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河源新智中學學生升學狀態的調研報告

四、調研心得

調研組組員一:

在這次調研中,我們調研的對象鎖定在初二升初三的學生群體。因為調研是下鄉活動的一部分,所以問卷的派發是比較合理方便的,也是很能反映出一些普遍問題的。通過問卷的整理,我發現大部分學生還是希望能繼續升學的,他們遇到的最大障礙就是成績問題。成績不好的學生得不到足夠的鼓勵,支持和幫助,對升學充滿了恐懼和不安。還有很多學生提到了家庭經濟問題,有的學生打算半工半讀,有的學生甚至想國中畢業就馬上打工來幫助家庭,有的學生呼籲能實行“十二年義務教育”……這讓我看了很不是滋味。中國人口眾多,確實需要考試來選拔優秀人才,但是教育資源在國中就有所側重,也許只是無奈之舉。國中就給學生定位,是不是太早了?會不會讓一些潛力一時得不到挖掘的學生錯過發展的機會?當然,在現實中,我們可以看到一些學生非常努力,刻苦學習,有一些學生卻調皮搗蛋,對學習不敢興趣。但是,通過調查我發現,如果高中能實現免試免費,還是有很多學生渴望繼續讀書的。這是我們現在無法馬上實現的。如果我們能做到給足學生機會,讓他們在未完全成熟的情況下能繼續留在校園,開闊他們的視野,提高他們的素質,讓他們看得更遠,到他們到底能真正獨立思考的年齡,再把選擇權交給他們,那樣也許能改變很多學生的人生走向。

在這次調研活動中,我覺得實地考察是比較足夠的。下鄉隊員分散到各家各戶進行了家訪活動,了解到家長對孩子們升學的看法和態度,是比較深入和真實的。通過家訪能真實地了解到學生生活環境的各個方面,也有助於更好地了解他們升學心態形成的原因。

我覺得就算是最終的調研報告也許會有不全面不客觀的地方,我作為一個師範學生,在這次調研活動中,也收穫到非常多的東西!

調研組員二:

作為調研組組長,本組的調研工作同樣得到了隊友們的幫助和支持。此次調研活動作為隊里的一大特色活動,研究主題主要為關於河源古竹新智中學學生升學心態的調查研究,調研組成員主要為正、副隊長及調研組組員。在為期一周的下鄉時間裡,“紫菁隊”調研組的隊員在之前調研資料準備的基礎上,綜合運用各種調查研究方法,較為科學地根據各種下鄉活動安排,選取了較為合適的時間段,對河源古竹鎮新智中學九年級八班的班主任進行了長達兩小時的訪談,並特意選取了下鄉其中一個下午向九年級九個班級,總計500餘名學生派發了我們設計的問卷,各臨時班主任當場進行了一定的問卷說明,在一定程度上使廣大學生進一步了解了此次調研活動。此外,在下鄉的特色家訪環節,我們在事先隨機確定家訪學生對象的基礎上,結合調研主題,8月3號下午,九年級各班主任在家訪學生的帶領下,分別順利進行了總計18位學生的家訪活動,為此次調研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了另一有力的途徑。經過一周來的調研,我看到了成績優秀的同學對未來的讀書之路充滿信心,我看到了成績中等的同學為自己應該繼續升讀高中,還是選擇技校而苦惱,我更看到了成績不理想的學生憂心忡忡,甚至自暴自棄的身影。在各種學生的面前,我才發現,我們的調研是多么的無力,並不是說此次下鄉調研沒有可行價值,相反,我一直在考慮這樣一個問題,我們是為了調研報告而開展下鄉調研工作的嗎?我堅決否定自己的這種想法。我們大家都是懷著一顆嘗試幫助的心踏上去往河源的路途的,信念不能改變。直到如今撰寫調研報告之時,我在一字一句的敲打之間,還是很努力地告訴自己,不要為了那一本調研報告集而落筆。為了河源的可愛的孩子們,為了那一周以來的朝夕相處,為了我們心中曾經不變的信念,我們選擇鄭重地下筆。調研只是我們的下鄉活動之一,我們和河源孩子的聯繫應該是那份不易褪色的情感。不管怎樣,紫菁隊的口號永遠會在我的心裡。知行華師,學踐古竹;穗槎同馨,薪火相傳。

調研組員三:

通過這次調研活動,我更深刻地了解調研活動的技巧與小組成員分工合作的益處,更深入地了解學生的情況。

雖然在此之前,我在校團委調研部做了兩年,接觸過很多調研活動,寫過好幾份調研報告,便是“三下鄉”的這一份與眾不同。它不再是一項為了拿獎的比賽,也不再是以大學生為調研對象的活動,而是一項正式且莊嚴的項目,它的調研對象是一位位正接受雕琢且不允許失敗的學生和成熟且陌生的家長。調研過程中,我們的一舉一動會影響到學生對我們老師的評價與家長對華師大的看法。因此,我們必須很正式很嚴謹地做這一項目。不過,這也不代表我們要捨棄三下鄉的其他工作,專心致志地投入這項工作。因為我們每一位調研組成員都是班主任老師,有很多重要且瑣碎的事要做。因此,我們的分工合作顯得至關重要。在三下鄉準備階段,我們就分工好每人要做和事;妙珊主筆方案,斯斯出問卷,我擬採訪提綱,一切如火如荼地開展。下鄉時,我們利用課間與家訪時機採訪該校原班主任老師和家長,收集第一手資料,其他隊友也積極幫忙,工作開展得很順利。後期資料整理與報告撰寫,我們三人統一安排幾天,全心全意地做這項工作。在此次調研,我深感到細緻的分工合作的高效率高質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