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丘導遊詞

宋朝詩人蘇東坡說過:到蘇州不游虎丘乃憾事。當年詩人的讚美成了今天虎丘的廣告詞

到虎丘,過去有兩條路,一條是我們今天走的汽車路,過去趁乘馬車可抵;另一條是水路,從閶門下船,經過唐朝刺史白居易開挖的白堤七里山塘,在虎丘“海涌流輝”水碼頭前靠岸。

一般的寺廟都藏在深山,而虎丘卻是山在寺中。有一句打油詩就形象地點出了虎丘寺寺包山的特點:“老僧只恐山移去,日落先教鎖寺門”。

現在我們來到了虎丘山門“海涌潮輝”。這四個字點出了虎丘的來歷。虎丘原名海涌山,遠古時這兒是一片枉洋,幾個綠色的島嶼在潮漲潮落時隱時陷,當時稱為海涌山的虎丘最矮小,卻美麗,如浩淼碧波中閃爍的明珠流輝至今。“海涌流輝”水牆門是照壁的一種,蘇州拙政園舊大門前至今仍保存有巍峨古樸的水牆門,體現了水鄉人家的門面和臉面。

我們知道,吳王闔閭在蘇州建闔閭大城是在公元前514前。那時的中國正是春秋時期,各小國之間戰事不斷。正當我國大部份地區還處在青銅器時代,吳國因為鑄鐵、鑄劍而出名,出現了歐治子、干將、莫邪等著名鐵匠。公元前496年,吳國對越國宣戰,吳王闔閭受傷死於返程途中。為了修建吳王闔閭墓,吳國動用了十萬民工,並隨葬三千把寶劍於墓中。為了保守吳王墓的秘密,盛傳吳王下葬三日之後,有一白虎蹲于海涌山上,世說為吳王霸氣凝聚而成。從那以後,便有了虎丘的稱謂,至今已兩千五百年。

到了公元961年,虎丘頂上建了七層八面磚塔一座。如今虎丘塔身已經嚴重傾斜,偏離中心2。34米,虎丘斜塔日益著名,並且因為它和吳王墓撲朔迷離的關係令科學家和遊客控密興致倍增。照理說,吳王墓建於公元前496年,虎丘塔建於公元961年,前後相差一千五百年,本不該有什麼瓜葛。但如今山上山下兩個古蹟卻休戚相關。它們之間有什麼聯繫,到了虎丘山上之後我再作出詳細介紹。

[二山門]

虎丘古蹟眾多,除了虎丘塔之外,就要數眼前的二山門即斷梁殿了。斷梁殿建於公元1338年。它的主梁是由兩根木料拼接而成,在兩端設計了一排造型優美的斗拱來托住懸挑出的大梁,解決了受力的問題。民間傳說是元朝一位皇帝故意出難題,下了一道聖旨,規定只能用專門配備的材料建造,不許使用鐵釘。但蘇州工匠們沒有被難倒,依靠經驗豐富的老匠師賽魯班的精心建成了獨具一格的殿門。門兩側對聯“塔影在波山光接屋,畫船人語曉市花聲”。描述了虎丘歷史上的盛況,房屋鱗次櫛比,畫船來來往往,話語聲、賣花的叫聲組成了一幅繁華的市井圖。

斷梁殿上朝南匾額為曾壽於1877年書補的“大吳勝壤”。朝北掛著由現代學者梁漱溟書橫匾“含真藏古”。這四個字出自顧愷之一千六百多年前的《虎丘序略》。講到虎丘,每個蘇州人都可以說出許多有關的民間傳說,只要去掉這些傳說的神奇色彩,就可以看到蘇州的歷史文化及經濟發展的原貌,因此,這個 “古”字“真”字向我們揭示了虎丘的真實價值。

說到這兒,稍稍講點題外話。虎丘是蘇州著名的名勝古蹟,在虎丘理應保存有許多原汁原味的建築。但實際上,除了虎丘塔外,就是這座維修過多次的斷梁殿沿可稱原物,其餘建築均不到百年。這是為什麼呢?按照傳統的中國人的理念,世間萬物“五行”,即水、金、木、火、土構成,因而中國建築也基於“天生五材,民並用之,廢一不可“的觀念,千百年來,始終將磚木結構作為中國建築的唯一形式,將石材拒之門外。加上中國人”視建築如被服輿馬,時得而更換之,未嘗患原物之久暫,無使其永不殘破之野心“,這兩點決定了中國建築容易被毀,不易保存。因而,我們只能說,該建築始建於什麼年代,而不能說就是那個年代。

[憨憨泉]

這是一口古井,叫憨憨泉。憨憨是梁代一位和尚的名字。相傳他是個雙目失明的孤兒,到虎丘寺當小和尚。每天下山挑水,有一次在這裡因滿地青苔滑了一咬。他想既有青苔一定潮濕,或許就有泉眼,便用扁擔在地上挖,終於找到了泉眼,並用泉水治好了眼疾。從此取名憨憨泉。千百年來,憨憨泉水沏虎丘白雲茶一直是虎丘寺僧侍奉貴賓的佳品。

·寒山寺導遊詞 ·江蘇周莊導遊詞 ·揚州瘦西湖導遊詞 ·淮安市導遊詞 ·夫子廟導遊詞%

[試劍石]

這塊中間裂開的巨石叫試劍石。相傳兩千五百年前,吳王闔閭為了爭天下,召吳國鑄劍高手干將、莫邪采“五山之精華、六合之精英”,在蘇州相門外開爐生火,治煉三月,始終不能達到爐火純青的程度。莫邪奮勇縱身火中,爐中金鐵銷熔,終於鑄成了一對雌雄雙劍。

也有說是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尋覓吳王隨葬的三千把寶劍,得到一劍後,隨手向一塊巨石砍去,巨石當即裂成兩半。

事實上再鋒利的劍也不可能劈開巨石。試劍石是典型的火山噴出的凝灰岩久經風化後沿著裂隙形成的大縫,酷似劍劈。但人們仍然熱衷於用劍劈開的傳說,吳王也樂得人們這樣說。因為,在戰事頻頻的春秋戰國年代,吳國有如此鋒利之寶劍,無疑是吳國強大的見證,懾於吳國的堅兵利器,小國不戰自降。所以,這塊試劍石說不定就是當年政治騙局的見證。

在試劍石旁刻有元顧瑛的詩句:“劍試一痕秋,崖傾水斷流。如何百年後,不斬趙高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