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水域船舶火災危險性的調查報告

封艙滅火。即採取窒息滅火方法,利用充灌氮氣、二氧化碳、水蒸氣等提高滅火效率和速度。a關閉燃燒貨艙的艙蓋和通風孔洞,隔絕空氣來源,並向貨艙內施滅火劑,使之嚴重缺氧,達到窒息滅火的目的。採用這種滅火方法對艙內貨物損害很小,但因貨船容積大,含氧量多,貨物密實,火勢完全熄滅的時間相當長,一般需要幾小時、幾天,甚至長達幾個星期。b、開啟船上的二氧化碳固定滅火系統進行封艙滅火最為有效,但因種種原因,船上二氧化碳儲量往往不能足滿滅火需要,還要依靠消防隊補充大量的二氧化碳滅火劑。貨艙內的空氣含氧量必須降至15%以下,一般可燃物質的火焰才能逐步窒息。

灌艙滅火有兩種方式:一是局部灌艙,即用消防船(艇)、消防車、各種泵浦,向船上的某一起火艙內灌水,使貨物完全被淹沒。二是全船沉沒,即開啟艙底水閥,或用炸藥爆破等方法破壞船,讓水灌進艙內,使船體完全沉入水中。遇有下列情況,採取灌艙方法:a、貨艙內的貨物具有爆炸性,或其他嚴重危害性,火勢極其猛烈,有可能從一個艙室蔓延到全船,並嚴重威脅到港內船舶和城市安全。b、開艙與封艙滅火均不奏效,又不允許長時間撲救,採取灌艙方法能大大加快滅火速度,在短時間內撲滅火災,最大限度地減少火災造成的經濟損失。

貨艙滅火時一定要注意:①施放二氧化碳封艙滅火時,必須關閉貨艙通風機、封堵貨艙通風口,使貨艙處於全封閉狀態。②施放進貨艙的二氧化碳量不足以滅火時,要及時調用外來的二氧化碳繼續向貨艙內施放。③由於施放二氧化碳封艙滅火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奏效,因此,封艙後不能過早地打開艙蓋檢查火情,防止空氣進入貨艙後引起復燃。在沒有氣體檢測儀器的情況下,可以用手觸摸起火貨艙艙壁或舷板的溫度,檢查火情。如:1984年11月3日,我國遠洋貨船“柳林海”號從南美洲秘魯裝運魚粉駛往天津,途中發生火災,船員將船上固定滅火系統貯存的所有co2灌入艙內,未能將火撲滅,只好採取封艙措施,船員們找來了棉紗、廢布,搬來十幾袋水泥,將甲板上艙蓋縫隙完全封閉,有效地控制了火勢蔓延。該船封艙1個月4天后,貨船於12月7日到達天津港,開艙查看時,大量新鮮空氣進入艙內,未熄滅的余火迅速蔓延擴大,後大量注水才將火撲滅,但卻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④要加強監視和保護與起火貨艙相連的貨艙,將未起火貨艙內與起火貨艙壁緊靠著的可燃貨物迅速疏散,設定水槍予以保護。⑤灌艙滅火必須事先徵得船長、港口當局和有關上級領導的同意,消防指揮員不得擅作決定。⑥灌艙沉船的地點由港口水上安全監督部門指定,不能沉沒在港口的航道上和主要碼頭邊。全船沉沒之前,要將船上人員、檔案和貴重物品撤離。⑦貨物具有放射性、毒害性、遇水爆炸等危害因素時,不能採用灌艙滅火的方法,防止造成更大的損失⑧用鋼(繩)纜加固貨船艏艉時,要防止因貨艙內積水過多,使鋼(繩)纜繃斷,造成人員傷亡。

4. 4 貨(油)艙火災的撲救要點

4.4.1 貨(油)艙火災的原因及特點

貨油艙火災的主要原因是艙內儲存不同等級的可燃液體或它們的蒸氣(甲烷、乙烷、丙烷、丁烷、異戊烷等)遇船舶碰撞、裝卸時的靜電、電火花、摩擦產生的火星、煙囪火星、明火等而發生燃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