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市生態旅遊發展的實踐與探索

三是缺乏科學的管理機制。目前,許多景區所有權、規劃權、開發權、經營權集於一體,其對資源保護與開發僅僅依靠財政的投入和經營收入,無法對資源實施最有效的保護和長遠的開發,旅遊經營管理主體缺乏活力與生機,出現了有的資源因無序開發而耗費巨資進行整治、有的資源長期閒置等諸多問題。

四是缺乏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發展生態旅遊必須要有相應的基礎設施投入作保證。如都江堰、青城山、龍池、虹口等生態度假精品旅遊區建設及旅遊綠色快速通道建設都需要大量資金,由於資金短缺,導致旅遊景點景觀基礎設施建設較薄弱,特別是交通、排污等設施較為落後,旅遊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的矛盾比較突出。

五是缺乏生態旅遊專業人才。真正意義上的生態旅遊對產品設計有專業化的要求,涉及旅遊學、生態學、環境學和經濟學等多學科知識,技術較為複雜。但目前既懂生態學和旅遊學知識,同時又能正確把握生態旅遊內涵的專業人才和經營管理人才嚴重缺乏。旅遊從業人員隊伍整體素質不高,經驗不足,外語導遊缺口較大,整個旅遊服務體系還存在著經營管理不善、服務質量不佳等問題。如龍池景區內部分導遊沒有經過專業知識不熟悉,不能把地質地貌的形成、動植物的分布及保護區生態系統的意義等自然知識講解給遊客,達不到讓遊客認識自然,增強環保意識的目的。

三、加快生態旅遊發展的對策措施

(一)突出主題,科學的確定

生態旅遊發展新思路

基本思路:按照省委、省政府對我市提出的打造最佳休閒、度假旅遊城市品牌的定位和要求,充分發揮都江堰作為成都口岸旅遊區和處於九環線、西環線必經之地的優勢,堅持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良性循環的可持續發展戰略,以塑造都江堰旅遊主體形象為主線,按照“整合‘三大片’、打好‘特色牌’”的總體要求,以都江堰景區為核心,整合城區旅遊資源,建設以水文化為主的城區景區一體化旅遊片區;以青城山為中心,整合青城前山、後山、外山等處旅遊資源,建設以文化旅遊一體化旅遊片區;以紫坪鋪開發為契機,整合龍池、虹口等處旅遊資源,建設生態旅遊一體化片區;以農業觀光、農家休閒旅遊為載體,整合城鄉特色資源,大力發展農家休閒度假旅遊,實現城市旅遊、景區旅遊和生態旅遊有機結合,提高旅遊資源經營水平,實現綜合經濟實力快速增長。

發展定位:整合自然與文化資源,把都江堰打造成為成都“休閒之都”的核心度假區,建成中國西部生態旅遊度假第一城。

發展目標:進一步最佳化、整合、配置“名堰、名山、名城”等資源,依託優勢資源發展優勢產業,依靠優勢產業發展優勢經濟,促進全市旅遊經濟由“門票經濟”為主向“產業經濟”為主轉變。經過四年努力,努力把我市建成旅遊主題形象鮮明、產品特色突出,基礎設施完備,管理服務規範,秩序安全優良,環境整潔舒適,經濟效益顯著的旅遊經濟強市。到XX年,實現全市接待遊客520萬人次,旅遊產業總收入20億元,占全市gdp20%以上,其中境外遊客20萬人次,外匯收入1000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