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三模”試卷詳解及最後30天如何衝刺

高三考生迎來了考前最後一次模擬考試——“三模”。和之前不同,“三模”考試時間全面仿真高考,歷時三天。高三老師介紹,如果說“一模”是為了檢查學生基礎知識結構是否牢固,“二模”主要是固化學生的知識,那么“三模”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穩定學生的狀態。“三模”過後,離高考還有30天,“三模”試卷給考生怎么樣的啟示,下一階段該如何衝刺,記者邀請一線教師進行評析和指點。

[試卷評析]

語文:與二模比總體難度有所降低

■揚州中學西區校教科室主任  謝曉玲

與“二模”比,“三模”總體難度係數有所降低。文言文文段比“二模”短,學生讀懂原文的困難下降,更注重基礎知識的落實與檢測,但要得高分也不易。如文言翻譯題中的“建法會於蔣山”“陛下深溺其教,無惑乎臣言之不入也”就涉及到狀語後置、省略等多種特殊句式,而要將其中實詞“辟”“惑”翻譯準確做到不丟分,就要學生做題要更細心。此外,文學類閱讀題有梯度,只要讀懂文本讀懂題乾作答,估計得分比“二模”有所提高。實用類文本材料平實,事實與觀點都明顯,只要不粗心,學生得分率將比“二模”大大提高。

此次“三模”語文最大亮點是作文《預約精彩》,中國近來精彩,讓人人有話說,新材料不缺,學生不會動輒拿司馬遷陶淵明之類的古人說事了,但審題有難度,寫好不易。考生在審題時,首先應對“預約”和“精彩”進行概念分析,“預約”必然論及目標、理想堅信能實現等,且要預約,說明要較長的過程,有要克服的困難等。於是自然談到如何由“預約”實現“精彩”——計畫、規劃,持之以恆,要承受壓力或痛苦,要付諸行動,要調整策略……這是難度所在。而“精彩”,則要展現目標達成或實現理想的場景等的精彩動人,給人的美好感受、意義等。

數學:“三基”考查仍是重點

■揚州中學西區校數學教研組長 胡廣宏

試卷總體結構穩定,注重對“三基”考查,考查學生的基本運算能力、空間想像能力、推理論證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與《考試說明》要求基本吻合。

填空題整體難度較“二模”有所降低,重視常規題型和基礎知識考查。前12題都是基礎部分,學生只要注重基礎和課本知識都能做出來。填空題最後兩題較XX年難度有所增加。

解答題題型與XX年江蘇高考題型順序相同,考查能力的同時適當拉開得分差距。解答題順序安排基本符合預期,題型分布與去年高考試卷相同。第18題的第二問學生做起來有一定難度,第19題較XX年高考套用題難度上有所下降,考查了學生建模的思想。第20題一改以往讓學生很為難的情形,以大家都很熟悉的導數為載體,重點考查分類討論、數形結合思想,題型與XX年江蘇高考20題非常相似。不少試題注意在具體的情景中、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突出考查學生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如第19題考查學生的建模思想,第20題重點考查了數學中的分類討論、數形結合思想。

[30天衝刺]

語文:基礎反覆練,題型多總結

1.“三模”過後,考生要對失分多的板塊做專題鞏固,與綜合複習結合,在似是而非的地方多加強,比如語音,對常見多音字,反覆練、練反覆,常見文言實詞的歸納整理,名句默寫天天練8-10句等。

2.作文審題還要加強,圍繞“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設計題目進行審題訓練與列寫作提綱訓練和素材的收集整理。

3.針對不同題型,總結答題思路與要點,注意審題準確,弄清楚“哪些”與“哪些方面”,“概括”“藝術技巧”“含義”等答題要求與技巧。

數學:專項、限時、運算訓練都需要

二輪複習以專題為主,三輪複習在主要進行綜合訓練的同時,後一階段仍可以分函式、三角、數列、解幾、立幾等幾個c級指標專項訓練,對填空題限時訓練。加強對錯題本中易錯題的再整理,可以從錯題本中摘錄部分題目針對性指導與訓練。衝刺30天要重視運算能力的培養,注意認真審題、答題規範。後期運算能力的培養,很多同學有方法、有思路就是算不下去、或者一算就錯、有畏難情緒,針對這種問題,在三輪複習中可以有意識的通過解析幾何專題複習強化這一點,有些題目分析過思路後不要省略大容量的計算,還可以請教老師對如何最佳化運算、合理運算進行點撥。

