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窟寺導遊詞

除以上造像外、該窟四壁還浮雕眾多的佛傳故事和千佛、飛天,特別是洞窟門內上部西披,有一副長15米、寬2米的“太子捨身飼虎”本生故事浮雕。人物形象逼真,情節生動感人,是國內各大石窟同一題材浮雕畫中所少有的。它是研究北魏浮雕藝術的一份極為珍貴的資料。

北石窟寺始創於北魏,興盛於唐代。現有窟龕中唐代作品占三分之二,共有198個窟龕。第222窟是唐代的代表洞窟之一,位於窟群北段中部。該窟為盛唐時完成的一個習禪石窟,窟高6.10米、寬6.10、寬6.48米,進深8.40米、覆斗式頂、正壁有壇基。正壁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佛高4.05米,弟子高2.8米、菩薩高3米,佛作磨光高肉髻,面相圓潤、細眉大眼,鼻大口方、肩寬腰圓,著通肩袈裟。善跏趺坐於一方形台座上、雙足踩半圓形蓮台,弟子菩薩侍立。此窟內本尊及弟子菩薩為北石窟寺唐代造像最完整的一個洞窟、雕作技巧嫻熟,風格質樸大方,具有較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從內容看,主尊體態健壯,表情莊重自如,弟子菩薩神情瀟灑,面帶微笑,應為彌勒宣說佛法的造型。

除正壁高大的造像而外,窟內南、北、西壁布滿小佛龕,基本分為四層,總計62龕。217身造像。這些佛龕多作方形,圓拱頂形或長方形,每龕內有雕一佛二菩薩的,有雕一佛二弟子的。佛均結跏趺坐,弟子或菩薩侍立。大部分保存完好。整個窟內顯得富麗堂皇,莊嚴肅穆。小龕內的造像,特別是下層的小龕內造像雕刻尤為精細生動,其衣紋如出春水,自然而流暢。菩薩髮髻高聳,上身袒露,下著羊腸裙,輕紗透體,披巾自雙肩搭下,或用一手舉起,形式多樣而富有變化,身軀活潑優美而典線,婀娜多姿,富有情感,顯示出旺盛的青春活力,似今迪斯科舞女在表演。這些優美的人物造型,雖展示極樂世界的佛國生活情景,卻充分反映了我國盛唐時期,政治穩定,社會開放,經濟發展,文化繁榮,歌舞昇平的空前盛況。給我們以極大的啟示。而這些造像工匠都沒有留下自己的姓名。倘偌他們沒有虔誠的心態,對藝術精益求精,執著追求的精神是斷然雕造不出如此精美的作品的。

北周在我國雖然歷史較短,但經濟文化均有所發展。這一時期在北石窟寺開鑿了十三個窟龕。位於222窟北側的240窟,就是北周時期開鑿的一座很有代表性的大形洞窟。窟平面基本為方形,覆斗式頂,窟高4.23米,寬5.26米,深5.3米,窟內東(正壁)、南、北三壁鑿高壇基、壇上各雕一坐佛,佛兩側侍立二菩薩,古稱“三佛窟”。此三佛應為“三方佛”,正壁為釋迦佛及普賢文殊菩薩,南壁為西方三聖,北壁為琉璃世界的藥師佛與日光菩薩和月光菩薩。雕像外層原包有清代重妝泥塑層,1981年,經國家文物局批准,並派專家指導,剝去了大部分壁面清代的泥塑,恢復了原貌。

正壁原雕一佛二菩薩,佛高2.17米。低平肉髻,面相方圓,細眉小眼,高鼻小唇,頸粗肩寬,體魄雄健,原結跏趺坐於一方台上,後經清代改妝佛的坐式。二菩薩侍立,表面的清代泥塑未能清除。

南壁佛高2.17米。菩薩高2.00米。佛面形基本與正壁相同,內著僧祗支,腰束帶結於胸前,外著圓領下垂的袈裟,半結跏趺坐於方形台上,兩側菩薩鼻高口小面帶微笑,西側菩薩高髮髻,寶繒束髮於兩側打結後摺疊下垂,戴寬項圈,內著僧祗支,下著裙,長瓔珞直至膝部,披巾自雙肩搭下後穿肘下垂,左手持一如意香包。東側菩薩戴項圈,下著裙,長瓔珞直至膝部,披巾自雙肩搭下後穿肘下垂。北壁佛與菩薩身高與南壁相同,佛著圓領下垂袈裟,衣紋疏稀,半結跏趺坐於一方形台座上,衣踞垂於佛座前。菩薩高髻上束花蔓冠,侍立兩側。窟門內南北兩側,有盛唐時期所鑿的四個長方形淺龕,每龕內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薩。這一洞窟內現存三個朝代的作品,北周開窟造像,盛唐增修小龕,清代重修泥塑裝彩。三個時期風格迥乎不同,北周時期繼承了前代優良傳統,具有顯著的發展變化,雕作熟練而形狀多樣。而盛唐是我國文化的鼎盛時期,雕刻技藝嫻熟,造像生動逼真,具富於活力,服飾質感優美,飄然欲動,清代末年,政治腐敗,經濟崩潰,社會動盪不安,思想禁錮僵化,文藝衰敗粗俗。這個洞窟可謂北石窟寺歷史的寫照。

看完240窟,向北前行,上至二台高處,在窟區最北端,有清代宣統元年村民籌資修建的一座“娘娘廟”。造像為泥塑,以《封神演義》故事為背景,開窟造像。主尊彩塑“三霄”坐像,兩側彩塑四身形象,三面牆壁均有《封神演義》故事壁畫,色彩艷麗如初。其藝術價值比其它洞窟大為遜色,然而作為一種民俗文化遺產,已有89年的歷史,其風格透視出當時社會的影子。那深受封建禮教束縛的良家婦女,其“三寸金蓮”引人注目。或莊重慈善,或笑容可掬的村婦信女,使人感到淳樸可親。其希望除惡揚善,安居樂業的美好願望,祈求上蒼保佑人丁興旺的心愿,以及隴東古代的風土人情,在這裡也得到了充分體現。

北石窟寺還較為完整地保存有自隋唐以來各個朝代的碑刻題記,它不但確切地記載了開窟年代,而具反映了社會歷史的各個側面,為研究歷代社會生活和階級矛盾提供了很有價值的文字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