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題作文:“放下”或“不放下”導寫及範文

【試題回放】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60分)

梭羅說:“一個人越是有許多事情能夠放得下,他就越是富有。”生活中,有人認為,放下是一種智慧,是一種境界;也有人認為,不放下是一種堅守,是一種精神。

請以“放下”或“不放下”為標題,聯繫生活體驗與認識,寫一篇文章,自選文體,不少於800個字。

【試題分析】

本題主要考查以下的能力:①對社會的觀察、思考能力及創造性思維能力;②圍繞中心選取材料、合理安排結構的能力;③綜合運用多種表達方式(記敘、描寫、議論和抒情)的能力;④調動語言知識積累的能力。能力層級為e。

題目由兩個部分組成,提示語和要求。

“提示語”先以梭羅的話語引出“放下”的這個主題詞,然後列出兩類不同的看法:一是直接認同(肯定)“放下”說法的,另一方面則是從反面,以認同“不放下”的說法來對應“放下”的觀點。這實際上也為考生提示了可以有不同的立意角度思考,考生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寫作需要,或直接扣合梭羅的“放下”運思作文,或以認同“不放下”來表達自己的認識理解。考生可以根據提示寫作,也可在提示以外,就“放下”或“不放下”的相關範疇作文章,但所寫內容必須在既定文題的範圍內。

“要求”明確考生必須在兩個標題中自選一個,選定了標題也就意味著確定了寫作重點。“聯繫生活體驗和認識”,即是要求考生寫出自己的體驗和感悟。這些體驗或感悟,可以來自身邊的人、身邊的小事,也可以是一個群體、一個民族,乃至一個國家的行動、經歷。考生可以“自定文體”,但無論是談論看法還是敘述故事,都必須與自選的文體特徵相符。

【審題提示】

本題便於聯繫生活,但難點在於思辨。放下什麼不放下什麼,需要有清晰的認識與有分寸的表達:1.“放下”的意思是放棄或停止,可以是已擁有的棄之不顧,也可以是停止正在做的或追求的東西;2. “不放下”意味著不拋棄,不放棄,更是堅持、執著。可以是客觀要求的“放不下”,也可以是主觀上的執著追求。至於“放下”或“不放下”的對象,可以是物質層面的,更可以是精神層面的。局限在思維,限於個人小視野,限於社會負面事例,限於就事論事……,這些表現在立意上會有等差,是評判的重要依據。

學生可從正面立意,亦可從反面立意,亦可正反結合辯證論述。正反結合者,如能正確指出放下什麼,不放下什麼,有辯證的分析,得分則較高。

論述時,有考生偏重於感性的抒發,不能做深入說理;亦有考生缺少切題意識,不能從題目或材料切入,上來就談要 “放下” 或“不放下”,但具體放下什麼,不放下什麼,則語焉不詳。

結構上有並列式,有正反式,有層進式,妙在運用自如,本身並無高下之分。結構嚴謹的頗受青睞,結構鬆散的難受歡迎。但要注意有些文章的結構表面看起來鬆散,其實有內在的聯繫,不應判為低分。

一、題意理解

1.本義

①放下是把握著﹑提著或負載著的物件從高處放到低處;②擱置,停止進行。

2.引申義

把占據心靈的某種東西移出。

3.價值取向

放下≠放棄

放下,指放下多餘的、有害的、悲傷的、暫時不需要的事物。是一種有選擇的放棄,而不是說要完全放棄。

放下的同時亦隱含著什麼是不該放棄的;不放下的同時亦隱含著什麼是必須放下的,如此方可更好的詮釋為什麼要放下或不放下。

放下、不放下可以是一種價值的取捨(得與失),比如放下個人的名利,不放下對事業的追求;放下眼前的榮耀,不放下對正義的執著……也可以是一種策略上的選擇(先與後),比如對於國家的發展來說,gdp很重要,可持續發展更重要,為了可持續發展,就應先放下對gdp的偏面追求。對於學生個體的發展來說,體育、音樂、美術、奧數、英語等都很重要,在一定的時間內要想真正有所收穫,就必須選擇最有利於自身發展的,其它則必須放下……

放下與不放下的對象選擇:可以是實的:財富、權力、名利……也可以是虛的:思想觀念(成見……)、情感(喜怒哀樂……)……

4.角度選擇

“放下”與“不放下”必須二選一。文題與內容必須保持一致。選擇其一可以涉及另一方,但主次須分明,忌倒置。比如選擇寫“放下”,可以涉及“不放下”,但必須以“放下”為重心,不能是定題為“放下”,而文章的主要內容卻是寫了“不放下”。

