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海洋文化探究及其建設的調查與思考

魚師廟是象山半島境內較為獨特的一種漁文化現象。半島上不僅有歷史悠久的媽祖廟,還建有與海相關的各種廟宇,有海神廟、海潮廟、鎮海廟、平水廟等。唯有魚師廟是這一方獨有的。她的存在同是人類對自然崇敬的一個真實反映。魚師是魚的太師,石浦漁民和居民全民性的崇拜對象。其起源來自於石浦三灣路廊下海灘,即今漁港賓館一帶的海豚(海~)戲鬧著游進港,由於潮流的原因,先行衝著港面遊動,而後借著潮流轉向港口。當衝著港岸時,滿港的大小海豚酷似向港岸朝拜,百姓認為這一處土地竟然引來歷被漁家崇敬的海豚的朝拜,必有靈氣,也就在這神靈之地建了一座魚師廟,以供奉魚師。有些魚師廟由魚骨來建,更顯出了漁村的一種漁文化的內涵所在。在爵溪的魚師廟史載名為魚師娘娘廟。

漁民耕海牧魚的各種工具、方式的演變以及漁民勞作裝束變化可展示漁文化的嬗變、發展,漁民與內陸農耕居民的商業交往。這一點石浦東門島人以自己的慧眼給我們做出了榜樣。他們製作了古代小舢以來的多種船模,蒐集了早期漁民穿著的攏褲等多樣什物加以陳列。這是一種漁業風俗和漁傳統的整理,具有地域性、專業性,富有觀瞻和欣賞價值。當然還有漁歌號子。我縣已經依據採風、記錄、改編、創作了不少如《一帆風順》、《漁家情歌》等漁歌精品。依據漁民的勞動、生活、情感狀態編排了如《掛燈》、《燈兒明、燈兒亮》等許多舞蹈精品。這是漁文化的一大精髓。近日寧波人民廣播電台錄製的一檔反映漁文化的四個文藝專題節目:象山新聞《陳老大的心事》、敲梆謠《漁家新歌》、漁家走書《妹為出海大歌唱一曲》、快板《天下海鮮數象山》,將送往北京參加中國廣播電視學會文藝專家獎比賽。

一方山水養一方人,一方山水也造就一方的民俗民風。比如在我縣正月十五的元宵燈會不在農曆十五卻在十四,八月中秋不在十五卻在十六等等,這就有當地民俗文化的內涵所在。石浦的漁文化在我縣境內應該說頗有代表,不僅歷史悠久,而且內容豐富。有氣勢豪放的碼頭鑼鼓,有風情獨特的魚燈會,有別具特色

的漁民秧歌,有慶賀漁汛的漁家龍燈和漁家子女的馬燈隊,有漁區絲竹小調和悠揚激越的漁工號子,還有造型各異的昌國抬閣,這些都深受漁區民眾的普遍歡迎。“三月三,踏沙灘”、“媽祖賽會”、“六月六迎神賽會”、“七月半放水燈”等民間文化活動在縣內外頗具影響,其中農曆7月半放海燈(海燈又稱水燈)是流傳於我縣沿海漁村的一項特殊的民俗文化活動,石浦港東門島尤為盛行。農曆7月15,俗稱“鬼”節。祭祀的風俗在海港演化出了新的內容。沿海漁民為讓死於海事的親人(即海鬼)盡情歡娛和享用,便家家戶戶紮起各色海燈。一到晚上,便到海邊投放,祈求神靈護佑已成為他(她)們惟一的心理安慰和精神寄託,是一種祈禱吉祥平安的祭祀活動。如今在漁港石浦仍可見這一古老的民俗。

近年來,我縣注重了對漁文化的保護和開發,曾投入巨資挖掘塔山遺址,保護具有漁文化特色的古建築、古燈塔,今年又著手保護性建設石浦漁港古鎮——古文化街區,目前經過修葺的石浦鎮古文化街區風貌一新,喚散著歷史韻味。文化體育部門目前正在整理民間藝術魚類剪紙作品、象山漁歌mtv作品專輯、媽祖文化的歷史與今天、保存大量漁文化資料的~《象山縣誌》等,編排大型漁文化廣場民間舞蹈《象山海螺燈》,以及建設縣博物館。特別是“三月三踏沙灘”、民間祭海、漁汛開船出海時簡樸古老的儀式,演化成了極具現代人意識的大型文化活動——中國開漁節、“三月三踏沙灘”民俗文化節,不僅豐富了人民的文化生活,也為經濟建設提供了一個極佳的活動平台。1998年以來每年一屆的“中國開漁節”把當地漁鄉風情與海濱特色渲染得如火如荼。古韻盎然的祭海活動、獨具漁區民間文化特色的開船儀式,開出了氣勢浩大、千輪競發的出海場面,繽紛閃爍的漁燈展示、名星薈粹的文藝晚會,勾畫出了當今漁區的風貌風情和漁家風采。北上青島大連、南下福建海南的藍色保護者行動,更是唱響了保護海洋的國際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