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域調研報告4篇

縣域經濟是以縣域為中心,以產業為紐帶,以市場為導向,以農村為重點,以縣域行政範圍為基礎,以最佳化配置資源為目標,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備的區域經濟。

一直以來,縣域經濟在擴大我國經濟總量、增強綜合實力,統籌城鄉建設、有效化解“三農”問題,促進就業、農民增收、財政增長、鞏固基層政權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據統計,截至XX年末,我國列入縣域經濟統計範圍的2072個行政單位縣域國土面積占全國的92%;人口總數約占全國總人口的73%;縣域經濟gdp約占全國gdp的60%,全社會商品零售總額、實際利用外資等指標都占全國的1/3左右,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約占全國的1/4。

近年來,中央重新審視“重城輕鄉”的非均衡經濟發展態勢,突破性地提出了“縣域”概念,並將“縣域經濟”正式納入國家經濟建設和經濟體制改革的範疇,黨的xx大和xx大都明確提出要“壯大縣域經濟”。巨觀經濟政策呈現出向縣域側重的明確的方向性變化,標誌著中國已經進入了縣域經濟大發展時代。

XX年中央實施東北振興戰略,為遼寧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帶來了重大的歷史機遇,特別是為遼寧縣域經濟的發展注入了生機和活力,使全省縣域經濟實現了前所未有的跨越式發展。但是,與浙江、江蘇、廣東、山東等目前國內縣域經濟發展較好的地區相比,遼寧差距明顯。如何解決目前制約遼寧縣域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在現有基礎上實現本省乃至東北地區縣域經濟的跨越式發展,值得深入思考。

1遼寧縣域經濟發展現狀

遼寧目前有44個涉農縣區,包括27個縣和17個縣級市,土地總面積為12.83萬平方公里,約占全省的86.7%;總人口2315.3萬人,約占全省的55%。在中央振興東北戰略的推動下,全省縣域經濟發展水平逐步提升,態勢良好。縣域經濟發展呈現出“全面提升、結構改善、活力增強、效益提高”的良好態勢。

(1)縣域經濟總體實力增強,有力地推動了經濟成長。

XX年遼寧縣域地區生產總值為3300.1億元,比上年增長了21.8%,占全省的35.6%,有7個縣(市)的地區生產總值超過了100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3874元,增長了22.1%;實現工業增加值1453.03億元,同比增長33%;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08.8億元,增長了30.1%,占全省的13.3%,比上年提高了0.9個百分點。

在XX年第七屆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縣(市)排名中,東北地區占5個,全部出自遼寧,最高排名34位,分別是海城市、瓦房店市、普蘭店市、莊河市、大石橋市。

(2)產業結構不斷最佳化,工業和服務業持續提升。

XX年遼寧縣域第一產業增加值為767.1億元,增長10.7%,占全省的78.6%;第二產業增加值為1480億元,增長26.3%,占全省的31.3%;第三產業增加值為1053億元,增長24.6%,占全省的29.7%。三次產業比重由上年的25.6:43.2:31.2調整為23.2:44.9:31.9。一產業下降2.4個百分點,二產業上升1.7個百分點,三產業上升0.7個百分點。

(3)固定資產投資快速增長,基礎設施不斷完善。

XX年遼寧縣域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達1004.3億元,占全省城鎮固定資產投資的20.2%,比重較上年提高2.8個百分點,比上年增長57.2%,比全省增幅35.7%高22個百分點;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占gdp的比率為30.7%,比上年提高11.4個百分點。

電力、交通、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等投資均有大幅增長,城鄉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最為突出的有以下幾方面:一是歷時6年總投資129億元的全省農村電網建設與改造工程全面竣工並交付使用,改善了農村電網的落後狀況,實現了城鄉居民生活用電同網同價,使全省691萬戶農民受益;二是全省省轄市全部通高速公路、1170個鄉鎮全部通油路,形成了“一網五射兩環”的公路交通總格局;三是在遼西北全面啟動了農村飲水安全工程,使458萬農民飲水難的問題得到徹底解決。

(4)對外開放步伐加快,重點項目不斷湧入。

招商引資步伐加快。隨著縣域基礎設施和招商環境的改善,XX年遼寧縣域實際利用外資12.2億美元,占全省的20.3%;農業實際利用外資、農產品出口創匯同比增長20%以上。各縣(市)普遍開工建設了一批重點工業項目。江蘇雨潤集團300萬頭生豬深加工項目落戶開原,北票工業園引進浙江賜富、縱橫兩大集團,投資10億元年產60萬噸海綿鐵項目進展順利,盤錦大窪船舶工業園已簽訂項目總投資72億元,42個重點項目中將有15個項目年內達產。

在省財政資金支持的25個縣(市)工業項目集聚地中,規模以上企業數已由XX年的325個增至XX年的577個,增加252個,增幅77.5%。其中1億元以上的企業已由XX年的42個增至XX年的100個,增加58個。

(5)農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生活質量不斷改善。

XX年,遼寧省農民人均純收入4090元,比上年增加400元,增長10.8%。從44個縣來看,11個縣農民人均純收入超過5000元,占25%,比上年增加4個,其中,長海縣仍舊是全國最高,達15012元;4000-5000元的有20個,占45.5%,比上年增加5個;3000-4000元的有11個,占25%,比上年減少5個;XX-3000元的有2個,占4.5%,比上年減少4個。

2從遼寧縣域經濟發展引出的思考

(1)目前制約遼寧乃至全國大部分縣域經濟發展的主要問題。

雖然遼寧縣域經濟的發展取得了很大進步,已經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但放眼國內浙江、江蘇、廣東、山東等縣域經濟發展的先進地區,差距依然明顯。

據XX年中郡縣域經濟研究所《第七屆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與科學發展評價報告》顯示,當前我國縣域經濟發展具有如下特徵:

——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縣(市)主要分布在東部地區,東部地區有90個,東北地區有5個,中部地區有11個,西部地區有4個。

——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縣(市)的平均規模:人口81.45萬人,地區生產總值268.17億元,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3.36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為3596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790元,分別比上年增長4.05%、15.86%、22.57%、16.43%、8.99%。

——新時期縣域經濟特色各異,競爭日益激烈:浙江省縣域經濟人均水平高,百強縣比例大,為全國各省市區之最;江蘇省縣域經濟規模大,百強縣大而強;山東省縣域經濟單位多,差異性大,百強縣增數多;廣東省縣域經濟已經逐漸成為中心城區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等等。

通過與上述縣域經濟發展先進地區的綜合比較,現階段制約遼寧縣域經濟發展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5個方面:

一是經濟發展整體水平較低,競爭力不強。除少量縣(市)外,總體處於國內縣域經濟發展一般水平,與全國百強縣(市)平均水平差距明顯。

二是經濟結構最佳化和產業結構調整依然滯後,產業現代化水平低。產業集群特色不鮮明,缺乏龍頭企業的帶動和規模化經營,沒有發揮出自身優勢,對整個產業的支持和推動力度不夠。