高三語文二模調研卷分析

一、概況

本次語文“二模”試卷由蘇州市教研室提供,命題思路基本符合XX年《高考語文考試說明》,有一定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區分度。考查了識記、理解、分析綜合、鑑賞評價、表達套用、探究6個能力層級。文理科合卷18道題目160分,其中客觀題6道,主觀題12道:語言文字運用4道題15分,文言文閱讀4道題19分,古詩鑑賞1道題10分,名句名篇默寫8分,現代文閱讀7道題,其中文學類文本4道題23分,實用類文本3道題15分,作文70分;文科加試7道題40分:文言文閱讀3道題10分、名著名篇閱讀2道題15分、文本材料歸納分析和鑑賞2道題15分。與往年同期相比,難度略有下降。

二、評析

(一)語言文字運用(均分約10分)

第一題字音, 選擇“每對讀音都不相同的一組”, 考查點有多音字、形近字,主要有聲母、韻母、聲調等區分點,儘管是常見常用字,得分仍不理想。

第二題語病的辨析,錯誤類型雖說比較典型:語序不當、搭配不當和成分殘缺,但選例不夠典型,干擾因素太大,絕大多數考生皆出現差錯,錯選的考生皆選a項。此題得分率極低,缺乏區分度,可視為廢題。

第三題概括要點題,本題屬於壓縮語段,根據要求

“用四個短語概括鐵路工作人員進行團體訂票的主要過程”。此題所選閱讀材料中的答案信息過於明顯,所有考生基本得滿分(4分),此題得分率極高,同樣缺乏區分度,亦可視為廢題。

第四題語言表達題,知識點是“仿句”。此題型江蘇多年未考,作為一種常見題型進行訓練亦為不可。

建 議:

正確運用語言——強化語境意識,提高辨析能力。精選常考字音,讓學生背誦,甚至默寫;編制限時訓練材料,強化基礎知識的識記,力爭少失分;精選語言表達題,通過訓練使考生掌握基本類型的解題方法。

(二)文言文閱讀(均分約14分)

選材是一篇史傳文章,選自《明史》,閱讀障礙較少。

三道客觀題得分較高。

第5題文言實詞,少數考生錯選d項,主要原因是不會根據文意推斷實詞的用法。

第6題信息篩選、第7題文段內容分析與概括得分較高。

第8道的翻譯題,難度亦不算大,但得分尚可。第②句、第③句一些關鍵虛實詞,如:”“辟”、“自任”、“惑”等理解不到位,或在翻譯過程中不看上下文來推敲詞義,造成失分。

建 議:

在下階段的文言文閱讀講評中仍然要強調:對古文要整體上大致讀懂,對涉及考題的句子和詞語要在語境中揣摩其含義;不可忽視實詞字典義的積累,更不可忽視其語境的辨析;適當回歸課本。精選課文中的重點實詞、虛詞、句式,加強翻譯訓練中的紙筆訓練,使學生能夠有相當量的文言積累;要注意及時糾正學生翻譯中的病句和別字等。

(三)古詩鑑賞、名篇名句默寫(古詩鑑賞均分約4分,默寫約7分)

古詩鑑賞是蘇軾的《八聲甘州•寄參寥子》。此詞作於元佑六年(1091)蘇軾由杭州太守被召為翰林學士承旨時,是作者離杭時送給參寥的。參寥是僧道潛的字,以精深的道義和清新的文筆為蘇軾所推崇,與蘇軾過從甚密,結為莫逆之交。蘇軾貶謫黃州時,參寥不遠兩千里趕去,追隨他數年。這首贈給參寥的詞,表現了二人深厚的友情,同時也抒寫出世的玄想,表現出巨大的人生空漠之感。整首詞達觀中充滿豪氣,嚮往出世卻又執著於友情,讀來毫無頹唐、消極之感,但覺氣勢恢宏,盪氣迴腸。