二、立意說明

可以正面立意:該放下什麼,比如利益、榮耀、財富……不該放下什麼,比如尊嚴、正義、良知、誠信……

也可以反面立意:面對形形色色的誘惑,把本不該放下的東西放下了,比如貪官放下正義、奸商放下了誠信、知識分子放下了尊嚴、普通人放下了良知……該放下的卻沒有放下,比如對名利的熱衷、對權力的迷戀、對金錢的貪婪、對眼前既得利益的不捨……

1.符合題意

“放下”——含義理解正確,對象明確,選點準確,觀點鮮明,立意深刻。“放下”的理由充分;“放下”的過程清晰;“放下”的方法正確;“放下”情節構置合理。

“不放下”——含義理解正確,“不放下”的對象明確,選點準確。觀點鮮明,立意深刻。“不放下”的理由充分;“不放下”的過程清晰;“不放下”的方法正確;“不放下”情節構置合理。

2.基本符合題意

“放下”含義理解基本正確,指向基本明確,選點基本合理,觀點正確,立意明確。“放下”的理由比較充分;“放下”的過程基本清晰;“放下”的方法基本正確;“放下”情節構置基本合理。

“不放下”含義理解基本正確,指向基本明確,選點基本合理,觀點正確,立意明確。“不放下”的理由比較充分;“不放下”的過程基本清晰;“不放下”的方法基本正確;“不放下”情節構置基本合理。

3.偏離題意

a.“放下”含義理解部分正確,指向不夠明確,選點不完全合理,觀點模糊,立意不明。“放下”的理由不充分;“放下”的過程不清晰。

“不放下”含義理解部分正確,指向不夠明確,選點不完全合理,觀點模糊,立意不明。“不放下”的理由不充分;“不放下”的過程不清晰。

b.完全脫離“放下”或“不放下”的含義作文。

三、作文樣卷

1號文

放  下

握緊拳頭,你抓住的只有空氣;張開手掌,你便擁有了一切。

很小的時候,我們總會伸手抓住面前的一切,漸漸地,我們發現,要抓住的太多,手卻只有一對,要想擁有,必先放手。可是如今,我們仍未學會放下,我們會放不下流逝的時間、緣盡的感情和曾經的愛。它們,如同指觸的流沙,指間的輕風和手心的雨絲,你放下,便收穫釋然;你放不下,卻也留不下,只剩下無盡的痛苦與哀婉給你作無用的慰藉。

朋友,學會放下吧。放過它,也放過你自己;安慰自己,也成全了它。

放下,有三境界。

痛後放下乃第一境界。水蛭吸血,你越拔得用勁,它越痛卻吸得更緊,最終只能在火中蜷縮自己熾熱難熬的身軀,化作一陣雲煙,漸遠漸散。倘若水蛭痛而後放下,想必不會落得如斯結局吧。痛覺與生俱來,它不是對你的折磨而是對你的保護。也許它不是你的,有更好的值得你追逐。堅持是中性詞,當你堅持應放下的,你就是固執的。痛了就放,是對自己的保護,是對時間的珍惜,是為更好的到來而準備。有人問佛:“大師,我放不下。”佛拿了一杯熱水倒在他的手上。他手一燙,杯子墜地。佛曰:“痛了你就會放手。”燙傷很快恢復,放不下而荒廢的青春卻一去不復返。

主動放下乃第二境界。低姿態的高貴遠比高姿態的高貴美麗,圓潤而不刺眼。放下姿態,收穫高貴,低微到塵埃里,然後開出花來。痛了才放是被動的,主動放下是有意識的,覺悟自然更高。倉央嘉措既恐損梵行又恐負傾城,留下一句“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後,從此入山終成高僧。李嘉誠之子李澤楷並無仰仗父親敵國之財,而是放下“華人首富之子”的身份艱苦打拚,最終一手開創“電訊盈科”的王國,人稱“小超人”。路易威登從匠師愛徒到御用捆箱師,再到創業,一路放下一路成功,留下“lv”讓萬千女性為之瘋狂追逐。主動放下,你會收穫更多。

放下的第三境界是從不抓緊。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不帶一物而來,不帶一物而去,緣至則來,緣盡則去。這是一種“百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的瀟灑,一種“漫看天際雲捲雲舒”的恬然,一種“日起而作,日落而息”的睿智。它不是“放下吧,是你的會回來,不回來是因為你值得更好的”的自我安慰,是“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的豁達與大氣。這樣的人,才是擁有一切。他不需放下,因為他一無所有;他可以放不下,因為放下後還是他的。