三是縣域經濟發展不均衡,強者恆強、弱者常弱,各自為戰,未形成類似江蘇江陰、山東即墨等為代表的強縣組團,體現出明顯的集聚放大效應。

四是鄉鎮企業管理落後,沒有樹立起有市場號召力的特色品牌。

五是環境保護和資源最佳化配置意識不強,軟硬環境建設亟待總體提升。

不難看出,以上問題正是一直以來制約和困擾中國大部分縣域地區經濟發展的通症,只是當前階段更加突出、更加緊迫而已。

(2)關於我國縣域經濟發展戰略的初步構想。

必須看到,在現代化都市大行其道的今天,發展縣域經濟是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的重要戰略支點。縣域經濟發展的成敗,關係到農業產業化、農村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的成敗,關係到我國的全面開放、發展和穩定,所以必須從六個方面入手:

①要堅定思想、統一認識,將縣域經濟的發展與區域總體發展聯繫起來,樹立“縣域立,城市興”的思想,加速推進城市經濟和縣域經濟的“雙輪拉動、同步增長”。

②堅持高起點、高標準、高水平規劃,依據各地區縣域經濟發展的優勢、現狀、存在問題以及未來發展趨勢,準確把握自身定位,將工作重點放到培養縣域主導產業、培育特色經濟品牌、扶持縣域龍頭企業上來。

③建立和完善國家縣域經濟發展指標評價考核體系。依靠該體系,促進縣域經濟在領導機制、改革機制、考核機制、激勵機制等方面實現創新發展。

④加速環境建設步伐,提高環境建設水平。在完善公共基礎設施、產業配套設施的同時,加速公共信息服務平台的建設,提升政府行政審批服務的水平和加快辦事效率,為縣域經濟的發展提供優良的配套設施環境和優質的公共、行政服務。

⑤大力發展民營經濟,支持和鼓勵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本地縣域產業發展方向的鄉鎮中小企業引入現代企業管理模式,積極引導其立足本地、開拓市場、擴大規模、加速集聚。

⑥堅持以人為本,加強人才資源管理,為縣域經濟發展集聚各類有用人才。充分利用各項優惠政策和激勵機制,大力引進和培養適合縣域經濟發展需要的高級人才,形成優勢產業集聚人才、重點項目吸引人才的發展態勢。

(3)中國縣域經濟發展的未來。

縱觀我國幾十年來的縣域經濟發展,經驗與教訓共生,機遇與挑戰同在。雖然其中存在一些問題,面臨一定困難,還要走一段漫長的崎嶇之路,但從發展的角度,尤其是通過觀察國內縣域經濟先進地區的發展軌跡來看,這些問題與困難的出現實屬正常、無可避免,是中國縣域經濟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必然面對的。只有正視這些問題與困難,逐步解決和克服了它們,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大發展,才能迎來中國縣域經濟“萬紫千紅、滿園秀色”的春天。

如何統籌城鄉與縣域治理創新調研報告
縣域調研報告(2) | 返回目錄

統籌城鄉發展,是黨中央、國務院站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全局的高度,科學把握時代發展要求,做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湖北省地處中部欠發達地區,在城鄉統籌發展中面臨諸多挑戰和機遇。

經過改革開放30年的發展,湖北省總體進入了工業化快速推進和崛起的新階段,“重要戰略支點”建設進入加速推進新時期。,全省地區生產總值首次過萬億元,實現了經濟發展的大跨越;,農民人均純收入超過5000元,實現了生活水平大提高。但是,湖北省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不協調、不平衡的問題仍然十分突出,尤其是城鄉發展差距很大。,全省城鄉居民收入比高達2.85:1。總的來看,農業基礎仍然脆弱,最需要加強;農村發展仍然滯後,最需要扶持;農民增收仍然困難,最需要加快。因此,湖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點在農村,難點在農村。只有推動城鄉統籌發展、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跳出傳統的就農業抓農業、就農村抓農村的思維定式,破除城鄉分割的體制性障礙,促進城鄉融合、資源共享、產業互補、市場互動、人力互促,才能最終形成城鄉之間一體化發展新格局,實現城鄉共同繁榮,達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

在即將來臨的“十二五”時期,城鄉一體化對湖北省乃至全國的經濟社會發展轉型將產生全局性和深刻性影響作用,這一時期也是城鄉結構變化從量變到質變的關鍵時期。湖北省作為中部省份和後發地區,將成為國家下一步推動城鎮化發展戰略的重要區域,這對於城鄉統籌發展帶來新機遇。

一、統籌城鄉的鄂州經驗

,湖北省委、省政府在深刻分析國內外發展新形勢的基礎上,提出在鄂州開展統籌城鄉促進城鄉一體化的試點工作。目的是通過在鄂州先行先試,探索一條適合中部地區的以城帶鄉、以工促農的新路子,在全省起到示範帶動作用。試點工作一年來,鄂州市城鄉一體化發展試點工作取得了重要的階段性成果。,鄂州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5.2%,增幅在全省各市州中居第一位;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增長21.6%,居第4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5%,居第2位;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718元,高出全省平均水平683元。基礎設施建設得到加強,農民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城鄉環境明顯改觀。

總結鄂州市的試點經驗,從縣域治理的角度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⒈統籌城鄉發展規劃,實現全域規劃新格局。全市按照“1311”四位一體的城鄉空間格局(1個主城區、3個新城區、10個特色鎮、106箇中心村),構建現代化、網路型的市、區、鎮、村建設體系,構築起城鄉互動發展、整體推進的空間發展形態。

⒉統籌城鄉基層單元,構建一體化治理新體系。鄂州市把推進農村新社區建設作為城鄉一體化工作的突破口,將全市320個村歸併為106箇中心村(這個比例基本上是3:1),探索出“遷村騰地建新村”、“項目拆遷建新村”、“依託集鎮建新村”、“城中村改造建新村”、“產業培育建新村”、“規劃引導建新村”、“環境整治建新村”等6種新村建設模式。目前開工建設的就有16個新村。這些新村按照“五統一”的要求建設,即統一規劃設計、統一建築風格、統一產業布局、統一基礎設施、統一公共服務,每個新村設立了“1+8”服務中心(1個文化廣場,8個工作室:村黨支部、村委會、農業發展公司、警務及民事調解工作室、衛生服務站、便民服務站、培訓中心、農家超市),較好地解決了節約用地、建房成本、資金來源、規劃執行等方面的問題。這些“模式”順應了城鎮化的發展趨勢,最大限度地節約了社會資源成本。

⒊統籌城鄉產業發展,形成城鄉互促發展新布局。鄂州市按照城鄉產業發展一體化布局要求,推動城區企業向農村延伸,形成城鄉產業相互融合,三次產業互動發展的新格局。在工業發展上,充分挖掘優勢,打造產業集群,生物醫藥、電子信息、冶金能源、建材、模具材料、紡織服裝等工業產業集群初具規模。在農業發展上,著力培育農業優勢產業,壯大龍頭企業,重點發展水產、畜牧、蔬菜、林果等四大支柱產業。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不斷提高農業組織化程度。著力開發農業多種功能,休閒農業、旅遊農業、設施農業等現代農業加快推進。在推動現代服務業發展上,文化旅遊、信息服務、現代物流、房地產開發等現代服務業水平不斷提升,形成了一條符合當地實際、特色鮮明的城鄉產業布局互融互補的路子。

