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縣貧困村建設問題的調研報告

五是貧困村社會事業蓬勃發展。修繕、新建校舍37所7173平方米,為貧困村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夯實了基礎。新建村級醫療室75個4500平方米,普及農村新型合作醫療,解決了貧困人口的就醫難問題。新建村級活動室123個7458平方米,為村級兩委提供了活動場所,促進了村級自治能力。進一步完善農村低保和社會救助體系,這些都為貧困村加速脫貧創造了條件。

四、貧困村建設問題的對策和建議

一是增加扶貧重點村的數量,提高扶貧重點村財政扶持資金。我縣十年規劃有165個扶貧重點村,當時全縣有行政村373個,沒有列入規劃的村208個,這些村仍有相當多的貧困院落和貧困戶,他們也需要相應的投入扶持,建議縣上向中省爭取,將這些村列入扶貧計畫。“十五”期間,我縣實施行政村合併,合併後的行政村人口大部分都在1500人左右,一個行政村面積一般在15平方公里以上,加之自然條件惡劣,基礎設施差,建設任務十分堅巨。目前中省下達每個重點村20-30萬元的財政扶貧資金,不足修一條幾公里的村組簡易公路。多年來實踐證明,一個貧困村建設需要投入至少200萬元左右,建議縣上向上爭取,提高扶貧重點村財政扶持資金。

二是繼續加大項目資金捆綁力度。扶貧重點村大多處於高山區,基礎條件惡劣,民眾收入不高,缺乏建設資金,雖然縣上落實了“整村推進,資金捆綁”的資金投入機制,但貧困村多,項目資金有限,在整村推進扶貧工作中仍然存在著資金捆綁難的問題。各部門由於各種原因限制,項目資金捆綁難,落實更難,單靠扶貧部門給每個重點村25-30萬元的財政扶貧資金,很難解決貧困村的突出問題。

三是加大貧困人口技能培訓和實用技術培訓。貧困村貧困的主要根源是貧困人口勞動力素質底,沒有一技之長。多年實踐證明,開展農村勞動力轉移技能培訓和實用技術培訓是扶貧治本之策,是提高貧困人口勞動技能、充分開發利用貧困村勞動力資源、提高勞務輸出質量和效益的有效途徑。因此,要進一步擴大勞動力轉移技能培訓和實用技術培訓規模,轉變培訓方式,提高培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