梭羅說:“一個人越是有許多事情能夠放得下,他就越是富有。”放下吧,你會是最富有的。

【簡評】

本文對題意理解準確,將“放下”分為“被動”、“主動”和“從不抓緊”三個境界,由淺入深,逐層論述。文章內容豐富,水蛭、商界精英、禪宗故事等諸多材料運用恰當,顯示出作者豐厚的知識儲備。文章思路嚴謹而不呆板,見解深刻而又獨到,體現出作者富有個性的思考。雖然語言上略有欠缺,不夠流暢,倉央嘉措的例子分析稍嫌空洞,但仍不失為一篇難得的考場佳作。

評分:24+23+10=57 分

2號文

放  下

有人說:真正的智者,敢於辭讓整個天下。是怎樣的胸襟和氣度讓他面對天下紛繁萬家都舉重若輕,在心中放下名利,放下浮華,放下凡夫俗子割捨不下的羈絆,合心於淡,乘物以游心?

放下,不是一次輕率的捨棄,更非戲謔的逃避。恰恰相反,它是一次生命的負重。放下的是熙熙攘攘的身外之物,而在心靈之深處,“放下”二字讓人懂得何為生命的本初重量。

與天地精神共往來的莊子,無疑參透了“放下”二子真正的玄機。他拒絕了楚相的高位,要過“生將曳尾於塗中”的生活。妻子故去,他鼓盆而歌,歌的是“查其始而本無生”的樸素真理。名譽的煊赫,生死的大劫都縛不住這顆無所拘囿、不甘就範的心魄呀!我想,莊子是懂得放下的,他穿越了名利生死妄加於他的桎梏,當他以一襲白衣、衣袂飄飄地向逍遙走去時,身外的所謂重量已傷不得他分毫,他的豁達豪邁足以穿越世間一切坎坷,實現自我生命的圓滿成全。

我折服於這“放下”的魄力和氣度,這便是古人辭讓天下的力量,留一份寂寞的空間給生命,讓生命終可以開闊,讓心靈終得到遊歷的長空。“放下”賦予了生命更充盈飽滿的空間,讓人感悟生命本初的質地,原始的歡欣。

然而生命當中可有那些無法逾越的障礙?可有那些戕人心魄,足以摧毀任何希望的苦難?這或許無法讓人輕易地超拔於其上,當生命本身成為自我的累贅,人該如何“放下”如影隨形的痛苦與不堪?

史鐵生會給我們一個珍貴的答案。他所承受的那些難以想像的苦痛,我無意再重複提及。但我無數次地在這些從容溫暖的話語中獲得篤念。他說:這就是你不能從中單單拿掉苦難的整個世界。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亡,是一個必將會降臨的節日。

我悲慟於他的遭遇,而深深敬重於他對不幸的寬恕,對悲劇的放下。在他的文字中,我讀不到絲毫的頹唐與戾氣,讀不到他對世界的尖刻與敵意。只有一個寬厚的智者放下苦難,擁抱生命的讚歌。

只有真正對不幸的“放下”,人類才能在愛與幸福的路途上迎候解放。若緊緊懷揣著命運的不公,那生命只得沉淪在無邊的黑暗際遇之中。

“放下”一詞的厚重,我們將會用漫長的生命去體味。願我們有勇氣“放下”並有能力“放下”,執此一念,我們的生命將會是一個盛大而永恆的節日。

【簡評】

文章起筆即境界闊大,氣勢恢弘,“智者敢於辭讓整個天下”,名利、浮華、羈絆等皆為可以放下之物。接下來將“實現自我生命的圓滿”作為立論的根本,準確深刻。選取事例典型,以“莊子”為例論證放下之後的豪邁穿越,以“史鐵生”為例進一步詮釋智者對生命的謳歌,頗有哲辯思維。語言精練,文辭較優美。但論證過程稍欠嚴密,“史鐵生”的例子分析不夠準確。內容有點單薄。

評分:23+24+9=56

3號文

不放下

朱光潛先生曾說:“成功的關鍵,在於朝抵抗力最大的方向走。”是的,朝抵抗力最大的方向走即是面對再多的艱難困苦,仍然不放下為社會為人民作貢獻的責任,終其一生為實現這一最高人生價值而奮鬥不息。

回顧歷史,當無盡的艱辛,黑暗的現實,被貶的挫折無情的嘲笑著他們對責任的固執堅守時,他們沒有選擇放下。玄奘大師,隻身穿透五萬里的沙漠,沒有神通廣大的徒弟,沒有結伴而行的法師,堅定地喊出“寧向西天一步死,不求東歸半步邁”的信念,靠的是對為眾生脫離苦海的責任的不放下;特蕾莎修女,畢生在貧民窟為窮人服務,受盡千般萬般不解與嘲諷,依然說道:“我不能假裝看不到路上凍死的人們”,靠的是尊重關愛窮人的責任的不放下。電影《十月圍城》中,十三個普通人用血肉之軀築起中華民族的圍城,靠的是對革命勝利的責任的不放下。

