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行政審批服務改革的調查報告

(四)致力於“擴容”,努力拓展業務領域

中心高度重視項目建設,按照“能進則進,應進必進”的原則,積極開拓項目建設新內容,拓展了業務新領域,擴充了中心的審批職能,切實體現了“新型中心”的務實性、服務性和親民性。一是爭取審批授權。中心通過爭取部門對中心視窗的審批充分授權,新增了督辦輻射安全許可證、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解除勞動關係等審批、服務事項10項,為中心的有效運行提供了前提。二是拓展業務範圍。通過三次清理、核實了區保留的行政審批項目;及時調整了視窗設定,保留了13個視窗,撤消了財政核算中心等5個視窗,新增了新農合視窗,不斷拓展業務範圍,為中心“一站式”服務高效奠定基礎。三是延伸審批空間。中心正在積極爭取水、電、氣、通訊等與經濟建設和人民生活密切相關的項目進駐中心,同時探索新的管理辦法,嘗試設立分中心管理,延伸審批服務的空間,增加審批監管的服務內容。

(五)致力於“完善”,不斷提升運行水平

按照審批內容、審批程式和審批時限等要素將進駐項目劃分為建設、建證和證照三種類型。在中心運行過程中,證照類項目基本實現了隨到隨辦,對於工作暴露出來的問題,我們一方面積極與各部門協調,尋求部門對大廳的支持和對視窗負責人的充分授權,另一方面我們提出了“兩個集中”的解決方案,即部門行政許可職能向一個處室集中,部門行政許可處室向政務大廳整建制集中。特別是為了在最佳化重大投資項目審批程式方面有實質性進展,我們成立了重點項目推進工作組,對全區重點項目實行全程跟蹤,並實施效能監察,為重點項目著實落地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幾年來,中心為順城區重點項目建設作出巨大貢獻,XX年被區委、區政府授予推進項目建設先進單位。

二、既往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成因

目前我區行政審批改革工作的整體情況而言,雖然運行較為平穩,但與先進發達地區相比,與我區經濟發展相比,與投資者、居民的期望相比,與區委、區政府的要求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改革缺乏一定的深度和廣度,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項目進駐不徹底

至目前,中心進駐項目不夠,部分視窗單位人員雖已進駐,但項目並沒有在中心進行辦理,使中心無法實現“進一個門,辦所有事”和“一站式服務”的宗旨。有些單位沒有在中心設立視窗進行集中辦公、公開辦事。也有少數單位為保住自身的審批權力,對一些重要的審批事項仍未做到應進盡進,存在“小權進、大權不進”,將重要的服務項目、關鍵的辦事環節,仍放在本單位辦理,兩頭受理,收費標準不一,甚至只是在單位受理的現象依然存在。同時,部分單位的人員或項目不進中心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對其他視窗單位造成了不良的影響,有些單位本已進駐中心辦理的項目也因此出現再次移出中心的現象,嚴重弱化了中心的服務功能和服務質量。

(二)業務開展不平衡

中心業務開展是中心存在的生命線,但我區中心業務情況很不平衡:一是部門之間不平衡,**個入駐部門,目前只有**個部門的視窗開展業務,另外**個視窗單位業務空白。二是業務涉及項目單一,目前,經梳理的**箇中心行政許可審批服務項目只有**項開展過業務,其他**項均為空白。造成這種現狀的主要原因是,部分項目存在兩頭受理,甚至人員實質上無權辦件的事實。由於項目進駐中心集中辦理率很低,造成大部分視窗工作人員上班時間無事可乾,精神狀態死氣沉沉,甚至無事生非,紀律上很難管理,久而久之視窗工作人員對中心發展也持懷疑態度,認為中心發展沒有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