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域商貿流通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

西安市現轄9區4縣。行政區域總面積1010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30.54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353.85萬人,農業人口476.69萬人,XX年年人均gdp21017元。

商貿流通產業是國民經濟的先導產業,是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標誌。加快發展縣域商貿流通產業,對促進生產,引導消費,吸納就業,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成長方式轉變,促進城鄉協調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根據省商務廳的安排部署,我局對全市縣域商貿流通產業發展情況進行了專題調查,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市縣域商品流通業基本情況

(一)我市縣域商品流通業發展規模

1、消費品市場繁榮興旺。由於經濟快速發展、城鄉居民收入穩步增長、消費觀念轉變等因素影響,消費品市場快速發展。XX年年,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21.58億元,比上年增長18.7%。縣及縣以下消費品零售額89.20 億元,占全市社消總額的9.68%,XX年縣及縣以下消費品零售總額75.79億元,XX縣及縣以下零售額65.5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7.7%,15.66 %和13.65%。

2、商品零售網路初具規模。XX年全市縣及縣以下批發和零售商業網點43664個,從業人員96951人,其中縣級批發貿易業網店1035個,從業人員5739人,縣以下949個,從業人員5299人;縣級零售貿易業網店20131個,從業人員53839人,縣以下21549個,從業人員32074人;餐飲業網點4093個,從業人員16459人,縣以下3301個,從業人員7827人。

3、消費市場日益活躍,商品流通基礎設施不斷完善。隨著我市縣域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民收入逐年增長,城鄉居民購買力穩步提高,消費熱點和消費層次不斷升級。商業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商業設施、購物環境都有了較大改觀,大中型超市分布較多、專業市場發展迅速,綜合性市場,專業街投入使用成為流通業發展的新增長點。

農村市場近幾年發生了較大變化。一是消費需求不斷擴大,消費質量不斷提高。XX年至XX年年,縣以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速度均保持在15%左右,摩托已成為農民主要代步工具,電話、手機、電視機已在農村普及,空調、洗衣機、冰櫃、電磁灶、熱水器在農村銷售不斷升溫。

農資連鎖配送發展勢頭較好,分銷、直銷、超市、總代理、總經銷等多種經營模式蓬勃發展。農村市場主體呈多元化格局,農村經紀人、農產品運銷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和相關龍頭企業,構成了農產品流通的主體,農資經營已形成由供銷社農資公司、農資生產企業、個體工商戶等多種市場主體、多種流通渠道共同參與的格局。

4、商貿流通領域多元化競爭格局初步形成,現代化流通方式穩步發展。各區縣政府加大了國有商貿流通企業改革改制力度,原商業、供銷、糧食、物資等部門所屬企業改革改制基本完成,國有資本逐步退出了流通領域,個體工商企業和私營企業迅速填補了空間並快速發展。

5、縣城商貿中心地位逐步凸現,農村市場體系建設不斷完善。縣城大中型購物場所不斷增加,零售業態不斷豐富,摩托、建材、綜合集貿市場不斷擴大,餐飲住宿業快速發展,其他服務業蓬勃興起,縣城商貿流通業日益繁榮,縣城經濟中心的聚集效應逐步顯現。農村市場體系建設發展較快,通過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初步形成了現代化的農村流通網路。

6、農副產品銷售總體良好。我市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水稻、豆類和薯類,經濟作物以棉花、油菜、蔬菜、瓜果為主。近幾年蔬菜產業有了迅猛的發展,已實現由過去長期短缺、品種單調,到供求平衡、品種多樣、豐富充盈的歷史性轉變,蔬菜成為我市僅次於糧食的第二大種植作物。

XX年全市糧食總產量 212.8萬噸,,蔬菜產量208.39萬噸,油料總產量1.15萬噸,水果產量55萬噸,年末豬150多萬頭,家禽1404.23萬隻,肉類總產量19.6萬噸,奶類總產量47.1萬噸。禽蛋12.5萬噸。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14.17億元。農民人均收入4399元,同比增長15.5%。通過國家和省級蔬菜質量認證的基地有33個,設施、無公害蔬菜等現代農業成為西安市農業增速、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來源。

今年上半年,設施蔬菜面積已達20.23萬畝,其中日光溫室面積2.89萬畝,大棚面積6.74萬畝,中小棚面積10.6萬畝,設施蔬菜總產量67.6萬噸,占蔬菜總產量的87.8%。無公害蔬菜認定面積12.99萬畝,無公害技術推廣面積15萬畝,建成了8個萬畝無公害蔬菜基地。

7、農產品加工業具有一定基礎。截止XX年底,全市共有農產品加工和食品加工企業11439戶,實現銷售收入134.5億元,實現增加值25.36億元,利潤總額6.98億元,上繳稅金1.91億元,出口創匯1785萬元;從業人員達18.9萬人。以銀橋、東方、伊利泰普克為龍頭的乳產品加工業,以國維、火箭、亞宏為龍頭的糧食加工業,以天人、華聖為龍頭的鮮果加工業,以兆龍為龍頭的肉類加工企業,以高牆為龍頭的蔬菜加工企業等已經成為我市區縣經濟中具有代表性的市場主體。XX年底,我市的農產品加工企業中獲得國家級龍頭企業有5家、省級龍頭企業有20家,市級以上重點龍頭企業總數達到50家。

(二)縣及縣以下流通現代化發展情況

1、連鎖經營發展迅猛。逐步形成了縣級店為龍頭,鄉鎮店為骨幹、村級店為基礎的商品零售網路,華潤萬家、愛家、人人樂、新合作西果、國美電器、蘇寧電器,民生百貨等很多大中型商業企業通過在區縣投資布點,積極推行連鎖化經營,統一物流配送,取得了較好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