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市場體系規範市場秩序的調研報告

根據市委政研室的統一安排以及市委常委、副市長韓松的批示,由西安市整規辦牽頭對我市完善市場體系、規範市場秩序情況進行調研,主要調查研就健全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整頓和規範市場秩序,打擊制假售假、商業欺詐、偷逃稅款和侵犯智慧財產權行為,建立社會信用體系,健全失信懲戒制度的有關情況。

由於建立現代市場體系、整頓和規範市場體系建設工作牽扯部門較多,任務面廣,各自工作又自成體系,難以形成綜合性的調研報告,我們此次以市商貿局、市工商局為主,主要針對商品市場的發展現狀、問題作了一些調查。通過調研,基本摸清了我市市場體系的現狀,也對當前我市市場體系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進行了分析,以及結合我市工作的實際和今後的發展目標,提出今後的一些需要進一步努力和加強的工作。

由於複雜的經濟和社會原因,整治市場經濟秩序混亂的問題,建立現代市場體系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工作任重道遠,尚需進一步努力落實各項措施。

十一五期間,我市提出了以加快發展和科學發展為主題,以推進工業化和城市化為重點,以改革開放和自主創新為動力,以經濟結構調整和增長方式轉變為主線,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根本目標,全面提升城市服務功能,彰顯古都風貌,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促進城鄉協調發展,提高人民生活質量,建設學習型和創新型城市,構建和諧西安,向著建設具有歷史文化特色的國際性現代化大城市目標邁進的指導思想,對如何建立現代市場體系、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結合我市十一五發展規劃、結合我市市場體系的發展實際,我們提出了發展與規範並重,形成政府和社會各方合力的發展思路。通過大力發展商品市場,進一步擴大市場規模;加快農村市場體系建設,促進城鄉經濟協調發展;加快發展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推進現代市場產業結構調整;大力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建立良好的市場監管體系;推進政府職能轉變,最佳化市場環境等措施,來促進我市儘快建立統一、公平、開放的現代市場體系。為市委、市政府下一步有針對性地進行整頓和規範市場秩序、建立現代市場體系的管理提供參考。

完善市場體系規範市場秩序調研報告

近年來,我市以科學發展、完善功能、擴大消費為重點,進一步深化流通體制改革,擴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快市場體系建設,拓寬消費層次領域,完善城鄉服務網路,發展新型行銷業態,促進消費結構最佳化升級,提升了市場競爭能力和持續發展能力;隨著“十五”計畫的完成和“十一五”計畫的全面展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步伐不斷加快,全市市場經濟體制將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市場規模和市場需求將持續擴大,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將繼續加快,經濟發展和城鄉居民消費結構將快速升級,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的聯繫會進一步加強,競爭也將更為激烈。面對這樣的大背景,為更好地貫徹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關於建設和諧社會的戰略部署,需要我們進一步完善商品市場體系,以更好地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

一、我市市場體系發展現狀

我市經過20多年的改革開放,特別是近年來按照 “國際化、市場化、人文化、生態化”的發展理念,以“發展大商貿、建設大市場、搞活大流通”為目標,深化流通體制改革,大力發展新型業態,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強市場體系建設,我國商品市場快速成長,市場體系框架已初步形成,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一)商品市場體系已基本形成並初具規模。形成了以批發市場、零售市場為主體的多層次、多門類的商品市場體系;形成了多種經濟成分、多種市場流通渠道、多種經營方式並存的商品市場格局和遍布城鄉的流通網路和商業網點設施。目前,全市商業網點已達14.59萬個,千人擁有網點數20.3個,5000平方米以上大型商場近50個,其中大型綜合超市26個;零售企業中年銷售過億元的商場有15家;全市擁有各類交易市場514個,XX年成交額290億元;全市擁有餐飲業網點3.28萬個,XX年批發零售餐飲業實現增加值168.30億元,同比增長12%;全市各類賓館、飯店、招待所1500多家,三星級以上賓館56家;大型現代化專業展覽館3個,總面積10萬平方米;購物中心、百貨商店、連鎖超市、倉儲商場、家居中心、專賣店、專業店、便利店等各種新型業態蓬勃發展。

(二)對國民經濟成長的貢獻不斷增大。“十五”期間,全市累計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633.20億元,是“九五”時期的1.7倍,年均增長12.2%。XX年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66.48億元,同比增長達到15.2%,發展速度進一步加快。商貿業拉動全市gdp增長由XX年的1.15%提高到XX年的1.49%,貢獻率不斷提高。五年來,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絕對值一直保持西北五省區省會城市第一位和西部省會城市第三位,商貿業已成為西安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之一。

(三)商品市場的現代化步伐明顯加快。在近5年時間裡,我市市場體系的現代化進程不斷加快,經營業態不斷創新,連鎖經營發展迅速。全市連鎖企業已從XX年的45家、850個門店,發展到XX年的93家、1298個門店,涉及行業40個,銷售額超過75億元,同比增長33.92%。現代物流配送方式和相關技術日益受到重視和推廣,社會化物流配送服務的市場規模不斷擴大,一批現代化、信息化的商業設施正在建設和套用,商場店鋪設施、條形碼的普及、自動銷售管理系統的套用、倉儲設施和現代物流配送設施建設都取得了較快發展。全市大中型零售企業80%不同程度的採用了計算機管理,70%以上的連鎖企業建立了自動銷售管理系統,世紀金花、民生、國美等重點流通企業在逐步建立完善對外信息交流平台的基礎上,開展電子商務的有益嘗試,建立了企業對企業、企業對消費者的網上商品交易系統,順應了信息化社會發展潮流,商品交易的手段進一步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