⒋統籌城鄉基礎設施建設,改進公共服務均等化新面貌。鄂州市把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和城鄉公共事業均衡化作為改善民生的切入點,將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納入城鄉規劃統籌安排,增強城鄉基礎設施建設的集約度,實現城鄉基礎設施共建共享,基本上實現了路網、電網、供排水網、廣播電視電話網際網路和供氣網等“五網”建設城鄉一體化。率先推行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城鎮居民社會保障、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醫療救助“四網合一”,實現了城鄉低保一體化;建立了城鄉暢通、信息互聯的就業服務網路;不斷培育市場流通主體,完善城鄉流通體系,推進城鄉要素流動。

為了配合城鄉統籌發展,鄂州市還通過抓盤活土地、抓招商引資、抓項目投資、抓民營資本投入,破解資金籌措的難題;整合項目,出台鼓勵政策,破解遷村騰地的難題;大力推進一鄉一業、區域發展,破解支柱產業培植的難題;運用市場機制,出台優惠政策吸引商家投資,破解項目招商的難題;推進工業向園區集中,農民向城鎮集中,土地向規模經營集中,破解集中集約集群發展的難題;推進戶籍制度、土地管理和使用、財政支農資金整合和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機制、城鄉公交聯運、城鄉供水體制、城鄉教育、衛生、勞動就業、社會保障、行政管理體制等十個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破解體制機制方面的難題,初步建立起推進城鄉一體化協調發展的長效機制。

鄂州市在短短一年的時間裡之所以能夠取得可觀的階段性成果,與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分不開,與鄂州市委、市政府強力推進分不開,同時與鄂州市情的特殊性也是分不開的。鄂州市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地級市,它沒有下轄的縣(市),管轄的範圍較窄,實際上相當於一個工業化程度較高的縣。很顯然,鄂州經驗對縣域治理的創新,具有重要借鑑意義。它給我們的一條重要啟示是,統籌城鄉發展,不能不注重發揮縣(市)的能動性和主體性。

二、統籌城鄉發展關鍵在縣

xx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要統籌推進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促進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的良性互動。而要在城鄉統籌發展中做好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這兩篇大文章,關鍵在縣。

首先,縣是聯結城鄉的重要“接點”。在推進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中,縣一級政府是主要操作手,一切好的路線方針和具體的政策措施最終都必須依靠縣級政府來貫徹、落實。而且,只有在縣一級才有可能協調好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兩項工作。

其次,縣城和縣域中心鎮將是我國未來城鎮化的重要增長點。一方面是我國大中城市已經有了很大發展,甚至有些大城市的發展達到了“飽和”狀態或者漸趨擴展的臨界點,不宜再增加人口了;另一方面,農村人口近些年又急劇向縣城和中心鎮聚集,許多外出打工農民賺錢後更願意到縣城和中心鎮建房購房、安家落戶。除了新農村建設以外,以縣城和中心鎮的發展為主要內容的新型城鎮化無疑是縣域經濟的另一新的重要支點。以湖北省為例,改革開放以來,城鎮化穩步發展,城鎮化率達45.2%。但總的來看,湖北城鎮化水平滯後於全國平均水平,滯後於工業化水平。從湖北省的實際情況來看,在未來一段時期內,全省人口分布格局將是:三分之一在大中城市、三分之一在小城鎮、三分之一在農村。因此,促進人口向縣城、重點鎮聚集,是湖北省下一步城鎮化發展的重點。對一個100萬左右人口的中等縣市,如果把縣城人口發展到30萬人左右;建設3-5箇中心鎮,每個達到8-10萬人;建設一批能集聚-3000人的中心村,將大大完善湖北省城鎮體系,加快推進湖北省城鎮化進程。為此,在統籌城鄉發展中,要儘早做好縣城和縣域中心鎮的功能分區規劃,提升城鎮產業、資源和人口的聚集功能。同時,要不斷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加快落實放寬中小城市、小城鎮特別是縣城和中心鎮落戶條件的政策,促進符合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在城鎮落戶。

城鎮化發展和新農村建設好比是縣域經濟發展的“兩翼”,只有兩者比翼齊飛,才能促進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的良性互動,最終找到一條適合中國特殊國情的城鄉一體化發展道路。

既然統籌推進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關鍵在縣,那么,充分調動縣級政府的積極性和能動性則是關鍵中的關鍵。如何調動縣級政府的積極性和能動性呢?筆者認為至少要做到以下三點:

一是讓縣級政府“責權利相統一”,成為一級有權有能的基層政府。除了要改革現有的財政體制,實行“省管縣”財政體制以外,還要加快縣級行政體制改革,在省縣之間合理劃分事權,賦予縣級政府更多的權能,逐步廢除市管縣體制,最終形成中央、省(市、自治區)、縣(市)三級的行政管理體系。

二是進一步最佳化縣級權力結構,合理配置公共資源,使縣一級政府成為效能型政府。目前的縣級權力結構仍然存在黨政分工重疊、部門機構架床疊屋和人浮於事等問題,遇事則相互推諉,遇矛盾則繞著走,嚴重限制著縣級政府的權力運作效能。與此同時,又由於部門林立、機構分立,中央和省級政府不斷加大對農村投入的各種公共資源因為得不到合理配置,而發揮不了應有的效益。

三是健全民眾民主參與機制,把縣級政府建成能及時回應廣大民眾需求的服務型政府。通過健全民眾民主參與機制,讓民眾的意見和需求能夠及時被縣級政府所吸納,並及時轉換為為民所需的公共服務項目;通過健全民眾民主參與機制,讓民眾也能有效地參與到當地政府的民主決策和民主管理中來,發揮民主監督的作用,讓公共權力在陽光下運行,不偏離公共利益的軌道;通過健全民眾民主參與機制,使民眾在包括權威資源在內的關鍵性公共資源的分配或配置上真正享有知情權、話語權,讓公共資源服務於公眾利益、增進公民福利。

縣,不僅是我國城鄉統籌發展的重要“接點”,而且是國家與鄉村社會的重要溝通“中介”,只有抓好縣這個關鍵,才能最終破解中國式“三農”難題!