倘若他們放下對社會對人民的責任,倘若他們選擇了安逸的生活,他們的內心只能享受物質的富足,卻無法享受精神的富有,退縮與放棄只會永遠地拷問著他的靈魂。許多的古人,在困難面前放下一切,避世隱退,他們放下了對奉獻社會的志向,卻漸漸把這种放下當作偉大的志向。若社會僅有“放下”的故作瀟灑,卻沒有“不放下”的勇於擔當,歷史的潮流又怎能向前發展?

當今的中國,也許沒有了封建社會的黑暗,沒有革命時期的戰火硝煙,但面臨的國際競爭與國內矛盾卻依然激烈。新時代的科技競爭、文化競爭誰來爭?是我們青年。新時代的貿易戰匯率戰誰來戰?是我們青年。新時代的民族矛盾、地域矛盾誰來應對?是我們青年。我們青年有著民族與國家未來的責任,重要的是不放下,重要的是面對再大困難也不放下對社會與人民的責任。看那廣州的舉牌哥,用一人之力挑戰捷運部門的措施,他不放下手中高舉的牌,也不放下心中的責任;看那香港那些舉著橫幅遊行抵制“蝗蟲廣告”的大學生們,為地域間的和諧相處高呼吶喊,他們不放下手中的橫幅,也不放下心中的責任。

不放下責任,並不需要捨身就義,不需要拋頭顱灑熱血,只需要我們從點滴小事做起。不要認為偏隅一角、獨善其身就是大智慧,真正的大智慧,真正對自己有益,對人民有益,對社會有益的大智慧,在於不放下!

因此,一個人越是有許多事情放不下,勇於挑起重擔,他才是最富有的人。

【簡評】

這是一篇觀點明確、結構嚴謹、材料豐富準確的議論文。文章由朱光潛的名言佳句引入,將“不放下”的內容具體化為“不放下為社會為人民作貢獻的責任”,觀點鮮明而集中。主體論證部分從正、反兩面展開,由歷史到現實,層次清晰。事例選用準確,敘述簡潔。文末提出“從點滴小事做起”的解決辦法。全文顯示出年輕人的激情和朝氣。但有些表達略顯生硬,有空洞之嫌。

評分:23+22+9=54分

4號文

放  下

不只一次,在夢中看見草原,在澄藍的蒼穹下,沒有邊際的綠茵原野,輕得像風一樣的身體仿佛能夠一直自由地縱橫原野之上。

兒時總喜歡跑到城市的那頭,看從遠方來的火車窗上拓印著的翠色的夢的殘片,迎面的風力似有草原的味道。“趕快回家啦,還有多少功課沒完成。”父親拖著我,匯入潮水般的人流與日復一日不變的生活之中。我曾懇求,但他瞪我一眼:“你還小。”那就等我長大。我暗下決心。

年歲漸長,我不再有時間跑到城那頭,學業生活一點一點縮小我活動的範圍。我向母親懇求,我已經長大了。她神色漠然,你那有那個時間,你要學習,你要生活。日復一日的習慣一點一點壓在肩上,淺淺地,走不遠了,每日裡似乎停在學校門口便已耗盡全部的力氣。學業確實重,等有時間吧,等有時間一定去。

猛然驚醒,抬頭,又是一年秋涼。什麼時候坐上了輪椅,愈中的肩頭壓彎了雙腳,再也沒有力氣離開這個堆滿工作與生活的方寸空間。我艱難地搖著輪椅,移到牆邊,伸出手指比劃地圖上的距離。一指,兩指,我那夢中的草原,竟是在那樣遙遠的地方,我還能夠到達嗎?一點微弱的光透進窗簾,推開窗,如舊的城市,我一點一點將視線抬高,街道消失了,每日往復的車流消失了,漸漸地,鐵灰的樓房和大橋的鐵索也終於從視野中消失,唯有空闊的沒有邊際的天空。

忽覺心頭一輕,不由伸手摸向肩背,那一日一日不斷在肩上壘起的是什麼?一點一滴瑣碎的生活,抑或懷揣夢想卻蹉跎的歲月。從前總不願放下,重複的惰性,於是為著一些小小的理由輕易妥協,總想著,算了吧,機會沒到,以後再說吧,於是不知不覺間,把更多的年月負諸肩上,愚蠢地壓斷了自己追尋的雙腿。

