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市生態旅遊發展的實踐與探索

依託資源優勢培育特色品牌

精心打造西部休閒度假第一城

——都江堰市生態旅遊發展的實踐與探索

生態旅遊是針對旅遊業對環境的影響而產生和倡導的一種全新的旅遊方式,是生態學、旅遊學和社會學等多種學科有機結合的新興學科。生態旅遊不僅迎合了人們追求返璞歸真,充分體現人與自然、人與環境的和諧統一,而且貫穿了以人為本思想,是科學發展觀在旅遊產業中的具體體現。發展生態旅遊,不僅有利於最佳化自然生態環境和旅遊產品結構,促進資源實現市場價值,而且對提高城市知名度,強化旅遊“富民”功能,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一、都江堰市生態旅遊發展現狀

(一)優良的生態環境,奠定了都江堰市生態旅遊可持續發展的基石

都江堰市地處成都平原西北岷江中上游,位於四川盆地與青藏高原的結合部,地貌兼具平原、丘陵、山區等多種形式,是中國西部兩大地形階梯的轉折點,建於2260年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川西平原工業、農業、環保、生活等用水的唯一源頭,被稱為川西平原生命之源,是成都平原和岷江水系重要的綠色生態屏障。同時,都江堰市是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市內兩大植物區系交匯,其生物多樣性具有全球典型性的極高價值。擁有2處世界世界遺產(都江堰、青城山)、1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龍溪—虹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1處國家森林公園(龍池國家森林公園),總面積17911.5公頃,其中,龍池原始森林和龍溪—虹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我國離特大城市最近的原始森林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境內有重要景觀33處,有國寶大熊貓和珙桐等多種珍稀動植物3012種,1994年被中科院列為全國生物多樣性五大基地之一。優美的生態環境、豐富的旅遊資源,不僅使都江堰市成為成都平原一方綠色寶地,而且“生態牌”已成為市域可供長期利用十分可觀的無形資產,蘊藏著巨大的發展潛力和誘人魅力。

(二)良好的發展基礎,拓展了都江堰市生態旅遊增長的巨大空間

近年來,都江堰市堅持以生態學和生態經濟學原理為指導,注重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相結合,以推進生態環境建設為先導,確立了“堅持可持續發展,建設生態文化旅遊城市;堅持防治結合,營造綠色人居環境城市;堅持依法行政,塑造環境管理精品城市”的環境方針和“建立綠色政府、經營綠色城市、發展綠色經濟、推廣綠色生活、倡導綠色文明”的發展目標,著力構建綠色經濟生態系統,走出了一條富有都江堰特色的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道路,有力地促進全市生態、經濟、環境和社會同步協調發展。

——全力構築綠色生態屏障。堅持以可持續發展戰略為指導,以改善和提高全市生態環境質量、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為目的,積極探索並不斷完善生態建設和環境保障體系,認真實行綜合決策、統一監督與齊抓共管、環境投入、公眾參與四項制度,強化生態環境執法、投入、宣傳、科技四個關鍵環節,全市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和最佳化。近年來,全市大興植樹造林,大力實施“長防”工程、“天保”工程和退耕還林(草)工程,新增綠地面積31.11萬畝。在城市綠化方面,採用“騰地造綠,破牆透綠,借地還綠,見縫插綠”等多種方式相結合的辦法,努力擴大城市公共綠地面積,建成了“一個綠色心臟、五條綠色彩帶、六條綠色長廊、十八顆綠色寶石”為支撐的城市綠地系統,形成了以“大環境為依託、公共綠地為重點,道路河堤綠化為骨架,專用綠地為補充”的城市綠化新格局。全市綠化覆蓋率達54.02%,森林覆蓋率達53.86%,總綠化率為94.73%。XX年,都江堰生態示範區建設通過了國家驗收,獲得“人間天堂都江堰”的美譽。XX年,都江堰市政府系統及都江堰景區、青城山景區順利通過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獲得了通往國際社會的“綠色名信片”,在全國縣級政府系統首開先河。XX年,成功通過國家園林城市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