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企業自主創新跨越發展調研報告

同時,義煤集團堅持“相關多元”的發展原則,大力發展接續產業,結合自身企業的資源特點、區位優勢,切實把企業發展的基點放在煤炭主業和煤電、煤鋁、煤化工、煤建材等重點產業和領域,加強對原煤的洗選加工,提高商品煤的品質和使用效率;努力構建“煤—電”、“煤—鋁”、“煤—化工”、“煤—建材”四條產業鏈,打造煤基相關產業,調整產品和產業結構,切實把發展建立在最佳化產業結構、提高產品質量和經濟效益的基礎上,以此開拓和占領新市場,實現有質量、有效益的發展。

四、科技創新是核心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對企業來講,科技創新是企業自主創新的核心和源泉。其勞動效率的提高需要科學技術,其產品質量的保證需要科學技術,其生產成本的降低也需要科學技術。企業只有通過不斷的科技創新,在產品質量、品種、成本、效率等各方面取得領先優勢,才能使企業在競爭中獲勝,並得到持續發展。

近幾年來,按照自主創新的原則,義煤集團狠抓科技創新,最大限度地激發了義煤的發展動力。

1.創新科技運行模式。圍繞煤、電、鋁、化、建綜合發展戰略,制定科技創新工作的長期規劃和近期目標。堅持用產學研相結合的辦法研究並轉化科技成果,先後與中國煤炭工業發展研究諮詢中心、西安礦院合作,對義煤集團的煤炭開採工藝、防滅火成套技術等進行研究和攻關。近兩年以來,共完成技術革新成果200餘項,完成技術項目120餘項,其中有多項技術革新和創新獲省部級獎項。目前,這些成果已經廣泛用於義煤的煤炭生產,使企業經濟效益得到明顯提高。

2.依靠科技創新發展。圍繞煤炭生產,加快現有礦井的挖潛改造,調整最佳化生產系統,最佳化工程設計,合理安排生產布局,做到合理集中生產,做好水平、採區和工作面的正常接替,努力實現高產高效;將關係礦井長遠接續和安全生產的關鍵工程納入重點工程管理,保證礦井的配套建設和生產接續;合理配置礦井機械裝備,通過加大對綜采設備的投入,更新改造生產設備,改善安全生產的條件,進一步提高採煤機械化程度。五年間投資近2.5億元更換了12套綜采支架;投入8000萬元新建千秋礦一對立井,徹底解決了礦井“三難”問題;進一步探索和完善綜采、炮采放頂煤技術,運用先進的設備工藝,提高生產率和資源回收率,穩定和提高現有礦井生產能力,延長了礦井服務年限。

3.加強科技專項攻關。圍繞安全發展,針對礦井開採強度、深度增大,煤層自燃隱患日趨嚴重的現狀,不斷探索和完善束管自動監測預報煤層自燃隱患技術、阻化粉煤灰注漿充填防火技術、洛克休泡沫防火技術、遠距離粉煤灰漿充填技術、氮氣防滅火成套技術等研究。加強對煤炭開採工藝、瓦斯、煤塵治理技術的攻關,創新防治理念和防治思路,總結創新防治措施,補還安全欠帳5億多元,從根本上解決了困擾xx礦井安全生產的關鍵問題,進一步提高礦井的安全生產技術,為煤炭同類型礦井的防滅火提供理論和技術指導。同時,抓好礦井水的綜合利用,電廠餘熱的綜合利用和煤層氣的綜合開發。真正使義煤的發展建立在堅實的科技創新的基石上。

五、管理創新是基礎

科學管理是推動企業自主創新和科技進步的重要環節。管理和技術是推動經濟發展的兩個車輪,先進技術與先進管理相結合,才能形成強大的生產力。管理是企業永恆的主題,不斷進行管理創新是企業得以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