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年教育理念情況調研報告

以下提供一篇調研報告給大家參考!

全納教育的提出,始於特殊教育領域。1994年6月,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在西班牙薩拉曼卡市召開“世界特殊教育大會”,頒布了《薩拉曼卡宣言》,提出一種全新的教育理念——“全納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認為“以全納為導向的學校是反對歧視態度,營造融洽社區、建立全納社會、實現全民教育的最有效的途徑”。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全納教育已經超越了特殊教育的範疇,其基本理念是“以人為本,不分年齡,人人共享”。全納理念重視參與教育、群體教育、平等教育,對發展老年教育,尤其是發展農村老年教育有著深刻的啟迪和積極的意義。

一、全納理念是發展老年教育的題中應有之義

老年教育是社會老齡化的產物,其根本目標是造福所有老年人,其本質屬性是社會性,因而老年教育在本質上是面向全體老年人的教育,具有全納的特點。同時我國法律也賦予老年教育全納的性質,憲法第四十六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其中也包含了老年人有受老年教育的權利和義務;《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三十一條規定:“老年人有繼續受教育的權利”,“繼續受教育”對老年人來說,主要是指老年教育。兩部法律雖然規定的外延不同,但都涵蓋了一層意思,即老年教育的對象是全體老年人,老年教育具有全納性。可見,老年教育的全納性既有理論根據,也有法律依據,全納理念是發展老年教育的題中應有之義。

二、以全納理念發展農村老年教育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戰略意義

我國是典型的農業大國,又是典型的老齡化國家之一,有老齡人口1.3億,其中70%居住在農村,數量如此龐大的農村老年群體,應該引起社會的關注和重視。但現實中,農村老年人處於弱勢,自身發展具有明顯的滯後性,主要表現在:文化教育水平低,科學文化素質低,文盲和半文盲仍舊存在;思想空虛,分辨是非能力差,不少人還信奉和從事封建迷信活動;精神文化生活匱乏,生活方式單調,除了扎堆聊天、曬太陽、看電視之外,沒有更好的休閒娛樂方式;缺乏養生保健知識,忽視自己的身心健康;法律意識淡薄,不懂法,不用法,違法事件時有發生;不能正確行使政治和民主權利,在基層民主選舉中把選舉權做交易等等。這些不和諧音符,妨礙了農村老年人自身權益的實現,也構成農村社會的老齡問題。科學發展觀強調以人為本,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要改變農村老年人自身發展滯後的狀況,使之與社會發展相適應,與時代進步相協調,根本途徑還是要靠教育。因而以全納理念發展農村老年教育,為農村老年人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機會,是農村老年人自身發展的現實需要,是農村社會協調發展的現實需要,也是社會關注弱勢群體、共享發展成果、堅持以人為本的具體體現。

黨在新的歷史時期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命題,對農村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和要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項系統的社會工程,老年教育在這項工程中大有作為。老有所教,提升農村老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質,並通過老年人的影響和帶動,促進人際和諧,管理民主,互幫互助;老有所學,提高農村老年人的科學文化素質,使農村老年人崇尚科學,抵制迷信,擯棄陋習,促進科學種田,科學保健,科學生活;老有所樂,提高農村老年人的生活質量,豐富農村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從而帶動整個鄉村村風文明,文化活躍;老有所為,促進農村老年人發揮經驗、威望等優勢,在發展經濟、調節糾紛、民主議事、關心教育下一代等方面餘熱生輝,更好地實現自身價值。綜合起來看,以全納理念發展農村老年教育,能不斷提高農村老年人個體和群體的綜合素質,推進社會文明和諧,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因而以全納理念發展農村老年教育,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戰略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