扶著窗框,我一點一點艱難地站起身來,明明還能走出,指尖掃過那張早已泛黃的地圖,夢才不過兩指的距離。我扶著牆,一步一步走下樓梯,剝落的粉牆沉澱了數十年的時光,而今,終於是放下的時候了,放下那些自作的枷鎖,放下那些惰性與虛妄的否定。膝蓋一點一點伸直,蹣跚的腳步逐漸變成奔跑,身體原來像風一樣輕盈,只是不願放下的我們自甘匍匐於地。

深吸一口氣,自由馳騁於無邊的綠野,我想,我能夠飛起來。

【簡評】

這是一篇散文類一類文。文章以人物的心理活動為線索,展示了作者對人生的獨特感悟:本想輕盈奔跑,可現實卻讓人不堪重負,此時才悟得:惟有“放下”方可自由馳騁。如果在前面的鋪陳中能將立意點得更為清晰一些,在情感思路呈現上注意運用一些關鍵句則會更好。

評分:21+22+9=52

5號文

放  下

大鵬展翅,放下“槍榆樹而止”的安逸,毅然地在九萬里空中翱翔;鮮花怒放,放下“零落成泥站碾作塵”的哀傷,爭妍綻放,贏得世人的稱讚;人生的道路也是如此,厚重的行囊中承載了太多妨礙前進的阻力。於是,不妨打開背包,細心清點,放下對生活無益的物什。

生活也許有時失去陽光的和煦,只因你將自己沉浸在名利與財富的追逐。放下虛榮,重新踏上旅途,終會追求到個性的解放。那個追求榮華的年輕的培根,在與上司的周鏇中屢屢受挫,卻屢敗屢戰;那個追求一時名譽的郭美美,在輿論的壓力下痛哭落淚。若不是培根在挫敗中感悟,放下一心的追逐,轉而投向思想的世界,也許有一天,他也會像郭美美那樣後悔不已。正是培根擁有放下名利的智慧,西方哲人的名錄上方有他一席之地;正是陶潛懂得放下官場的智慧,才有“採菊東籬下”的千古佳句;正是因為他的放下,才教會了我們面對虛榮的態度——放下這表面鮮麗的毒花,展示出自己別樣的魅力與成就。

走出黑暗的我們也許會在陽光下凝視陰影而感嘆,為何人生總有瑕疵?過度追求完美只會導致內心的自卑,請放下自卑,去追逐大愛的人生。曾有演講家,因為年輕時的口吃深感自卑。從此他努力克服,口含碎石,面朝大海,用大海的澎湃引導自己發表演講。最終,自卑被他放下,他用激動人心的演講傳遞著內心的熱情與大愛。史鐵生曾說:“讓自卑在自卑的洞穴中沉淪,或是轉身,在愛的道路上解放。”正是有它的引領,身體殘疾沒有讓他被自卑打倒,地壇的靜思讓他放下自卑,用他那燈影下蘊藏文字藝術<病隙碎筆>,展示出他內心的堅持,因此,請堅定地放下自卑,讓內心的愛永恆,大步踏向光明。

在追逐光明的旅途中,暖洋洋的日光也許會讓我們懈怠,放棄內心的目標。所以,請記住,放下安逸生活,追求人生的精彩。歐陽夏丹在成為上海台一姐後決定放棄已有的安逸普通的生活,轉而投向中央台,從臨時工做起,九年的奮鬥換來今天坐在《新聞聯播》中那個自信成功的她。人生就像一把木材,或者熊熊燃燒,或者靜靜腐爛。歐陽夏丹選擇放下安逸,用熊熊燃燒的熱情去踏向未知的道路,去為成功拼搏。可見,未來也許無法知曉,但安逸的心態必須放下,惟有這樣,目標即使在遠方也能達成。

放下是一種智慧,更是一種追求,陽光的明亮與目標遠大。人生的路漫長而曲折,惟有放下不必要甚至不可要的心態,才能走向未來,迎來成功的喜悅。

【簡評】

本文緊扣“打開背包”“放下”“對生活無益的物什”這一中心,從“放下虛榮”“放下自卑”“放下安逸生活”的角度進行闡述,觀點明確,中心突出,論述集中,對自身、對社會有一定的思考。語言表達生動,段與段之間過渡銜接自然,行文比較流暢。但個別選例不夠協調,郭美美例引述不清,影響了文段的整體說服力。

評分:20+21+8=49分

6號文

放下

心(應為“星”)雲大師曾說,所謂放得下,是要將嫉妒、嗔怒等不善的念頭統統放下。人生是一次旅途,我們一生空空地出發,不斷地背負上越來越多的東西,直至重負壓得我們喘不過氣,直至不得不中止旅途時無奈而痛苦地再次隻身離去。

