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訴訟中適用辯訴交易規則的問題研究

還有所欠缺,至少在以下三個方面需要進一步完善: 1、賦予被告人沉默權。最廣泛意義上的沉默權(the right of silence),是指公民自由地保持沉默,有權拒絕向警察或者其它機構提供與他們的本性、初衷、預料可能產生的影響及重要性相異的信息。前面我們講了自白合法性原則對辯訴交易的重要性,而要保證自白合法發生,確立沉默權是非常重要的。從我國現實來看,我國刑事訴訟中一個突出的問題就是刑訊逼供普遍存在、屢禁不止。有些學者指出“刑訊逼供是司法落後的主要標誌之一,時至今日我國仍無法消除這一我國歷史上的惡劣傳統,實在與我們所處的時代格格不入。”可以說,我國法律沒有明確規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享有沉默權,相反卻規定其有如實陳述的義務,是我國司法實踐中刑訊逼供這種不文明現象的最本質的根源。而由刑訊逼供則導致了大量虛偽有罪自白的產生,這與辯訴交易制度的確立很不利,因為這樣就可能導致辯訴交易中有罪自白皆是刑訊逼供的結果。我國刑副訴訟法第93條規定:“犯罪嫌疑人對偵查人員的提問,應當如實回答。但是對與本案無關的問題,有拒絕回答的權利。”這一規定看起來賦予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部分沉默權,但該規定恰恰賦予了偵查人員要求被告人如實供述的權利,因為法律並未規定偵查人員在訊問犯罪嫌疑人之前應告知他們享有這一權利。即使他們知道這一權利,拒絕回答某些他們認為與案件沒有關係的問題用來保護其個人隱私,在這種情況下,某些偵查人員會爭辯說他們認為與案件有關,服從的總應該是犯罪嫌疑人一方。因此,法律所規定的“如實陳述”更多地鼓勵那些懶惰的、慣於走捷徑而非法收集證據的偵查人員,而規定沉默權原則對鼓勵偵查人員在逼取口供之外收集其它種類的證據,用以提高證據的質量有很現實的作用,也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證自白合法性。 2、確立控、辯、裁三方新的法律地位和相互關係。辯訴交易制度要求法官處於消極的、被動的裁判地位,僅對控方提出的指控進行審判,而不能超出控方起訴的範圍進行審查和裁判,控方與辯方在訴訟中處於平等的地位。而我國審判程式中審判人員、公訴人、被告人及辯護人,在訴訟職能上雖然也屬於裁判者、控訴者、辯護者,作為控方的檢察院與作為辯護方的被告人及其律師地位似乎平等,但從實施職能的實際情況來看,則並非完全如此。這是因為,在我國的審判程式中,審判人員不是超越控、辯,居中裁判,而是過於熱心地投身於形同追查的法庭調查之中。查證什麼,怎樣查證,均由其一手決定,並親自實施,從而使裁判活動不可避免地帶著追訴的成份,因而實際上或多或少地帶有控訴職能;公訴人由於審判人員對其控訴職能的行使所給予的強有力的協助,故與審判人員達成一種“默契”,自覺或不自覺地在一定程度上把本應自己獨立行使的職能委於審判人員,致使控訴與裁判融為一體,似分非分;被告人及其辯護人由於審判人員對法庭調查的控制和控審的結合,辯護的機會和辯護的力量均十分有限,而且即使辯得有理有據,也難以有其實效,從而使辯護成為缺乏力度的“請求”。因此,我們一步明確三方的地位及關係: (1)審判人員的法律地位及其與控辯雙方的相互關係 a審判人員的調查和證明責任。審判人員的調查和證明責任,在性質和範圍上都有別於偵查、檢察人員和辯方的調查。這種調查的性質是審判人員基於審判權所進行訴訟活動,是基於刑事裁判職能的需要所進行的不帶任何訴訟傾向的調查,其目的在於對偵查、檢察人員和被告人及其辯護人所提出的證據材料進行核實和判斷,尤其是不能對沒有起訴的人或事實進行主動調查。因而這種調查的性質不是揭露犯罪,否則就是變相地行使控訴職能。而審判人員的證明責任與調查是一樣的,其證明責任的性質就是核實和判斷控辯雙方及其他訴訟參與人向法庭提出的證據材料,而不是揭露犯罪。 b審判人員的訴訟活動。以上所述審判人員的調查和證明責任的性質和範圍,決定了審判人員訴訟活動的主要方面,不應當是主動地進行調查,而應當是冷靜地聽取控辯雙方的證據調查和法庭辯論。總之,法庭調查時審判人員應當以冷靜聽取為主,以主動調查為輔。因此,我們應當規定起訴書一本主義(即公訴機關在起訴時,只能將起訴書送交法院,而不得進行證據說明,也不得記載足以使法院對被告人產生偏見的任何事項),使審判人員對案件事實的認識在法庭調查及辯論過程中形成,而不是開庭之前就形成。而且審判人員的冷靜聽取必須是“兼聽”,即同時聽取控辯雙方的證據調查和辯論,而不能偏聽某一方面的一面之辭,在我國審判人員重審問、輕聽取、重聽控、輕聽辯的現象,要予以改變。 c審判人員的指揮權。首先我們應當肯定審判人員在庭審中的指揮權,這是毫無疑問的,但關鍵是判斷指揮權的性質。我認為,審判人員運用指揮權,是手段而非目的。其行使指揮權的目的是充分聽取控辯雙方的控訴及辯護的意見,保證法庭審理的順利進行,而不是以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責任為目的。 (2)控辯雙方的法律地位和相互關係。在我國的刑事訴訟教材和論著中,主張公訴人與辯護人在法庭審理中居於平等地位,是大家一致的觀點,也是辯訴交易制度得以建立的一個條件。然而要真正確立這種平等,還必須在法律上設立有關的訴訟規則來保證這一平等。 a對於證據調查的範圍、順序和方法,控辯雙方享有平等的請求權。證據調查的範圍、順序和方法的決定屬審判人員,不過審判人員作出這種決定的根據,應當是控辯雙方的請求,而且審判人員必須平等的對待雙方的請求,而不應偏向於任何一方。 b控辯雙方具有同等的問證和辯訴機會。公訴人和辯護人對己方和對方提出的證據,有權進行問證調查,而且這種詢問應當按照交叉詢問規則進行,使控辯雙方在詢問的秩序和次數上保持均衡,這樣才能使審判人員兼聽則明,公正下判。因而,除了控辯雙方的問證陷入枝節問題或與案件無關以外,審判人員不應限制乃至剝奪控辯以方尤其中辯方的問證機會。 3、規定新的量刑制度。辯護交易中,控方換取被告人有罪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