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市生態旅遊發展的實踐與探索

——著力培育旅遊精品。一是打造觀光旅遊精品。形成了以自然生態與人文精神完美結合的經典巨作、當今世界唯一留存的最古老的、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生態型水利工程-都江堰為核心的都江堰景區;以山林幽深、古道幽靜、山花幽香、鳥鳴幽趣、亭閣幽雅、溪流幽清為特徵的中國道教發祥地青城山景區;以自然環境獨特,山巒重疊,林海幽深,集湖、石、林、瀑於一身,融奇、險、幽、雄為一體,春看杜鵑,夏避酷暑,秋觀紅葉,冬賞冰雪的龍池景區。二是打造生態休閒度假旅遊精品。充分利用獨特的內陸山水田園風光、優良的植被、水和空氣,突出生態特色和川西民居的優雅舒適風格,建立了以青城、兩河、玉堂、向峨、龍池、虹口等為重點的一批生態旅遊休閒度假區,實現了由過去傳統的“點”發展向片區發展轉變,由單一的觀光旅遊向會議、度假、休閒遊相結合轉變。三是打造城市旅遊精品。都江堰市背靠千里岷山,前擁萬頃平疇,既有河渠縱橫的“水城神韻”,又有錯落有致、高低起伏的“山城風彩”,按照自然風光、歷史文化、現代文化三者和諧統一、相得益彰的要求,精心組織城市建設,實施了城市總體風貌改造、綠色通道和節點建設工程,配套城市服務功能,增點留客,使之成為旅遊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四是打造運動休閒旅遊精品。以項目為載體,積極推進觀光型旅遊向度假型、運動型、體驗型旅遊轉變,高起點策劃、高質量推出了虹口漂流、龍池滑雪、青城高爾夫等旅遊項目,增加了參與性、娛樂性旅遊項目,豐富了旅遊精品內容。目前,全市已形成了青城山、都江堰、龍溪—虹口自然生態保護區三大各具特色的著名景區,培育了以千年古堰無壩生態水利工程品牌、“青城天下幽”品牌、龍溪—虹口國家級自然生態保護區(國家級森林公園)品牌為代表的世界級旅遊精品,都江堰市的旅遊產業已成為城市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和主導產業,初步形成了旅遊與生態、人文環境等相互協調的市域經濟發展模式。

——強化基礎設施建設。結合生態旅遊城市建設,擴張拉動全市經濟發展,近年來,都江堰市投入巨資,先後實施了成灌高速公路出口開放整治

工程,s106線旅遊路綜合整治工程,建成混凝土路面高等級旅遊公路68.3公里,瀝青路面84.9公里,游山道125公里,日供水能力達萬噸的旅遊區自來水廠4座,變電所3座,高低壓配電線路134公里,郵電所3個,開通國際國內直拔程控電話1800多門,行動電話基站3處,景區大型停車場9處。旅遊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綜合接待能力進一步增強。

——全面實施環境綜合整治。從1999年起,都江堰市開展了申報都江堰—青城山世界遺產工作,對都江堰、青城山及其周邊環境實施了有史以來投資最大、效果最好的環境整治,共投入2.06億元,搬遷民宅1097戶,拆遷和關閉景區內企業、礦山61家,搬遷學校1所,拆遷總面積達28萬平方米,經過整治,還遺產地以自然、歷史的本來面目,景區面貌煥然一新。XX年—XX年,我們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投入5000多萬元,在城區景區開展了為期近一年的環境秩序綜合整治,依法關停了市域內所有不法排污企業和最後7家小煤窯。XX年非典防控期間,我們抓住遊客稀少的時機,變不利因素為有利因素,拆除了青城後山又一村上千平方米的亂修亂建房屋,並按城市總體風貌和山鄉民居特色要求進行了全面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