命題規範,符合近年江蘇卷的命題方向,導向性較好。閱讀障礙不大,但情感不易把握,因而得分仍然不高。四個能力點:內容概括,修辭手法,表達作用,情感把握。

第(1)題,考生答題不規範,問:“詞中記述了詩人與參寥的哪些交遊活動”,這一設問就暗示考生應組織動賓短語來作答,如:觀錢塘潮,賞游西湖春景等,但不少考生仍回答“錢塘”、“西湖”,寫出了地名,而不是“交遊活動”,造成無謂失分。

第(2)題,思考不深入,表述淺表化。問的是修辭手法的表達作用,不少考生不能指明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特點,答題籠統,所以得分率較低。

第(3)題,思考不全面,角度單一。問:下片蘊含了詩人什麼思想感情?其實詞中的思想感情是多元的,有對與參寥在杭州的交遊生活回憶和留戀之情,對友情的珍惜,有在離別之際對參寥的勸慰和自我安慰之情,同時還表達了自己歸隱超脫的心志等,很多考生未能逐句分析其中蘊含的感情,尤其是不明典故“謝公雅志”的含義,造成感情把握不住或出現偏差的現象。

“名句名篇默寫”得分較高,故不作具體分析。失分的主要原因仍是書寫錯誤。

建 議:

仍然要注重規範答題的訓練,讓學生適當掌握一些詩詞鑑賞的專業術語,多看一些古詩詞鑑賞的資料和答案,讓學生懂得答題的章法;加強審題訓練;在讀懂詩歌文本的內容上花狠功夫;老師們必須關注學生背誦記憶的準確度,提倡邊讀記名句名篇,邊用手指代筆書寫有關易錯的字,甚至不妨抽出一定的課堂時間讓部分同學上黑板默寫部分易錯的句段。

(四)文學類文本的閱讀(均分約13分)

《紅松擎天》一文,表達了作家張抗抗熱愛大森林、熱愛紅松故鄉的情感,體現了曾經工作生活在北大荒、並從黑土地里走出來的知名女作家源自於深沉理性思考。熱情謳歌了紅松在祖國建設中的巨大作用以及對以往對紅松的漠視、對森林破壞現象的反思。

文章閱讀難度不大(很多地區選用此文作為文學作品閱讀材料)。四道題圍繞《考試說明》中有關文學類文本閱讀的要點,從內容把握和手法分析兩方面進行設定,難度適中。

我市考生答題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

(1)很多考生缺乏概括能力。如第⒒題“概括第②段文字的主要內容”,這是一道對具體語段內容的概括題,相當於語用題中的“壓縮語段”,但是,不少考生抓不住語段的重點,只會敘述,不會概括;第⒓題“紅松的珍稀表現在哪些方面?請加以概括”這是一道對全文內容的概括題,對考生的概括能力要求更高了,因而失分也就更多。

(2)缺乏應有的分析(賞析)能力。如對修辭手法的賞析,不少考生不明一些主要修辭手法的特徵,如“比喻”的生動、形象等。

(3)缺乏舉一反三的能力。這一點尤其體現在文學類文本閱讀的探究題的解答中,不會根據文本進行深層挖掘。如第⒕題“探究紅松擎天有哪幾層含義”,不少考生只知紅松的高大、高聳入雲,不會根據文意去理解作者反覆強調的紅松在社會建設中的作用以及在生態平衡中的巨大作用等。

建議:

訓練答題技巧:讀懂文本,理順思路;審清題乾,揣摩用意,尋找區間,分條陳述;言簡意賅,輕輕誦讀,確保規範;加強探究類題訓練,嚴格依據文本;散文、小說同時兼顧。

(五)實用類文本的閱讀(均分約10分)

因實用類文本是“人物類”,有事件、有故事、有情節,相對論述類文本,閱讀障礙小,概括能力要求低。

15題是關於駱家輝到四川受到歡迎的表述,是對文本信息的提煉、歸納,從文中容易找到對應語句,難度不大。

16題是找出能體現駱家輝取得成功的“個性”因素,是對文本信息的概括。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學生審題不清,不少學生在組織答案的時候,沒有從“個性”角度去考慮,概括不夠全面,沒有結合“個性”,或者是語言表述能力差。部分學生審題偏差,不看文本,不看語句,漫無邊際亂答一通,以為話多即可,漏了要點,不會概括。