三、適應城鄉一體化發展需要,大力推進縣域治理創新

在統籌城鄉發展中,除了要統籌城鄉規劃、統籌城鄉建設、統籌城鄉產業發展、統籌城鄉公共服務等物質層面的一體化建設和發展以外,筆者認為,更為重要是要構建與之相適應的城鄉一體化縣域治理體制。不在統籌城鄉體制上進行根本性創新,很難真正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從鄂州經驗看,當前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加大體制創新力度:

(一)以社區自治為基礎,在構建社會治理單元中創新。

統籌城鄉發展,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必須建設城鄉一體化的社會治理單元。這個新的基本社會單元,應該是“社區”。我國城鎮已經建立了以社區為基本單位的治理體系。黨在xx屆六中全會《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提出“積極推進農村社區建設,健全新型社區管理和服務體制,把社區建設成為管理有序、服務完善、文明祥和的社會生活共同體”,完全合乎統籌城鄉發展的要求。只有建立城鄉一體的基層治理單元,才能真正破除既有的城鄉行政和社會治理的二元結構。

鄂州以農村新社區建設為突破口的做法值得借鑑。鄂州通過前述多種模式建成了近城、近鎮、近交通或流通樞紐的眾多農戶新的聚集區,即農村新社區。這類社區實踐上已經與城鎮聯為一體。是農民變市民的主要載體。鄂州以農村新社區為基礎,以方便居民民主自治為目的,大力推進社區建設,健全新型社區管理和服務體制,把社區建設成為管理有序、服務完善、文明祥和的社會生活共同體。鄂州恆大新社區就是依託產業發展起來的新社區,周邊四個行政村各有一部分農村住戶遷到新社區,主要靠民營企業的貢獻,為居民提供了有效的公益性服務,對周邊農戶產生了巨大的吸引力,越來越多的農戶自願加入新社區,為探索農民自費變市民之路積累了寶貴經驗。

農村新社區建設必須尊重農民民眾的意願。特別是村落社區範圍的界定、自治機構的設立、民主選舉和運行機制的建立,都必須根據農民民眾的意願。主要依靠農民民眾的主動參與為驅動力,不能搞行政推動和強迫命令,更不能搞一刀切、搞花架子、搞形式主義。農民民眾的參與狀況直接關係到農村新社區建設的成敗。農村新社區建設必須以服務民眾為根本,以增進民眾公共福利為宗旨。

建設農村新社區是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緊密結合的一個重要載體。要注意整合周邊落社區內外各種資源,通過民眾的民主參與、民主監督實現新農村建設資源的有效使用;改善村落社區居民生產生活基本條件,大力發展農村各項公益性事業;政府的各種公共服務或公益性事業可以委託給農村社區和其他農民合作組織提供或興辦,將農村新社區建設為新農村建設的綜合性平台。

更重要的是,將農村新社區建設為居民自治的基礎性組織。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農村新社區一旦建立,就要由社區居民民主選舉社區理事會,該理事會一般由3~5名本社區居民組成,理事會設1名理事長,其他成員為理事,由社區理事會管理社區日常性事務。但是,有關農村社區重大事項的確定、公共工程的建設和實施、公益性事業的建設和發展等社區事務應在社區居民會議上討論、決定或通過。新社區理事會的理事長最好成為村委會的當然成員、鄉鎮人民代表。

在農村新社區建設初期,要正確處理好新社區與行政村的關係,特別是處理好村黨支部、村委會與農村新社區理事會的關係。農村新社區理事會必須在村黨組織和村委會的領導和指導下開展工作;對於農村新社區自身的事務,村黨組織和村委會要充分尊重農村新社區理事會的自主權,不得隨意干預;村黨組織和村委會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協調鄉鎮與農村新社區、以及農村新社區之間的關係上來。等到新社區自治成熟的時候,可以根據當地情況考慮撤銷行政村層級。

(二)以鄉鎮官民合作為主旨,在重構鄉鎮權力結構中創新。

目前我國絕大部分農村地區的鄉村社會發育尚不健全,還不能實現鄉村社會的自我治理,只能依據當地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水準,因地制宜地選擇“鎮政”、“鎮政鄉派”或“鄉派”等不同形式進行構建;如果當地的鄉村社會有了充分發展,可以實現鄉村社會的自我治理,並且有一定的自治能力和社會經濟基礎,它就可以推行“鄉鎮自治”或“鄉民自治”。

“鎮政”比較適宜於工商業經濟較為發達、本地財政狀況良好的地區;這些地區基本上實現了城鎮化。可以採取“委託擴權”的改革方式,進一步擴大鎮政府的自主權,將鎮政府建設為一級較為完備的基層政權組織。

“鄉派”適合於傳統農業地區,在這些地區,農村稅費改革之前,鄉級財政的主要來源是農業稅;農村稅費改革之後,其財政來源主要是來自上級政府的轉移支付。這種財政基礎不能支撐一個比較健全的鄉級政府,決定它只能向“鄉派”的方向改革。誠如徐勇所言,“財是政的基礎,財政來源與能力決定著政權的特性與能力”。實行“鄉派”的地方,要不斷強化縣級政府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務的職能,建構“以縣為主、鄉鎮協助”的農村公共服務體系。

“鎮政鄉派”適宜於一些鄉鎮社會經濟發展不均衡的欠發達地區。在這些地區,少數鄉鎮的社會經濟基礎較好,具有一定的財政能力,除了能夠保障鄉鎮政府日常運轉的需要以外,還可以發展公益事業,而且城鎮化達到了一定的水平,可以將這些鄉鎮按照“鎮政”的模式進行改革;其它一些鄉鎮的社會經濟基礎較差,沒有一定的財力基礎,最好按照“鄉派”的思路進行改革。這樣在同一個地區就可以根據鄉鎮的不同情況因地制宜地實行“鎮政鄉派”。今後,凡是可以建立為一級比較完備的政權組織的鄉鎮,統一改稱為“鎮政府”;凡是不能建立為一級比較完備的政權組織的鄉鎮,統一改稱為“鄉政府”(或“鄉公所”、“鄉辦事處”)。這樣一來,“鄉”和“鎮”就有比較明晰的區分,以改變當前“鄉”“鎮”不分的混亂狀況。

其實,無論是“鎮政”還是“鄉派”(乃至“鄉政自治”)都只是鄉鎮制度構建的一種形式而已,鄉鎮制度構建的關鍵在於鄉鎮權力結構的重構,建構一種全新的“官”、“民”二元的治理結構,在體制內通過權力重構達致國家與鄉村社會之間的合作。

具體地說,就是在鄉鎮一級實行人大常任制改革。常任鄉鎮人民代表可以參考“三三制”原則由三個部分構成:一部分是黨組織推薦的代表,一部分是農民民眾直接選舉產生的村落社區代表;一部分是通過競爭性選舉產生的民意代表,由這些常任代表組成鄉鎮人民代表會議,由它討論和決定鄉鎮社區的重大事務,並對鄉鎮政府(或鄉公所、辦事處)的日常行政事務進行民主監督。該會議主席必須由鄉鎮人民直接選舉產生,不得兼任鄉鎮辦事處或同級黨委的職務。為了提高該會議組織的運行效率、加強對鄉鎮行政事務的日常性監督,常任人民代表人數不必太多,以便於開展經常性活動。在條件比較成熟的地方,還可逐步實行“開放式會議制度”(opentownmeeting),不斷擴大普通民眾參與公共事務的運行機制。

這樣改革,既體現了“國家”對鄉村社會的有效治理,也充分體現了“國家”與鄉村社會的民主合作精神。鄉鎮的黨政機構更主要地貫徹和落實國家在農村地區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包括計畫生育、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等社會管理職能,並協助縣級政府及其部門為農民和農村發展提供公共服務;鄉鎮人民代表會議則是鄉鎮人民參政議政的主要渠道和形式,更主要地代表鄉村人民的意志,通過它可以比較有效的溝通民意。這樣一種制度設計,實際上滿足了國家治理和基層民主發展兩個方面的需要,可以在體制上解決農村社區自治進一步發展、以及鄉鎮社區民主治理與國家治理之間的矛盾和衝突;從而,最終建立和諧、民主、合作的現代鄉鎮治理格局。

