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對社會人才隊伍建設狀況調研報告

(三)成長環境逐步最佳化。近年來,我州編制了全州“xxx”社會事業發展規劃,制定出台了《**州推進社會福利社會化的意見》、出台了《**州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實施意見》、《**州城市低保救助實施辦法》等多項政策規章,社會工作的政策法制環境進一步最佳化。同時,各行業、各部門從各自職能出發,在加強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和辦法,為社會工作人才開展工作提供了政策指導和操作規範。社會工作基礎設施的投入力度進一步加大,社會工作人才的工作條件不斷改善。

(四)工作服務水平不斷提升。在服務模式上,全州不同社會工作機構的工作人才根據各自職責範圍和崗位要求,採取了不同的服務模式。機關的社會工作人才,主要採取“管理+督導”的模式,通過制定政策、督導監管、建立服務體系等方式方法履行職責;事業單位的社會工作人才,主要採取“管理+服務”的模式,通過落實政策、提供服務等方法開展社會工作;社會組織和民辦服務機構則主要採取“引導+服務”的模式,向服務對象提供各種服務。在服務方式上,對困難群體、特殊群體、優撫群體這三個群體主要採用落實政策和發動社會幫扶的方式,幫助解決他們的生產難、生活難、住房難、子女上學難等問題;對廣大城鄉社區居民,主要是充分發揮基層社會工作者和志願者的作用,幫助解決各種困難和問題。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其原因

(一)社會事業發展不足。近年來,我州綜合經濟實力逐步增強,全州生產總值逐年增長,經濟結構調整成效顯著,城市形象和品味明顯提升,經濟發展活力不斷增強,各項社會事業也有了一定的發展,但仍然呈現發展不足的態勢。城市管理不夠完善、公共服務體系不夠健全。教育基礎設施條件差,上學難的問題比較突出;公共衛生基礎脆弱,看病難、看病貴、農民因病致貧返貧、醫患矛盾突出的問題還依然顯著;鄉鎮文化基礎設施薄弱,發揮作用不夠充分;社會保障、救助、福利等方面,仍然存在保障標準偏低、覆蓋面窄的問題,例如農村困難居民需要納入低保救助的人數不到40%,基層社會救助工作力量和福利機構基礎設施建設仍然薄弱,社區組織工作用房和公益性服務設施仍然簡陋和不足,社會公共安全管理體系尚不健全和完善。

(二)社會工作人才缺乏認同和了解。從社會工作人才發展的軟環境看,全社會對社會工作職業、社會工作人才的基本認知、認識和認同程度不高。從我們了解的情況看,不管是社會工作從業人員自身還是社會公眾,大約有75%的人認為“不知道什麼是社會工作和社會工作人才”,有73%的人認為“我國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社會工作人才”,即使在目前主要從事社會工作的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也有很多人對社會工作和社會工作者表示“只是聽說”、“不知具體含義”,不知道社會工作人才是需要經過專門培訓、掌握專業方法和技巧、具備一定工作經驗的技術人才。在社會認知中,有的要么把概念泛化,認為只要與社會工作相關的人員都可以稱之為社會工作者和社會工作人才;有的要么混淆概念,把社會工作者和社會工作從業人員等同為一個概念,甚至有的人認為只要把社會工作所涉及領域的崗位與社會工作職業一掛鈎,就可以實現從一般工作人員到社會工作者的轉變;有的人還認為,做社會工作的就是社區工作人員或是村委會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