請放下吧。將那些無足輕重卻又紛擾內心的東西放下吧,惟有如此,你才能欣賞到沿途風景,享受人生。

不放下和放不下時截然不同的概念。對於責任和良知,我們固然不能放下。但試問除此之外,有多少東西真的放不下?大多數時候,大多數人,只是放不下吧。放下是一種態度,彰顯人生智慧。誰不願做揮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采(應為“彩”)的瀟灑之人?但欲望的枝蔓漸漸蔓延,金錢的細菌滋長,利益的黑雲遮蔽了星光。將這些都放下吧,它們並非想像中那么舉足輕重。

放下不是滿不在乎,而是和平待之,不急功近利。放下也不是丟棄,而是為了更多的擁有,它為擁堵不堪的心靈騰出了休息靜思的空間。古時候(應為“侯”,下同)蒙,生性落拓不羈,頑皮少年畫其形於風箏上,譏其一事無成,他卻將這些非(應為“緋”)言非(應為“緋”)語放下,將急功近利放下,仰天大笑,寫下“看我碧霄中”的灑脫詩句,不過多時候便一舉(應為“語”)中第(應為“的”),飛黃騰達。候蒙放下了內心的焦躁,放下了不善之念,反而一身輕鬆,成就了功名。今亦有林徽因,一身才氣,為中國建築的發展添上了女性柔美的一筆,然而她將功名利益都放下,淡泊處事(應為“世”),默默奉獻祖國。惟有這种放得下的淡泊情志,才能促成其事業的輝煌。

然而,反觀今日社會,多少人對金錢、權力放不下,不但侵蝕自身心靈,亦禍患了社會。食品製造商放不下金錢的利益,起雲劑、毒奶粉等事件層出不窮;官員們放不下權力和欲望,一大打貪官——劉志軍、黃勝等接連落馬了……放下,成了人們迫切需要的智慧。

候蒙放下急功近利,終究一舉登科;林徽因放下功利名祿,為建築貢獻巨大;我們也應學會放下,方能繼續前進探索。

步履沉重的人們啊,請歇一下腳,放下身上不必要的重負吧。輕鬆地完成旅行,盡情享受沿途的美景吧!這才是人生的樂趣啊。

【簡評】

本文觀點明確,結構清晰,論證有思辨性。對“放不下”,“不是滿不在乎”的論述則使得論證更為嚴密。第五段有關“反觀當今社會”的論述,更為整篇文章增添了現實的針對性。不足之處:有些分析似前後矛盾,表述不夠嚴密。錯別字太多,也影響了整體文意的表達。

評分:20+19+8=47-2=45分

7號文

放下

放下,不意味著放棄或失去,有時它反而是一種勇氣或收穫。適時的放下是一種人生智慧,它能為你破除枷鎖,讓你成就自我。

放下自卑,活出自己的精彩。中國達人秀上,一位用雙腳奏出優美樂曲的鋼琴家讓無數人感動不已。他就是劉偉,就是那個曾多次受自卑折磨卻仍精彩地活著的勇者。是的,他痛失雙臂,曾被自卑壓得無法喘息,但他以頑強的意志和樂觀為臂膀,狠狠地甩走自卑,用生命踐行著他那句話——“要么趕緊死,要么精彩地活著!”放下自卑的勇者永不孤獨,“掃把姐”不也放下內心的自卑怯懦,快樂地跳著自己掃把舞,舞動著自己的精彩嗎?

放下虛名假利,實現個人價值。官本位是國民之痛,它可謂政治民主化最大的絆腳石了,而楊繼駿放下官本位,用自己的公車為農民代表開路,不僅成就了“公車上訪”這一佳話,而且為中國的公僕們作了一個良好的表率。反觀那些汲汲於名利的貪官污吏,他們不但不放下官架子,還要頭頂著高舉著。最終辛苦積攢的贓款一如過眼雲煙,而他們也葬送了個人的前程。若我們的人民公僕能放下官本位思想,掙脫名韁利鎖,我相信一個極具公信力的政府將會出現,一個和諧繁榮的社會絕不會離我們太遠。

放下所謂的面子,矗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第二次世界大戰給世界帶來過深重的災難,它讓人們至今仍談戰色變。德國的納粹黨曾到處點燃戰火,撒災難的種子。面對世界的審判時,它誠懇而鄭重地向世界致歉,並以實際的行動讓世人看到它的歉意。是的,德國的世界低頭認錯了,似乎沒了面子和民族尊嚴,但事實當真如此?且看日本長年貼著個“營造東亞共榮圈”好麵皮,卻掩不住底下因缺乏自省而腐朽靡爛之氣。反之,德國不僅沒有失掉面子,恰因其勇於放下所謂的面子,才能挺起脊樑矗立於世界,成為世界巨人。