(三)以縣政服務轉型為核心,在重塑“以縣為主”的農村治理體制中創新。

縣級政府轉型勢所難免。一方面鄉村體制改革必然對縣政轉型產生壓力,只有縣鄉村聯動才能切實保證鄉村體制改革的成果;另一方面縣政體制構成了一種組織場域,對鄉村形成一種“同構化”壓力,如果不對縣政進行相應的改革,鄉鎮體制安排和農村基層組織設計無論如何美好,都會因為這個“同構化”的壓力而變樣走形,使之退回改革的“原點”。

縣政轉型的著力點是建設服務型政府,重塑“以縣為主”的農村治理體制。因此,縣政轉型應圍繞著如何加強農村公共服務建設、提升公共服務績效進行改革,並通過提供公共服務的方式進行農村治理,“服務”取代過去的“汲取”而成為政府與農民民眾之間的一條重要聯繫紐帶。

首先,縣政的服務轉型,必須改變問責體制。變對上的單向問責為對上和對下的雙向問責。這除了要加強縣級人大常委會的建設,提高縣級人大權能以外,還要實行縣級領導人的民主選舉,可先從競爭性選舉開始,擴大民意基礎。

第二,縣政服務轉型,必須改進工作考核辦法。要重新建立以公共服務為核心的工作考核評價體系,考核重點從注重形式和過程轉向注重成果和績效,從注重經濟發展(特別是gdp和財政收入的增長)轉向公共服務和農村治理,尤其要突出對“為農服務”績效的考核。

第三,縣政服務轉型,必須改善公共服務方式。過去即便有所公共服務,也主要是由政府及其部門直接提供的,這種提供方式一般是通過建立相應的機構、由政府財政供養其工作人員來行使服務職能,以往的實踐證明,這種服務方式最終往往異化為“只養人不服務”或者“收費養人”的結果,導致“食之者眾、生之者寡”的局面。

在最近一輪鄉鎮改革中,湖北等地撤銷了這些“養人”機構,實行“以錢養事”的公共服務方式,不但精簡了機構、減輕了財政供養負擔,而且還切實提升了公共服務的績效,為農民民眾提供了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務。這種“以錢養事”(改為“以財養事”似乎更妥)的公共服務新機制值得推廣。通過“以錢養事”的改革,變政府直接提供公共服務為市場化運作、政府購買,從而建立政府、市場和社會多元合作的公共服務模式。為此,要積極“推進政事分開,支持社會組織參與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積極培育和大力扶持各種非贏利性、社會公益性非政府組織的發育和成長;“在履行好政府職能的同時,要把不應該由政府承擔的經濟和社會事務交給市場、中介組織和村民自治組織”。並最終一個以“村落社區為基礎,鄉鎮政府居間協調,縣級政府為主導”的,覆蓋整個農村的新型公共服務體系。

湖北推行農村公益服務“以錢養事”改革的正面效應是顯而易見的,存在的問題也是可以逐步完善的。從正面效應看,有三個提高,即財政投入、服務能力和農民滿意度三提高。從開始,湖北把農村公益性服務列為省財政專項支出,從農村人平5元起步,三年增加到人平15元,6年累積投入24億元,支持農村公益事業發展,加強農業科技推廣體系建設,為農業生產提供技術推廣、防疫免疫等服務。目前,全省良種普及率達到95%,農業機械化率達到54%。今年繼續安排6億元予以支持,力爭新建農民專業合作社1000個,特色產業訂單率超過50%。抓住國家農機補貼增多的機遇,重點推進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穩步發展油菜、茶葉、畜禽、水產機械化。在血吸蟲疫區實施“以機代牛”工程,建設一批無耕牛村。從負面反映看,主要是農村公益性服務機構人員老化,捧不到“鐵飯碗”,就招不到青年學生,難以補充新生力量。筆者認為,解決這個問題,要在政策配套上下功夫,一是對農村公益性服務機構要核定財政供養編制,實行定崗不定人體制;二是對獲得上崗資格的人員視同事業單位職工管理,可以評職稱、可以在新老體制間調動工作,解決技術人員的後顧之憂。

第四,縣政服務轉型,必須最佳化權力結構。一是縣級領導體制要總結一些地區試行的“黨代會常任制”成功經驗,構建“一個核心、三個黨組”的新型權力結構。這個核心即是縣委,三個黨組即是縣人大、縣政府、縣政協黨組。在這一結構中,縣委居於核心地位,“總攬全局、協調各方”。二是精簡和整合縣級職能部門機構,再造一個“效能、統一、廉潔”的公共行政體系。

第五,縣政服務轉型,必須改革省縣體制。在廢除“市管縣”體制、實行“市縣分治”的同時,省縣之間要進行適當分權,把縣政建設為一級地方自治政府。

等到縣政完成服務轉型,構建了較為健全的農村公共服務體系和有效的公共服務機制,具備較強的農村公共服務能力,以及農村村落社區也具備比較完善的自治能力的時候,可以視其情況撤銷鄉鎮一級政府,從而最終建成以縣政為地方自治基礎的省、縣(市)兩級地方政府架構。

縣域經濟發展環境調研報告
縣域調研報告(3) | 返回目錄

為進一步最佳化經濟發展環境,促進縣域經濟又好又快發展,近期,我們採取座談、問卷調查和走訪企業的方式,與6家企業和部分行政執法部門負責人進行了座談,分析當前經濟環境中存在的問題,研究解決問題的辦法。調查表明,我縣經濟發展環境經過階段性治理,取得了明顯成效。企業普遍反映,近兩年來,經濟發展的硬軟環境有了明顯改善,全社會重視環境建設的氛圍已經開始形成。但是,實行經濟發展環境的不斷最佳化,任務仍然十分艱巨。加強經濟發展環境建設,努力營造通暢、寬鬆、便利、法治的良好環境,依然是我縣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經濟發展環境現狀

座談中,企業負責人普遍認為,今年縣委專門成立了最佳化經濟發展環境辦公室,下“重錘”治理經濟發展環境,全力支持企業發展。人大、政協對經濟環境的關注程度日益增強,加強了對該項工作的領導和監督。改變了以往投訴無門、治理無人的局面。隨著政府職能逐步轉變,審批項目逐年減少,審批事項向服務中心集中,方便了企業辦事。嚴肅查處了一批損害經濟環境的案件,行政執法人員明目張胆地“吃拿卡要”等違紀行為明顯減少,雁過拔毛的現象得到遏制。實行獎勵納稅大戶等制度,形成了親商、安商、護商的良好氛圍。

與此同時,我們必須清醒看到經濟發展環境中還存在諸多問題,一些深層次的矛盾還沒有得到徹底解決,當前的經濟環境與經濟發展還不相適應。主要表現在:

