的烏雲,卻忽視了蔚藍的天空;為何只苛求於別人,而忽略了自己呢?誠信,是相互的,付出你的誠信,才可得到真心啊!

誠信如一枝玫瑰,百花園中她最美,美得嬌艷欲滴,美得攝人心魄。熱戀中的誠信,是兩顆心碰撞產生愛情火花的催化劑,月光中的喃喃細語,小河邊的山盟海誓,無一不是誠信的結晶。誠信,讓一切建立在金錢與地位上的“愛情”走開;誠信,讓天下有情人衝破所有的羈絆終成眷屬。誠信,是人世間創造美麗的女神。

誠信如一枝玫瑰,百花叢中她最美,美得無瑕,美得高貴。送人一枝玫瑰,給世間一縷馨香。人生旅途中有多少攜手相伴的朋友,多少次肝膽相照,多少次投桃報李。又有多少美麗溫暖的回憶:當你悲傷地觀望那轉瞬即逝的流星而慨嘆時,是誰鼓勵你去看流星飛逝那一刻的柔美?是朋友,充滿誠信的朋友呵!朋友是人生道路上不可或缺的,而誠信則是維繫朋友的心靈的紐帶,只有它才可創造世間寶貴的友情。

誠信如一枝玫瑰,百花叢中她最美。美得赤誠,美得銷魂。漫漫長路,總有朝夕相處的親人,多少叮嚀,多少呵護,多少孝心,多少無私。親情是世間最白璧無瑕的珍寶,也同樣需要誠信的滋潤。沒有誠信,骨肉相殘,手足反目,同樣令世人驚駭。誠信是創造人間真情的使者。

誠信,人類精神的締造者,有了你,世間少一些爾虞我詐,少一些世態炎涼。

誠信,維繫世間溫情的紐帶,有了你,人們不再感到冬日的嚴寒,有了你,人們時刻感到春天的溫暖。

誠信,這枝美麗而馨香的玫瑰,每個人心中其實都有這片玫瑰園,不要吝嗇你心中的那朵朵玫瑰,輕輕地微笑著摘下一朵朵,又輕輕地微笑著送給你身邊的人們,世間將會多一縷馨香。朋友,撒開你手中的玫瑰吧!你同樣會時刻感到甜蜜的馨香!

解析:縱觀全文,作者運用了比喻、引用、對比、排比、反覆等多種修辭手法。比如,作者把“誠信”比作“種子”、“玫瑰”、“紐帶”等,化抽象為具體,十分生動、形象。又如:作者把“爾虞我詐”比作“陰暗的烏雲”,把誠實守信比作“蔚藍的晴空”,非常貼切、傳神;同時“烏雲”與“晴空”又構成對比,愛憎之情,洋溢在字裡行間。再如:作者在第二自然段,間接引用的某位哲人的名言佳句:“誠信如一枝玫瑰,送給別人,手有餘香。”既準確地點明了全文的主旨,又使文章具有理性的思考。更值得稱道的是作者在第四自然段至第六自然段,均以“誠信如一枝玫瑰,百花園中她最美,美得……美得……”作開頭,既運用了比喻,又構成了反覆,一唱三嘆,氣勢磅礴,激情奔放,感人至深。此外,作者還運用了排比句,如:“漫漫長路,總有朝夕相處的親人,多少叮嚀,多少呵護,多少孝心,多少無私。”等,句式整齊,結構緊湊,一氣呵成,富於感染力。

範文6:意蘊深遠

走好了,不回頭

“寧可追求虛無,也不要無所追求。這是尼采說的,你知道嗎?爸爸。”我對父親說。

“是的。可是,你是為了不無所追求,而追求哲學,不是嗎?你不應該選擇哲學!”父親說。

“不,況且……”

“只是我的建議,我知道該你選擇。睡吧,好好想,想清楚了!”

高三的每晚,父親總是這樣問候我晚安。

我回到房間,拉窗簾,關燈。有一次,霧氣氤氳,我見到了哈姆雷特。

“啪!”長矛落地,偌大的廣場只有一束光照在哈姆雷特身上。王子穿著長長的衣袍,拖著疲憊不堪的身體仰天長嘯:“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困惑的哈姆雷特啊!面對陰險的國王,惡毒的王后;面對父王不安的亡魂,自己心愛的人,是鬥爭還是退卻?苟且偷生,他會有馬車、城堡、女人,因為他是王子,可是他還會有不安的心靈,連夜的惡夢!壯烈的毀滅,他擁有的只是良心,畢竟是良心平坦!

“快抉擇吧,哈姆雷特!”他聽到了上蒼之音!