適時的放下是一種智慧、勇氣與成就。

【簡評】

本文論點明確,結構清晰,語言流暢,材料較豐富,能夠聯繫現實,針對社會現實來選材。但分論點較淺,表述也欠嚴謹,表意上都有交叉,也缺乏一個有機的統轄。有些事例,在“放下”與“拋棄”之間徘徊。

評分:19+19+6= 44分

8號文

放下

放下,只是一個簡單的動作,卻因心裡種種不忍,固執而變得無比艱難。在人生這一盛滿糖果的細口瓶里,有人貪心,抓著一大把糖果,手緊握成拳,最後被瓶口所困。這時候,且讓他們聽聽梭羅的話:“一個人越是有許多事情能夠放得下,他就越是富有。”不知會否鬆開不捨的手,全身而退?其實,放下是表面上的失去,卻能換得更多的美好。放下,本來就是一門生活的藝術。

放下,是一種滿足。放下的是紛繁複雜的塵俗,收穫的是平和寧靜的心靈滿足。古代中國的畫師們深諳此道,他們放下奼紫嫣紅,千姿百態的世界裡,那一抹抹的亮色;而純用疏淡的墨色,將世界收歸尺幅。筆墨在無垠的時空中氤氳出千古流轉的意境,讓自己,更讓鑑賞者在平凡的色彩中收穫滿滿的平和之感。XX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特蘭斯特羅,放下了對生活的執念,偏見與臆斷,用純淨的心感受真實的生活,寫出一首首比北歐的藍天更純淨的詩歌。的確,生活縱然不完滿,世界縱然很繁雜,只要我們學會放下,就能收穫平和,得到滿足。也許便能看到特蘭斯特羅所看到的生活,“比任何詩歌都優美百倍”。

放下,是一種智慧。放下的是無謂的煩憂,收穫的是正確的方向,與光明的未來。棄卒保車的戰術,在象棋愛好者看來理所當然,當生命遇到類似情況,還能輕易放下的,才是人生的贏家。跳高女王伊辛巴耶娃,早年因身高問題被迫中止體操訓練。可她在其鍾愛的體育事業的路上走得更遠。這是由於她能正視自己的狀況,放下對發展有害無利的“體操夢”,積極地尋找適合自己的體育項目,才能一次次地站上最高領獎台,成就精彩的人生。放下是一種智慧,超載的船只有沉沒的命運在等待著它,人生亦然。只有懂得放下不必要的負擔的人,才能高揚雲帆,笑看滄海。

放下,是一種成就。放下了封建教會的思想鐐銬,西歐迎來了文藝復興,啟蒙運動,迎來了新的社會制度,迎來了繁榮的經濟,迎來了豐碩的科技成果與燦爛的文學藝術。放下了計畫與市場的偏見,姓“資”姓“社”的意識形態籓籬,中國建設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新時期下的中國昂道闊步邁進世界舞台,世界的目光再次在華夏的熱土上久久停駐……

放下,的確是一種藝術。記得鄰居家的小男孩,他從來只在糖果盒裡拿一顆糖吃。問其原因,他說:“一顆就夠了,否則就吃不下更好吃的東西了。”我頓時釋然,是的,生活本來就比任何的詩篇豐富多彩,又怎能囿於眼前所見的一小塊土地,手上緊握的一點點放不下的事物?況且這可憐的局限,竟是自己的放不下所施加給自己的。

【簡評】

開篇以在瓶子裡抓糖果的生活小事為例,引出“放下是表面上的失去,卻能換得更多美好”的中心論點。結尾處是對糖果之例的回應,變化之中顯出文章的完整性。

文中有三個分論點:放下,是一種滿足;放下,是一種智慧;放下,是一種成就。除了第二個稍好外,其他兩個都不理想;一方面,分論點作為判斷句,前後兩個概念是不對應的;“放下”是行為,而“滿足”是心理狀態。“放下是一種成就”除了表述上犯有上面同樣的毛病外,後面所舉的事例又不屬於“放下”,觀點與事例不對應。

另外,文章的公式化色彩較濃厚,文從字順,但少了一流文章應有的靈氣。

評分:17+18+6=41

9號文

放下

其實小草不必因為自己不能長成參天大樹而自卑,你的頑強不息會使你的生命無比美麗;其實小溪不必因自己不是奔騰的黃河而自卑,你的涓涓流淌會使你的生命無比絢爛;其實蝴蝶不必因自己不能像雄鷹一樣翱翔天地而自卑,你的翩翩起舞會使你的生命無比璀璨……每個人都應放下自卑,才能成就獨一無二的自己。