第一,發展意識不強,企業經營的政策環境仍不寬鬆。座談中大家反映,傳統的官本位、權本位、利本位意識在一些部門仍然存在,有些幹部發展意識不強,習慣用計畫經濟的管制手段管理企業,居高臨下,錯誤地認為管理就是收費,執法就是處罰,對企業不惜竭澤而漁。有些部門在服務企業,幫助企業跑項目、創品牌、融資等方面的措施不力,扶植企業發展的政策難以落實。座談中大家反映,儘管制定了一些優惠政策,但在土地、稅收、金融、工商等方面的政策仍不夠靈活,在服務經濟建設方面的投入還不足,企業準入的門檻還比較高,一些好的產業進不來,有的來了也留不住,難以形成規模。如南河工程老闆中途撤走,亞泰和勝動合作項目黃磷尾氣發電無法履約等等。少數部門由於思想觀念難以從根本上轉變,習慣用條條框框束縛企業,在服務企業發展上支持的少,干預的多;設路標的少,設路障的多。

第二,行政審批項目過多,程式繁瑣,行政服務中心的作用發揮不夠。座談中反映,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相對滯後。一些部門面對新一輪市場競爭,缺乏緊迫感,工作中輕服務、重收費,輕監管、重處罰,程式繁冗,服務效率不高。一是行政審批項目偏多,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發揮不夠,行政審批方式單一。二是行政審批手續繁多。有些具有審批職能的單位仍抱著部門權利不放,以種種藉口搪塞,至今不進中心。有的雖然在中心設立了視窗,卻把行政服務中心當作“收發室”,實行審批職能體外循環。有的行政機關一項許可要經多個科室,涉及到幾個分管領導。有的在報批材料上做文章,不實行一次性告知,對申報材料吹毛求疵,逼著企業找關係、做工作。

第三,部分工作人員服務意識欠缺,存在不作為、慢作為的現象。大家反映,在最佳化經濟發展環境、服務企業工作中,縣領導比部門領導重視,部門領導比中層幹部重視,對縣領導重視企業發展,幫助企業排憂解難的作法給予高度讚揚。但也認為,有些部門政令不暢,落實縣委縣政府決策力度不夠。有些部門握有實權的科長、主任等中層幹部對待上級決策、政令和要求,以種種藉口頂著不辦。有些工作人員接到報批項目後,採取“擠牙膏”式的服務,不給好處不辦事,給了好處快辦事,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的現象還不同程度存在。

第四,部分單位自由裁量權過大。有些部門主動上門服務少、宣傳政策少,但突擊檢查多、行政處罰多。在行政處罰中就高不就低,濫用自由裁量權,隨意抬高處罰額度,只要在檢查中發現一點問題就獅子大開口,等著企業去“做工作”。過大的自由裁量權也容易滋生執法中的腐敗行為。

上述種種問題,不同程度地損害了我縣經濟發展環境,影響了投資者的信心,挫傷了企業二次創業的積極性。因此,經濟發展環境問題必須引起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

二、經濟發展環境中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經濟發展環境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還是幹部思想觀念、行政管理體制及保障機制方面的原因。

一是思想解放不夠。思想不解放,發展意識不強,缺乏大膽開拓創新的精神,是造成發展環境不優、影響我縣經濟發展的主要原因。少數幹部不善於用發展的眼光、市場的辦法來解決經濟環境中存在的難題和問題,工作中缺乏先進的管理和服務理念;有些執法部門的幹部不能正確看待當今市場競爭的壓力和趨勢,墨守成規,工作中缺乏敢闖敢冒的開創精神,扶持企業發展、推動地方經濟騰飛的舉措不夠得力;有些同志,習慣用條條框框束縛自己的手腳,人為地抬高市場準入門檻;少數部門領導幹部受官本位、權本位、利本位思想影響,怕部門職能旁落、怕部門利益受損、怕權力喪失、怕減員削職,在最佳化經濟環境工作中缺乏真抓實幹的勇氣,有的想方設法保留審批項目,致使審批制度改革難以到位。一些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對最佳化經濟發展環境漠不關心,缺乏全局觀念、大局意識和主人翁精神,服務意識差,直接影響了經濟環境的改善。

二是地方財力不足。由於發展不夠,地方財力不足,許多審批項目難以減少,不合理的收費政策不能廢止,行政機關的冗員難以精減,“食之者眾,生之者寡”的問題不能很好解決,發展和生存的矛盾依然存在,這也是經濟環境難以迅速最佳化的直接原因。由此派生的亂收費、亂罰款、亂執法等許多有損經濟環境的現象難以從根本上遏制,使經濟發展和最佳化經濟環境不能同步。由於部門預算不足,為保證部門的正常運轉,有些部門不惜為錢執法,以罰代法,導致了收費養人、坐收坐支、以收定支現象難以根除,客觀上為損害經濟環境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三是保障機制不健全。首先是責任機制不明確。儘管縣委、縣政府對最佳化經濟發展環境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但部門落實不夠,工作目標不明確,工作內容不具體,工作績效考核不及時,績效考核的結果沒有很好地與幹部任用、獎懲掛鈎。其次,監督機制不健全,監督形式單一。一些部門政務公開推行不力,一些行政機關的行政權力得不到有效監督和制約。其三,制度體系不完備。近年來,雖然在最佳化經濟發展環境中採取了諸多措施,制定了一些相應的制度,但由於這些辦法和措施比較零散,沒有形成有機整體,制度約束的功能沒有充分顯現。近幾年,紀檢監察機關結合最佳化經濟發展環境,查處了一批損害經濟發展環境的案件,但公開曝光不夠,以案示教不夠,教育和警示作用不大。因此,在當前有效的保障機制尚未形成的情況下,我縣最佳化經濟環境的工作依然處於治標階段,經濟發展環境尚未走出治理—反彈—再治理—再反彈的怪圈。

三、進一步加強經濟發展環境建設的對策建議

營造順暢、寬鬆、便利、法治的經濟發展環境,是決定縣域經濟發展成敗的關鍵。當前,我縣正處於經濟發展的良好機遇。要實現經濟的騰飛,就必須用硬措施建設軟環境。從解放思想、轉變作風、改革體制、完善機制入手,推進經濟發展環境建設逐步深入。

1、進一步解放思想。只有思想進一步解放,才能帶來觀念進一步更新,作風進一步轉變。要結合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教育活動,深入開展“解放思想、服務發展”的大討論,引導幹部民眾充分認識“環境就是競爭力,環境就是生產力,環境就是生命線”的重要意義。牢固樹立大局意識、開放意識、市場意識、競爭意識和服務意識,增強最佳化經濟發展環境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努力解決在思想觀念、工作作風、服務水平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切實做到在全局與局部的關係上,全局意識要強;在效率與程式的關係上,效率意識要強;在服務與監督的關係上,服務意識要強;在創新與規範的關係上,創新意識要強。進一步樹立權力就是責任,管理就是服務,抓環境就是抓發展,抓環境就是創政績的責任意識。要鼓勵企業敢闖敢試,只要是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符合國家的產業政策,都要積極為企業提供發展的舞台。要鼓勵幹部和企業家交朋友,鼓勵採取多種方式支持企業發展,重獎有突出貢獻的企業家,用真誠留住人才,用優惠政策吸引投資,用優質服務方便投資,用優良的環境培育企業,真正形成“資本跟著人才走,人才跟著環境走”的局面。