……

夜,流逝。夢,醒了。

困惑的哈姆雷特啊,困惑的我!我面臨著哈姆雷特式的選擇。我,深愛哲學,與生俱來對哲學的痴狂。泡在哲學書中,戀著尼采,牽著歌德,聽著華格納,感受著馬克思。我,痴長到如此大。我好好學習著,希望走出來,變成一個哲學家。所有人都知道我的夢想,無人理會,直到高三。

父親,曾經學哲學的人,開始打消我的念頭。其他人,也如此。其他人說:“哲學沒有前途。”父親說:沒有一位哲學家像你一樣淺薄、幼稚、不成熟!我疑惑,為何只有新聞、金融、法律才被視為前途和光明?我想的是哲學,而不是占卜術!哲學,人類與之共生共存的學科啊!

“選擇吧!”我聽到如喚王子般喚我的聲音!“轟!”雷聲隆隆,閃電,閃電!

哈姆雷特走進了角斗場……不久,橫屍滿地,血流成河,還有王子安寂的靈魂。

王子的選擇!

我走進了父親的臥室,黑暗中,我說:“哲學不是虛無,尼采說的不是我。我要改變這種陳見,既然有人嘲弄哲學,哲學就更需要我!”

我的選擇!

“你終於不再用尼采那句話了!不再淺薄,不再幼稚了!你可以選擇哲學。走好了,不回頭!”父親在黑暗中笑了。感受父親的笑,是不需眼睛的,畢竟他學過哲學!用心良苦。

我是哈姆雷特,我走好了,不回頭!因為我選擇哲學。

解析:文章寫得波瀾起伏,意境深遠。文章情節挺簡單,寫自己高中畢業面臨填聯考志願的選擇。“我”選擇了哲學,卻受到眾人的漠視。最終“我”還是選擇了哲學。如果只是這么寫,文章便平淡無奇了。作者便一方面實寫“我”的思考與選擇,一方面又通過虛寫在夢中讓莎士比亞筆下的哈姆雷特出場。哈姆雷特同樣面臨著困惑與選擇。這樣將哈姆雷特的選擇與“我”的選擇虛實疊現,以哈姆雷特選擇的勇敢果斷來襯“我”選擇的堅決,最後,“我”與哈姆雷特融為一體。“我是哈姆雷特,我走好了,不回頭!”從而突出了文章的主題。

(二)範文篇

一、思想深刻

1、關注現實:

XX年“相信自己與聽取別人的意見”話題

回家

河北/一考生

我是一隻船。

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我被人駕駛著離開了家,離開了媽媽。從此我與媽媽相隔天涯。

有一天,船上的人對我說:“聽著,以後對別人說,你沒有親人。你就只是你!”

我很奇怪,我怎么沒有親人呢?我還有媽媽呢!但船上的人不回答我,他們只是笑,那哈哈的笑聲,讓我渾身顫抖,我害怕了。我要回家。

船上的人覺察出我的動向了。他控制住我,向遠方駛過去。這時,一個面色和藹的人走過來。他對我說:“現在什麼都在變。世界在變,人也在變。我們讓你說你沒有親人,只有你自己,這樣你就獨立了,就有了自由,不是嗎?我們這樣做是為了你好!”我聽了這話,心想,獨立了,自由了,那有什麼好?

這時,另一個走過來,他是從美洲來的,好像是美國的大官員。他告訴我說:“我們美國很喜歡獨立自由的人。我們很樂意幫助別人解決困難。我們想幫助你獨立,讓你獲得自由。歡迎你到美國做客。我們很歡迎你。”

我搖了搖頭,說:“我要回家,我不想獨立。”他們兩個聽了很憤怒,其中的一個惡狠狠地對我說:“你別不聽我們的意見!”另一個說:“你不要固執己見,要想明白。回家?你的媽媽要你嗎?這么多年,她管過你嗎?你還是聽我們的話吧!”

我怒了。拚命地搖晃身體。媽媽怎么沒有管過我?是你們這群惡人阻隔了我們的通路!

我抬起淚眼,天空傳來媽媽柔情的呼喚:“孩子,回來吧!”剎那間,我的淚如雨下。天空一聲巨響,驚起了我所有的回憶:我的名字叫台灣,我的媽媽是中國!

我與媽媽相隔一條水灣,那是我與媽媽連通血脈的通道。回頭看看那兩個可惡的壞人,哼!聽取你們的意見?我相信自己的,相信媽媽!儘管風和雨,我都要回家!

海洋的風浪時起時伏,水中的魚兒游來游去,我飛快地向前游去,不管風和雨,不管電和雷,不管遇到什麼,我都相信自己!

回家!媽媽——我要回家!

那陣陣浪花是我歡快的笑聲……

【點評】

本文的深刻在於關注社會生活中的大事件大問題,用象徵和擬人的手法,以小見大,既緊扣話題、標題,又生動形象地闡述了自己獨到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