尼克,一位四肢皆殘的澳大利亞人,很難想像他能有什麼作為。然而,他卻比許多四肢健全的人都成功,他的名聲漂洋過海,他的成功震驚旁人。

沒有雙腳,從小便在滑板上看世界,總是矮人一等,我不免想,總是仰頭望的人,怎么會不自卑呢?可是尼克的自信卻令我咋舌,但當我知道他也曾自殺過,也曾放棄自己時,我頓悟了。他不是從前沒有自卑過,只是他懂得放下自卑,拾起自信,這是一種何等的大智慧,於是成就了尼克這樣一個奇蹟。

我想起無臂鋼琴師劉偉的一句座右銘——要么趕緊死,要么精彩地活著。

花朵不是為了凋零而綻放的,星星不是為了隕落而閃耀的,人也不是為了死亡而走這一趟的。人生在世,活便要活得精彩;活,便要活得有價值。別讓自卑占據心間,放下自卑,自信才能活得精彩。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世間上本就沒有十全十美的人,譬比如賈伯斯,他擁有名利、財富、地位,但你擁有健康。如果將你與賈伯斯相比,你很多方面都會感到自卑,但至少你可以自信地說,我比賈伯斯健康。

不要對自己的缺點耿耿於懷而忽視了自己的閃光點,我們要向“掃把姐”學習,即使是一把小小的掃把,也能掃出一片新天地。

假如我是一棵小草,我不會羨慕牡丹的天香國色,也不會嫉妒玫瑰的馥郁芬芳,我自有“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頑強生命力,漫山遍野的我便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讓我們放下自卑,拾起自信,請相信你便是那風景獨好的世外桃源。

【簡評】

本文有觀點,有具體例子。但文章論述的中心不夠集中,不夠明確,有時論“放下自卑”,有時又論自卑的害處,中心有分散之嫌。例子單一而又扣“放下”不緊,泛泛而談,似是而非。賈伯斯和掃把姐的例子,不知所云。開頭結尾的排比與題目關係不大,顯得生硬套作。

評分:17+17+4=38

10號文

放  下

梭羅說:“一個人越是有許多事情能夠放得下,他就越是富有。”

放下,是一種智慧。

曾經見識過日本人的問候方式。在路上遇見了友人,日本人會端正地將身體彎下,行個90度的鞠躬禮,然後很認真地道一聲“您好”。你會驚訝於他們的虔誠。這一彎腰之間,日本人看似放下了尊嚴,但卻收穫了他人的尊重。

放下是一種智慧。行走在漫漫人生路上,我們背負的包袱太重,適時地放下一部分“行李”,是一種變通。在他人面前,有時候要適當放下你的架子,放下你的高傲。都說男兒膝下不黃金,但有時候,放下你的高傲,你會收穫更多。日本人的放下,是一種智慧。

放下,是一種大度。

現任美國總統歐巴馬,這位打破了美國歷史傳統的黑人總統,在你驚訝於他強硬的政治手腕時,你或許想不到他其實也是一個很大度的人。在布希家搬出白宮前一天,布希家的傭人帶著他的兒子來到白宮作最後的道別。這個小男孩在看到歐巴馬後激動地對歐巴馬說:“我也剪了一個歐巴馬頭,你能不能讓我摸一摸,看看我倆的髮型一樣不一樣?”這時在眾人的驚訝中,歐巴馬微笑地低下了頭。

歐巴馬這一低頭,看似放下了總統的尊嚴,但卻充分體現了他的大度,贏得了國民的尊重。

學會放下吧,人生中並沒有什麼放不下。只有放下你的痛苦,你才能收穫快樂與幸福;只有放下自私,你才能收穫他人的尊重與幫助;只有放下你的執著,你才能收穫豁達與淡然。

學會放下吧,人生的包袱太重,只有放下你才能收穫更多。

放下是一種智慧,放下你的高傲你將收穫他人的敬重。

放下是一種大度,放下你的尊嚴你將收穫他人的愛戴。

放下是一種寬容,放下你無用的執著,你將給自己找到另一條全新的希望之路。

學會放下,你且淡然看待人生,你能收穫更多驚喜。

【簡評】

文章的觀點與例子脫節。第一例日本人鞠躬是說明日本人有禮貌,並非是放下尊嚴,也不是一種智慧;第二例歐巴馬低下頭讓小男孩撫摸,表明歐巴馬作為總統平易近人、親民的一面,“低下頭”並非是“放下”,也不是“放下總統的尊嚴”。接下來的“放下痛苦”“放下自私”“放下執著”均沒做絲毫分析,空洞無物,沒有說服力。

評分:14+14+3=3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