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當前幹部精神狀態情況的調查與思考

近期,我們結合縣、鄉(鎮)兩級黨委換屆,對全市幹部精神狀態情況進行了一次深入調查。從調查的情況看,目前我市幹部隊伍的精神狀態飽滿,思想作風過硬,大部分幹部能夠不斷解放思想,具有較強謀發展的意識。但調查中也發現了一部分幹部精神狀態方面存在的問題,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和加以解決。

一、當前幹部的幾種不良精神狀態

調查表明,有一少部分幹部對事業缺乏激情,不思進取,悲觀失望,對自己,對地方發展喪失信心;也有少部分幹部對民眾缺乏感情,思想庸俗,自成一體,麻木不仁,滿足於得過且過;還有少部分幹部對家鄉建設缺乏熱情,悲觀徘徊,怨天尤人,無力作為。主要表現在“短、悲、偏、私、愚、浮”6個字上。

“短”,就是個別幹部目光短淺,認識不到位,對自己工作崗位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工作上熱情不高、力度不大,從而出現“上熱下冷”、“上緊下松”的現象。“悲”,就是盲目悲觀,失望,總認為外地的月亮比本地的圓,從而產生畏難情緒。前怕狼、後怕虎,畏首畏尾,縮手縮腳,看到困難就避,遇到問題就躲,不敢迎難而上,工作無決心、無幹勁、無闖勁。他們沒有看清發展的大好形勢,沒有看到發展的美好前景。“偏”,就是個別幹部看待事物偏激,“當局者迷”,他們只看到支流,看不到主流;只聞到牆外的花香,看不到牆內的春色。因而整天牢騷滿腹,在工作中表現為“和尚撞鐘”、得過且過,以致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碌碌無為,“山河不改”,面貌依舊。他們沒有科學分析,只作簡單比較。“私”,就是個別幹部缺乏大局觀念和奉獻精神,自私自利,唯利是圖,一事當前,“私”字當頭,以“私”字為圓心,“我”字為半徑,畫來畫去都是個人的小圈子,對有利可圖的事爭著乾,無利可圖的事躲著閒,以致在工作上推諉扯皮、拖拖拉拉,有的甚至陽奉陰違,當面一套背後一套,製造是非。“愚”,就是懶開動腦筋,懶思考問題,經常以老習慣行事,照搬照抄,按部就班,以致在工作上想法簡單,辦法不多,一遇到問題更是六神無主,束手無策,拿不出實招、硬招,從而自己的工作推進緩慢。“浮”,就是個別幹部缺乏事業心和責任感,工作做得不夠深入細緻,甚至實情不察、實事不辦,有的把工作部署和要求當耳邊風,不能按要求完成工作任務。

二、原因分析

少數幹部民眾的不良心態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市場經濟轉軌帶來的衝擊,也有幹部民眾思想觀念上的偏見,既有客觀方面的影響,也有幹部民眾認識上的局限,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四種負面心理導致。

一是矛盾心理。在複雜的的社會環境中,幹部民眾的心理活動也比以前更活躍和複雜。幹部職工因工作、家庭、經濟、人際關係等問題,都會產生許多心理矛盾。在對待改革的態度上,有些幹部職工產生既盼又怕的矛盾心理;在利益分配上他們既厭惡“大鍋飯”,又怕打碎“大鍋飯”去承擔風險;在工作上,既想參與競爭,又怕在競爭中被淘汰等。計畫經濟時代的穩定性和優越性沒有了,市場經濟時代的風險性讓部分幹部職工還一時不能適應。

二是失衡心理。受體制改革和利益格局等隱私影響,一些幹部民眾在分辨主流與支流、先進與落後、正確與謬誤中產生了許多模糊認識和失衡的心理。少數幹部民眾認為,改革犧牲了他們的利益,甚至有人認為,越是搞市場經濟,津市的地位就越下降。有的幹部在個人升遷上不能正確對待,看到以前和自己一樣職位的同事,得到提拔,就覺得別人是跑官要官得到的,卻很少比較自己和別人的能力誰高誰低,這也是造成少數幹部心理失衡的一個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