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域園區建構調研報告

(三)對比分析

經過二十多年的快速發展,目前全國共有國家級開發區131家(其中東部地區66家,中部地區38家,西部地區27家)、高新區88家。從國家級開發區的層面分析,年全國131個國家級開發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1357億元,工業增加值3003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3.2%、26.6%。全國131個國家級開發區平均gdp、工業增加值分別為316億元和229億元(市開發區經濟總量最大,gdp將近XX億元),其中西部27家國家級開發區分別為170億元和126元,相當於全國平均水平的55%左右。年市經濟區完成工業增加值37.5億元,同比增長18%。從國家級高新區的層面分析,20年來國家級高新區主要經濟指標年均增長率高達40%,年gdp總量達到41400億元,園區平均gdp達到470億元(市中關村高新區經濟總量最大,gdp超過3000億元)。

(四)存在問題

市園區在規劃、布局、建設、運行、管理、發展等各方面都取得較好成績,發展勢頭很好,但在調研過程中一些專家和企業還提出一些問題,雖然可能是一家之言或角度不同,但仍需引起重視。一是管理體制方面,還存在一些不統一、不協調問題。特別是兩個國家級園區高新區在和兩個區縣擴區、經濟區在、、、四個區縣擴區,需要處理要管委會與所在區縣的關係。另外,八個區縣園區管理機構的職能、級別等還需要統一和規範。二是園區政策方面,還存在一些不明確、不到位問題。公開透明的政策體系是園區招商引資和建設發展的重要條件,目前各級園區享受的政策體系不夠明確、不夠清晰,政策力度也不夠大。三是市場環境方面,園區企業反映較多、較強烈的問題是規模不夠(企業體量都不大、難以做大)、市場有限(西北市場有限、外地市場進入難)、人才流失(吸引人才難、人才流失嚴重,比如紫光為了吸引人才不得在設立技術人才研究院)、配套不足(包括上下游配套不完善、基礎設施配套能力不夠)等,值得深思。四是審批程式方面,還存在一些不夠簡化、不夠便捷問題,省市區三級政府部門之間的審批程式還需要進行銜接和協調。五是土地使用方面,還存在審批難、時間長、成本高等問題。六是建設資金方面,還存在資金不足、渠道不多問題,另一方面投融資體制方面也需要加大力度。以上問題主要是園區企業反映,另外園區管理人員還反映存在園區財政許可權不夠、園區產業定位不清、園區經濟總量不足、園區同質競爭過多、園區統計不夠規範等問題。

二、經驗借鑑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當前科技、信息、市場日新月異的形勢下,市要實現園區跨越發展,也需要借鑑國內外先進經驗做法。為了解外地經驗,一是諮詢國內有關專家,查閱大量園區建設發展的理論知識;二是會同高新區、經濟區先後到和、、、等城市考察園區建設發展情況;三是在召開由國家發改委、商務部、大學、中國總部經濟研究中心、國家發展委巨觀院等國內權威專家參加的座談會,專題探討西部地區園區發展思路,以期對園區建設有所借鑑。

(一)理論借鑑分析

現代園區建設的主要理論依據是以不平衡發展為導向的梯度推進理論和經濟成長極理論,法國人上世紀中期提出,在資金十分有限、而基礎設施又需要巨額投資的情況下,要促進不發達或落後地區發展,關鍵是採取不平衡發展戰略,配置少數幾個規模較大、增長迅速且具有較大地區乘數作用的區域增長極,實行重點開發。增長極理論強調,增長極是具有空間集聚特點的下處於成長期的能夠推動經濟發展的企業集合體,增長極的形成條件主要包括歷史條件、技術條件和資源條件三大方面。增長極的作用機理是類似“磁極”作用的各種離心力和向心力,體現在乘數效應、支配效應、聚集效應和擴散作用。極化作用有正面和負面兩種作用,發揮正面作用需要通過政府力量進行引導,特別是要強調關聯效應和資源最佳化配置效應,優先發展“關聯效應最大”的產業,也就是需求價格彈性和收入彈性最大的產業。增長極理論對當前園區建設的啟示很多,一是園區要高度集中,必須促進企業集聚和產生規模效應。二是政府要發揮推進和引導作用,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和生產條件。三是要培養一批有創新能力的企業和企業家。四是要重點發展關聯性強的產業,並以此帶動整個園區和區域發展。五是規劃建設園區要把歷史條件、技術條件和資源條件作為重要考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