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兒童學有所教調研報告

上代監護:由於監護對象並非己子,監護人在教養過程中難免有所顧慮,不敢嚴格管教。這樣,上代監護也大多屬於物質型和放任型的管教的方式,容易養成兒童任性的心理行為。而對於較為敏感的兒童來說,又容易產生寄人籬下的感覺,從而形成怕事、孤僻、內向的性格。上代監護還容易出現轉託情況,即小孩被父母託付給親戚後,沒多久因親戚外出打工、怕煩等原因,就轉託給另—個親戚,幾經託付的小孩幾乎無所適從。

付酬監護:這種監護目前屬於少數,被委託方一般都是責任意識強,願意負責的,成長教育能夠基本保證,但親情缺失較重。

第二、親職教育的“誤區”。

就父母而言,撫養孩子是自己應盡的職責,教育、管理孩子也是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但一些常年在外務工、經商的家長,由於經濟條件寬裕,出於一種補償的心理,當孩子要錢時總是十分慷慨,毫無計畫、亳無節制。由於學生缺乏一定的理財能力和自控能力,他們自恃家長有錢,模仿大人請客過生日,請客上網咖,花錢請人做作業,久而久之,生活上追求享受,學習上怕吃苦頭,不思進取,自由散漫,玩物喪志。在隔代撫養中,有的長輩管教不嚴、一味縱容,有的長輩不辯是非、偏袒孩子的不良行為,無形中滋長了留守兒童驕橫跋扈的氣焰,“驕”、“嬌”二氣十分嚴重。有的監護人甚至認為孩子的成長主要靠學校,說:“孩子在學校,家長出錢學校管,自己還操什麼心?”這種教育理念與思想認識的偏差,大大增加了學校對留守兒童管理教育的難度。

第三,學校教育的“困區”。

就學校而言,對留守兒童的教育和管理,周一至周五還好說,但是一到了雙休日,老師就感受到鞭長莫及。出了問題找不到監護人,許多留守兒童以自我為中心,逆反心強,加上設在教師面前的“高壓線”太多,學校老師不敢採用嚴厲措施。學校雖對留守兒童指定老師管理,但是隨著留守兒童隊伍的日益龐大,教學競爭日益激烈,老師很多時候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往往只能聽之任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三、解決問題方法初探

XX年省教育廳下發了教基(XX)20號文《關於做好我省農村義務教育階段留守兒童教育工作的意見》指出:健全制度建立機制,充分發揮學校在關愛農村留守孩子中的積極作用。xx大後,區委、區政府對這一工作高度重視,區文教體局、區關工委、團區委、婦聯等有關單位做了大量的工作,XX年6月3日,區政府辦還專門印發了《區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工作實施方案(試行)》的通知,以便建立健全留守兒童工作機構,形成政府統一領導,部門分工負責的有效工作機制,以切實解決留守兒童“學有所教”問題。通過方方面面的努力,至今已初步探索出了不少解決留守兒童“學有所教”工作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第一、建立留守學生檔案。留守兒童人數雖多,但他們並不是集中在學校的一個班或幾個班,而是廣泛分布,因而增強了學校班級管理的難度。同時,每個留守學生所表現出來的特徵也不一樣,為了準確地掌握留守學生的真實情況,大柳國中、章廣中學、烏衣國小、章廣國小等學校以班級為單位,以班主任為主力,認真摸底調查。通過家訪、電話了解留守學生的家庭情況,掌握父母的外出動向以及託付於何人何地等情況。同時,將調查情況認真分析,分類梳理,詳實的掌握留守兒童的真實情況,並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及時掌握他們家庭成員的信息,了解他們的在家在校的表現,摸清他們的思想變化,準確預測他們可能出現的行為,防患於未然,杜絕了一些可能出現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