2、進一步最佳化服務措施。行政服務環境最具決定性,最具帶動性,最具能動性。環境決定發展,服務創造優勢。因此,創新服務方式,提高行政效率是最佳化經濟發展環境的重中之重,也是轉變政府職能,建設服務型政府的根本體現。一是對外來投資者予以“綠卡”保護。為外來投資者工作、生活、學習提供最大的方便、最寬鬆的環境,吸引和保護外來投資者在投資興業,使外來投資者安心、寬心、舒心、放心。促進外來先進思想的滲透和同化,促進外來優秀人才的挑戰與競爭,促進外來生產要素的富集和激活,努力形成招商引資的“葡萄串效應”。二是開展部門單位向社會公開服務承諾,堅持和完善重大項目許可服務新聞發布、聯審會辦、逾時默認許可等制度,對重大項目行政許可流程進行全程跟蹤問效。三是對規模企業實行上門服務。定期到有關鄉鎮、企業、工業園區,現場提供面對面服務。定期邀請投資者、納稅人和企業家座談,廣泛徵求意見和建議,及時解決投資者、納稅人和企業家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定期開展送政策上門活動,將有關企業發展的法律法規、政策性檔案、最佳化發展環境的相關制度、涉企收費目錄手冊等發放到企業,確保政令暢通。

3、進一步強化監督。一是繼續開通投訴、舉報電話,設立投訴、舉報信箱,受理民眾舉報和投訴。二是在全縣納稅大戶或規模以上企業中聘請10名企業負責人為軟環境監測信息員,定期召開軟環境監測信息交流會,及時掌握投資者生活和工作需求;及時掌握投資者在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及時掌握投資者對軟環境建設方面的意見和要求;及時排查整改影響企業生產經營的各類問題,逐步完善軟環境監測網路,努力提高軟環境監測能力和水平。三是加大對行政執法部門和重要視窗部門的檢查、收費、處罰、許可以及服務態度、工作作風、行政效能等方面的明查暗訪力度,及時糾正和查處影響投資環境的人和事。四是開展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執行情況專項檢查,重點檢查處罰依據、處罰標準、裁量結果、處罰執行、相對人意見等情況,遏制濫用自由裁量權行為。堅決杜絕多收費、少服務甚至只收費、不服務的現象。

4、進一步健全保障機制。最佳化經濟發展環境,從根本上講,是與既得利益的博弈,是與傳統觀念和習慣的較量,必將是一場攻堅戰。因此,必須結合實際,標本兼治,立足建設,逐步建立最佳化經濟環境的長效機制,努力實現經濟發展環境由治理向建設轉變。首先,各級黨委政府要切實加強對經濟發展環境建設的領導,建立經濟環境建設的目標責任制,明確各部門、各單位最佳化經濟發展環境的職責,做到層層有責任、人人有壓力。各部門領導幹部要切實加強管理,看好自己的門,管好自己的人,辦好自己的事,對損害經濟發展環境的行為要敢抓敢管。一定要清醒地認識到,“對下失之於寬,就是對企業苛之於嚴”,給下級犯錯誤的機會,投資者就不給我們機會。對嚴重失職、失察的領導幹部要堅決實行責任追究。其二,要進一步健全經濟發展環境的監督機制。充分發揮經濟環境監測點、經濟環境監督員的監督作用,進一步加強人大、政協和新聞媒體對最佳化經濟環境的監督指導,積極推行企業評部門、企業評行風制度,定期組織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民主黨派人士,對企業經營的環境開展經常性的暗訪活動,向社會公開評議結果,與幹部評先表彰、獎懲任用真正掛起鉤來。其三,要暢通企業的投訴渠道,規範投訴制度,建立反應迅速的投訴機制。加強對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服務質量和工作效率的監督,切實做到有訴必辦、有案必查、有查必果、有錯必糾。其四,要建立完善懲處機制,加大對破壞經濟發展環境案件的查處力度和組織處理力度,著力推行黨政領導幹部問責制。“盯準不落實的事、追究不落實的人”,形成“馬上行動,強力執行”的工作氛圍。對於擾亂經濟秩序,破壞經濟環境建設,損害企業合法權益的案件,紀檢監察機關要堅決進行查處,造成惡劣影響的,要公開曝光,真正起到教育和警示的作用。

服務縣域經濟發展武裝工作情況調研報告
縣域調研報告(4) | 返回目錄

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對國家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國家對國防和軍隊建設的投入日益加大,經濟建設與國防建設協調發展的局面正在形成,如何做好服務縣域經濟發展武裝工作,促進武裝工作與經濟建設協調發展,既是客觀形勢的迫切需求,也是貫徹落實xx大精神的重要舉措,應採取有效措施,確保經濟社會建設與人民武裝工作協調發展。結合社會發展新形勢,我同縣國教辦、縣消防大隊、縣武警中隊負責同志深入實際就如何做好服務縣域經濟發展武裝工作進行調研,主要內容如下:

一、我縣駐軍及民兵的基本情況

全縣駐軍有縣人武部、縣消防大隊、縣武警中隊和276武警中隊共4個單位。其中,人武部下設19個普通民兵營、121個民兵連,共有民兵7384人。每個駐軍單位擔負的職能和任務有所側重,從為地方經濟社會建設保駕護航,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角度看,有其共同特點:

(一)駐縣駐軍共同接受部隊和地方雙重領導。縣人武部、縣消防大隊、縣武警中隊直接受部隊上級部門和受縣委政府的雙重領導。如:縣人武部直接上級是都勻軍分區,縣消防大隊的直接上是州消防支隊,縣武警中隊直接上級是州武警支隊,然這3個單位同時受**縣委政府的領導。

(二)駐縣駐軍為地方經濟建設保駕護航是其職責之一。部隊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當前部隊提出要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其中:處理突發事件維護社會穩定、擔負急難險重任務是部隊重要任務之一。和平時期,縣人武部、縣消防大隊、縣武警中隊是部隊聯繫地方的基層單位,責無旁貸應當走在處理突發事件維護社會穩定、擔負急難險重任務的前列。

(三)駐縣駐軍應積極參加強軍政軍民團結。軍政軍民團結是我國的優良傳統,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力量源泉,是抗禦經濟社會發展中各種困難和風險的可靠保證。同時,堅持軍政軍民團結是我黨我軍的性質和軍政軍民關係的本質決定的,是新形勢下加強軍政軍民團結的必然要求。所以駐縣駐軍要始終堅持“實實在在擁軍優屬,面對面擁政愛民”,以抓雙擁提高部隊戰鬥力和發展地方生產力為根本。

二、影響武裝工作發展的因素

(一)幹部民眾對武裝工作建設認識不足,國防法制意識不強是影響武裝工作建設的重要因素。由於長期處於和平年代,人們對國防建設和加強國防建設的重要性普遍淡化,尤其是對加強武裝工作的認識不深,少數幹部和民眾存在著“國防建設是軍隊的事,與地方無關”的思想,表現在貫徹落實國防法規自覺性不高,不能從整體和全局上考慮國防建設的需要,認為“抓經濟是本行,抓武裝是幫忙”。特別是,少數幹部和民眾對民兵組織建設重要性和必要性認識不足,適齡人員參加民兵組織,參與國防建設的意識淡薄,缺少熱情和信心。在抓經濟建設中忽視了國防建設,這些不利因素和認識上的偏差,一定程度影響了經濟與國防建設的協調發展。