17題,問:駱家輝被任命為美國商務部長,對於中國來說,是利好訊息。他的哪些主張和實踐能說明這點?仍是信息概括題。答題中學生存在兩個主要問題:

一是審題不明,不知“主張”是什麼(應是他的觀點、理論),不會概括他的主要實踐活動(對中國來說是利好訊息);二是不會分條作答,草繩捆亂麻,籠而統之。

建議:

強化確認、篩選意識,提高整合能力。

論述類文本和實用類文本,不管是那一類文本,知識性都是其共同的特點。能力考查的重點主要是篩選整合信息的能力。要求學生強化整體閱讀文本的意識,防止信息遺漏,難點問題和語段要養成多讀多悟的習慣;同時對學生進行規範答題訓練,審清題乾,重在要點全。

(六)寫作(均分約52分)

作文題目“預約精彩”,是一道質量較高的題目。

首先,符合XX年高考作文的命題方向。審題難度不大,學生有話說,同時題目又有一定的限制性,能有效地防止宿構、抄襲、套作等。

其次,體現了新課程的一些理念。新課程強調要注重學生的發展,而現在的高中生對社會、對生活、對自身日漸顯得麻木,此道題目對他們的心靈是一次很好的觸動。其三,此題目能很好的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生活,思考心靈世界。看到這個題目,我們很多學生會很自然地想到不同階段,不同情境之下的對理想的追求和期盼,想到社會生活、個人生活中一幕幕精彩場景。關注生活,思考生活,抒寫生活,讓學生在作文中反思、成長,並且有我們老師的見證。同時,這道作文題還偏重於考查學生的聯想和想像能力。

此次作文,一是切入低幼,儘管多數學生能結合自己的生活、人生經歷,或描述或分享自己是如何去“預約精彩”的,但是選材時普遍沒有仔細斟酌,取向雷同,不能選擇較有意義的題材,開拓不夠,深刻不夠;二是文體模糊不清,學生普遍以議論文為多,但許多議論文存在以敘代議、思路不清、論證不夠嚴密等問題,寫記敘文的學生只知敘寫過程,很少關注在“預約”“精彩”的過程中人物的語言、心理等具體、細膩的描寫;三是細節不講究,比如標點不規範、錯別字刺眼、文面不清晰。

建議:

09高考就是在審題上為難了一大批考生,引起了本屆全體同仁的高度警覺,所以應繼續加強審題訓練;平時的寫作訓練要重視行文的篇章結構;引導學生重視素材的積累與整理;引導學生寫真情,抒實感,寫自己的思想(“我思故我在”),不要無病呻吟,空話套話連篇。

(七)文科加試

平均得分為約24分。

雖然我市各校前階段在本塊上花了很多精力,但因三個知識點中都有難度比較大的題目,如“文言語段”閱讀中的“明初文學三大家”題,2分,所有考生基本不得分;“名著閱讀”中的選擇題,絕大部分考生只能選對一項,失去了3分;“文本材料分析鑑賞”的三道題目難度也相當大,15分題絕大部分考生一半分數也難拿到。

建議:

想要競爭,必須加大投入,下階段各校文科班仍需花大力氣逐一攻克文言文閱讀(文言斷句、文常積累、文段概括),細緻整理10部名著閱讀信息,文本材料要點歸納、分析和鑑賞與平時的現代文閱讀結合起來,把感覺變成實幹。

四、提醒

加大基礎訓練的力度;加快課堂教學的節奏,不能減負,只有增效,向每節課要效益;全體同仁精誠合作,正視現實,積極應對各種狀況。

1.求穩:穩住基礎知識,用好限時訓練;規範書寫,提高清晰度;多鼓勵,多激趣,多給學生耳提面命的機會,每天多給學生紙筆訓練的時空。

2.歸本:教材中的文言文、名篇名句,認真學習《考試說明》和樣題。

3.精練:精心篩選近兩年的高考題、各級各類模擬試題;細心整理素材庫,寫好每次的作文並能及時點評,評價恰當、合理,適當增加習作的生活氣息和書卷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