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醫患關係的調研報告

醫患關係是醫務人員與患者在醫療過程中產生的一種特殊關係。近年來,我院醫療糾紛和醫鬧事件時有發生,醫患關係矛盾突出,給正常的醫療秩序帶來了嚴重的影響。在行業評議中也處在末尾,為了緩解緊張的醫患關係,構建和諧醫院,我院開展了關於改善醫患關係的調研,通過與患者及醫護人員的交流,現將調研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院產生醫患關係緊張的原因:

患者多數認為:1、醫院收費高 2、環境差 3、技術力量薄弱 4、服務質量差。

針對上述問題醫務人員想法:1、我們是差額單位,要想開滿足額工資,就需要指標,產生經濟效益。2、硬體環境設施的改善,醫院沒有能力承擔。3、一個醫務工作者的技術,來自於很多階段,如上學(專科3年,本科5年),進修(1年),考級(每年要進行),院內學習(每周),科內學習(每周),外出培訓,外院交流,書寫論文等。因為我們的時間也是有限的,也要照顧自己的家庭。而且技術不但要不斷學習,也需要大量資金的投入。就進修1人為例,進修費4000元,住宿費1200元,每月生活費1200元,交通費1000元(不包括給老師禮物費用)。雖然醫院有相應補助政策,但是職工還要自己拿出一部份錢來完成學習。所以職工長期外出學習的積極性不高,技術提高也就慢。,醫院沒有優惠的政策,不能保障醫療技術人員的利益,使醫療技術人員大量外流。自XX年—2010年,我院有近30名醫療技術人員調出本院,內科執業醫生外調就達6人。4、每日重複單調的工作,每日對待不同人群的解釋,有理解的,有不理解的,解釋繁瑣。本地區醫務人員收入低,付出與回報不協調,難免工作中存在情緒,這使醫患之間產生矛盾。

二、我院醫患糾紛的特點:

1、醫患糾紛的數量有逐年增加的趨勢;2、患者醫療索賠金額逐年增加;3、採取醫學鑑定或者司法途徑解決糾紛的比例明顯上升;4、醫鬧分子介入,出現暴力事件;5、處理難度越來越難。6、醫療糾紛醫患雙方受到損失.

三、總結不良醫患關係的產生:

1、政府資金不足:醫院的資金投入不足,導致醫院過度市場化。我院定位是公益性事業單位,但事實上我院部分是自收自支的“半企業化”管理單位,財政投入相對不足。既然是自收自支單位,那么理所當然地存在追求經濟利益的傾向,醫院正常運行主要來源於醫療收入,醫院的生存與發展就過分依賴市場化的醫療利潤來維持,導致了我院與全國醫院以藥養醫,以醫養院,甚至於以醫養防(疫)現象的產生。這樣,醫院的管理就以經濟效益為主導,醫生的待遇就依賴於多開檢驗、檢查單,開大處方來增加收入,因而加重了病人的經濟負擔,產生了看病貴現象。

2、醫療資源配置不合理:我院子XX年至今沒有分來幾名大學生,現僅有的幾個高級醫生和大多數的中級衛生技術人員都是近年聘請和考錄的,年輕醫務人員缺乏,設備落後,現只能完善臨床基本要求的設備,技術力量還存在差距,科室尖端項目不夠突出。這樣自然留不住病人,最後病人都往大醫院跑,就導致看病難。再加上醫療保障覆蓋不足,患者的經濟負擔日益加重,產生了看病貴現象,因此廣大患者對現有醫療體制產生強烈不滿情緒,而醫院和醫務人員首當其衝地成為患者及全社會發泄不滿情緒的直接對象。可以說醫患關係的惡化與目前的醫療體制分不開的。近年我院湧現一批年輕技術強的醫生,但還遠遠滿足不了患者的需求,我們還要在專科上多下功夫,突出特色,打造自己的品牌,鞏固原有成績,開發適用經濟型的新技術。

3、本地區醫院缺乏統一管理制度:市幾所醫院,沒有統一的管理制度,都是摸索著自己學習、自己管理、使醫院缺乏一整套的規章制度,這使我們在醫療活動中出現問題,發現問題難以解決,制度不健全,或者制度執行不力,這樣難免會出現一些管理上的漏洞,容易引發醫療糾紛的發生。

4、服務質量的問題:患者在醫院裡治療,醫務人員服務態度的好壞直接關係到醫療效果。醫務人員責任心不強,工作疏忽大意也容易出現醫療差錯,形成醫療糾紛。本地區醫務工作者經濟收入與其工作強度和風險相比不相稱,無法體現工作價值,就產生了部分醫生收紅包回扣現象,同時也造成了醫生在大家心目中唯利是圖的偏見,再加上醫生工作量較大,往往疲於應付,無暇回答患者提出的疑問和作必要的說明,在客觀上也造成了醫患關係的緊張。

5、對醫院過高要求:現在患者對醫療服務的要求和期望值越來越高,有時已經超出了現代醫學所能達到的水平,患者不能理解病情的變化和疾病發展的自然規律,不能正確認識醫療工作的高風險性和不可預知性,當醫療結果與期望出現偏差時容易情緒激動而導致醫患矛盾激化。因此,只要在醫院裡死了人,就被認為是發生醫療事故,現在社會上有很多猝死病人和疾病自然死亡的病人只要在醫院搶救過或治療過,就是其家屬索取賠償的理由了,並且一定要賠到錢為止,否則就不罷休。

6、處理糾紛的複雜性:保護弱勢群體,舉證倒置等醫改政策,讓醫療糾紛把患者與醫院的距離加大了,經過權威衛生部門醫療鑑定,法院調解判決,使患者和醫院都進入了一個慢性等待期,雙方耗費大量人力物力。醫患糾紛調解過程中患方漫天的要價和醫鬧的介入,破壞了醫院正常工作秩序,有的甚至辱罵院長,推打醫生,以致醫院要通過法律手段解決醫患糾紛,其方法又給醫院帶來很大負面影響,經濟又帶來多餘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