(二)國防法律法規的貫徹落實滯後於形勢的發展,制約著民兵後備力量建設。隨著我國政治、經濟、社會改革的不斷深入,過去的一些法律法規與形勢的發展已不相適應。比如,過去規定民兵工作經費主要靠鄉鎮和企業統籌,但隨著新政策的出台,民兵工作經費實行了以政府保障為主,其他保障為輔的軌道。同時,隨著形勢的發展,人員流動性的加大,如何用法規來解決對國防後備力量不夠重視、不按法規辦事的問題,在法規制度上顯得軟弱。例如:我國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部完備的《民兵法》,這是當前民兵組織建設中最大的困惑和滯後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現役人員少,受職責所限,駐縣部隊對地方經濟建設發展有勁難使,難起到立桿見影作用。人武部幹部職工16人,消防大隊5人,武警中隊38人,各單位除日常站崗執勤外,機動人員不多。再加上,條令條例要求,不能直接參與地方經濟建設,所以難以結成統一的合力來集中支持地方經濟建設。

(四)武裝工作的發展受地方經濟建設發展的制約大。從人武部看,部隊只保障人武部幹部工資和每年10萬元左右的辦公經費,人武部的全面建設主要依靠地方黨委政府的支持才能解決。從消防大隊看,部隊只保障官兵的工資、津貼和每年幾千元的包幹辦公經費,大隊配備的消防器材、裝備的日常維修、動用車輛的用油等經費,均需要地方黨委政府來保障。從縣武警中隊看,稍好一些,但營區的建設及維修,仍需要地方劃撥經費保障。總體來說,受地方經濟建設發展的制約大。

三、加強縣域經濟發展武裝工作的思考

國防建設服從和服務於國家經濟建設大局,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協調發展。這是中國國防建設一個長期的基本方針。國防現代化需要國家的經濟力量和技術力量的支持,國防現代化水平只能隨著國家經濟實力的增強而逐步提高。國家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國防建設必須服從和服務於這個大局,軍隊應積極參加和支援國家經濟建設。國家在集中力量進行經濟建設的同時,加強國防建設,促進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協調發展,這是我們必需堅持的原則。從加強縣域經濟發展發展武裝工作的角度,我有如下思考。

(一)提高認識,強化縣域經濟發展武裝工作意識。加強人民武裝建設,提高民兵預備役部隊的作戰、保障能力,是打贏未來戰爭、維護國家主權安全、領土完整統一的客觀要求,也是維護我國社會穩定的現實需要。xx在黨的xx大報告中提出:“國防和軍隊建設,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必須站在國家安全和發展戰略全局的高度,統籌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實現富國和強軍的統一。”這一論述在充分肯定國防和軍隊建設重要戰略地位的基礎上,明確了新世紀新階段處理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關係應該遵循的指導方針,深刻揭示了國防和軍隊建設與國家發展、民族振興的內在聯繫,進一步明確了國防和軍隊建設在新形勢下的重要意義。人民武裝(國防後備力量人員)亦兵亦民、寓軍於民,肩負著建設祖國、保衛祖國的雙重任務。加強人民武裝建設,在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中,將發揮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時在促進“四個文明”建設方面具有重大意義。各級黨委、政府要從國家戰略全局上看問題、思責任,切實以實際行動履行黨管武裝的義務和責任。要把武裝工作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布局,一道部署,同步推進,要堅持把《國防法》、《兵役法》、《徵兵工作條例》、《國防教育法》等法規制度納入各級人大檢查工作內容,加大監督力度,努力把黨管武裝工作落到實處。各級領導幹部要強化“責任人”意識,充分認清經濟建設與國防建設、改革創新與維護穩定的關係,自覺做到一手抓經濟、一手抓國防,對於國防建設的重要問題,要參與決策,重大活動要積極參加,有難題要幫助解決,做到為官一任,強武一方。同時要利用領導班子過“軍事日”、重大節日走訪慰問、“雙擁共建”、“全民國防教育日”等各種重大活動之機,大力宣傳國家安全面臨的嚴峻形勢,宣傳人民武裝的職能作用,使廣大幹部民眾特別是黨政領導增強憂患意識,提高做好人民武裝工作的自覺性,為縣域經濟發展武裝工作奠定基礎。

(二)落實黨管武裝各項制度,為縣域經濟發展武裝工作提供機制保證。在長期的革命和建設中,我黨建立了雙重領導、雙向兼職、地方黨委議軍等一整套黨管武裝工作制度。實踐證明,落實黨管武裝的各項工作制度,是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建設強大國防後備力量,確保人民武裝力量正確而有效履行職能,保衛國家安全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保證。地方各級黨委政府要發揚黨管武裝的優良傳統,堅持黨管武裝的各項工作制度,不斷增強依法管武裝、建武裝、用武裝的自覺性,確保人民武裝工作逐步走上法規化、經常化、制度化的軌道。要自覺把人民武裝工作納入依法行政體系,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認真研究部署,加強檢查督促,依法確保經濟建設與武裝工作良性互動,協調發展。

(三)充分發揮地方軍事機關的職能作用,推進縣域經濟發展武裝工作的落實。地方軍事機關接受雙重領導、具有雙重性質,要通過參政議政等有利條件,及時向地方黨委政府領導匯報上級軍事機關關於新時期做好武裝工作,加強國防後備力量建設的方針、政策和指示精神,積極建議和協助地方黨委政府把武裝工作的職責任務具體分解到各部門,使黨管武裝變為各級黨委政府的具體行動。要按照使命任務要求,科學制訂本地區武裝工作發展規劃和組織實施步驟,立足擔負的具體任務,勇於開拓創新,不斷改進工作作風,堅持求真務實,認真抓好各項工作落實,一心一意謀打贏。特別要注重學習和借鑑地方經濟社會建設發展的新經驗,充分利用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新成就,推動民兵預備役建設又好又快發展。

(四)堅持人民武裝工作在有作為中爭地位,擴大為縣域經濟發展武裝工作的廣泛支持。參加“四個文明”建設,既是地方軍事機關和人民武裝的重要任務,也是各級黨委政府和人民民眾認識、了解武裝工作的直接而有效的途徑與形式。各級軍事機關要積極組織民兵預備役人員參加地方“四個文明”建設,在經濟建設中發揮生力軍作用,在精神文明建設中發揮示範作用,在維護穩定中發揮忠誠衛士作用,在執行急難險重任務中發揮突擊隊作用,為構建和諧、富裕社會作出突出貢獻。通過富有成效的參建參治活動,使地方黨委政府和廣大幹部民眾充分了解人民武裝的平戰兩用功能,以及軍事組織攻堅克難的強大戰鬥力量,進而更加重視和關心支持民兵預備役建設,推動縣域經濟發展武裝工作。

構建學習型縣域 譜寫沐川發展新篇
現行財政體制對縣域經濟發展的影響及建議
加快縣域經濟發展的思考
縣域經濟發展情況調研報告
縣域商貿流通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
鄧小平“共同富裕”論在縣域經濟中的具體實踐
實施五大戰略實現縣域經濟新突破
發揮信用聯社作用助推縣域經濟發展
實施五大戰略突出工業在縣域經濟中的支撐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