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寫身邊的人和事,丟人?

有個學生,周記寫得很不錯,語言通順質樸,寫的都是她身邊的人和事以及她的真實感受,有的甚至能讓我看後感動落淚。但每次作文訓練,她的作文都寫不好,生硬華麗辭藻堆砌起來的語言空洞得不知所云,並且語病很多,大段複述套用的所謂典型事例往往沒有重點甚或偏離主題,文中基本看不到她的真實情感。她的作文與她的周記仿佛兩個不同的人所寫的。我問她為什麼會這樣,為什麼作文不像周記那樣寫?她說,她認為作文里寫身邊的人和事很丟人。

這雖然只是個案,但不容忽視的是現在的很多高中生的確只片面地刻意追求華麗優美的語句,人人耳熟能詳的典型事例,所謂“鳳頭,豹尾”的技巧等文章的外在形式,而忽略了文章的內容和情感。這種現象的出現恐怕跟我們平時在考高這根指揮棒的指揮下不顧學生實際一味想訓練出高分作文的作文指導有很大的關係,我們更多地強調高分作文的寫作技巧,逼著學生去拼湊浮華的語言,逼著他們死記硬背名人事例,逼著他們使用比喻或排比修辭開頭結尾。這樣的作文訓練只是枯燥乏味的把文字進行簡單的排列組合,訓練出來的“好文章”更多的也只是沒有血肉靈魂只剩一副臭皮囊的文字佇列。文章的靈魂是作者的思想和情感,而能引發作者思想和情感火花的往往是生活中身邊的人和事。如果忽略了生活中的人和事,也就失去了思想和情感的來源,要想寫出好文章當然難上加難。

這次新課改更加注重學生對生活的感受體驗和發現創新,所以我們語文教師首先要轉變觀念,不再那么功利地指導作文訓練,而應該更多地鼓勵學生留心生活,用心體驗生活,積累身邊人和事的寫作素材,作文時大膽寫身邊的人和事,並融進自己的真情實感。作文用真情實感寫身邊的人和事,只要不是空泛地記流水賬,那就能寫出一篇能感動自己和他人的好文章,這樣非但不丟人,反而值得慶幸,慶幸自己的生活豐富多彩,慶幸自己還有發現生活“美”的眼睛,慶幸自己還能如神筆馬良一般下筆如有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