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改革論文

21世紀知識經濟占主導地位,知識經濟時代的競爭,說到底是國民創造力的競爭,世界各國都非常重視創造型人才的培養。 詳細內容請看下文淺析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改革

建立國家創新體系並造就一大批高水平的創新人才,是中國在知識經濟時代迎頭趕上已開發國家的基本條件。因而培養大學生創新素質既是社會進步、時代發展的需要,也是大學生自身成長的迫切需要。高校思政課要緊跟時代步伐,關注學生的發展訴求,在教學中把培養大學生的創新素質作為一個核心目標。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一份報告中指出:“人們不斷要求教育把所有人類意識的一切創造潛能都解放出來。”然而長期以來,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對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關注不夠,有時甚至抑制一些喜歡獨立思考、標新立異的學生,偏重於培養“循規蹈矩”“按部就班”的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導向價值重視有餘, 而對學生的綜合素質特別是創新素質的培養關注不夠。“05方案”實施以來,實踐教學越來越受到重視。在實踐教學中如何開發大學生的創新潛能,培養創新素質, 使他們能夠適應複雜多變、競爭日趨激烈的社會環境,應該成為高校思政課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對大學生創新素質培養具有重要作用,它能培養大學生創新的覺悟、創新的情感、創新的意志,還能夠培養大學生創新的理念、創新的思維、創新的智慧,同時指引著大學生創新的方向。而實踐教學是鞏固理論知識和加深對理論認識的有效途徑,是理論教學的延伸和深化。實踐教學在主體地位、教學過程和教學形式等方面,都具有比課堂教學更有利於培養學生創新素質的獨特優勢[1]。

(一)思政課實踐教學以學生為主體,有利於學生創新素質的培養

現階段的思政課課堂教學中,受大班額教學的限制,教師處於主動灌輸和引領教學的地位,學生主要還是處於被動接受的地位,不利於學生創新素質的培養。而在實踐教學中,學生通常處於主動探索的狀態,在活動中真正獲得主體地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導和參與整個實踐教學過程,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潛能。

(二)思政課實踐教學有助於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思政課的課堂教學受教學時間和教學場地的限制,很難讓學生真正動起來,不利於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而思政課每項實踐教學任務的完成,都需要學生全身心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去,通過個人創意、小組合作、團隊競爭,發揮出每個人的創新潛能,通過動腦、動口、動手,在競爭與合作中,不同程度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三)思政課實踐教學,給大學生提供更大的創新空間

創新需要一定的空間,而思政課的課堂教學真正留給學生思考和發揮的空間並不多。實踐教學很多利用學生課外時間,場地也不受限制,形式更加靈活,學生可以自由掌握的空間大大增加。有了可以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機會,學生就能夠各展所能、優勢互補,大大增強創新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