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黨委工作報告

服務社會,精神文明建設錦上添花.學院在加強校內精神文明建設的同時,發揮高校文化宣傳教育資源的優勢,走向社會,積極開展各項援助活動.XX年至XX年,連續三年被山西省教育廳評為"對口支援工作先進單位";XX年,"學院青年志願者服務隊"被團省委評為"山西省度暑期大中專學生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優秀志願服務隊";XX年按照省文明委和省高校工委文明辦的統一部署,我院與忻州市代縣陽明堡鎮海子村結成了幫扶對子,將海子村確立為我院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近年來,學院還積極回響黨和國家的號召,在汶川地震,北方旱災等自然災害發生時,組織廣大師生員工積極捐款捐物,彰顯了金院師生高尚的精神風貌.

五,以提高人才培養工作水平為目標,加強教學質量工程建設

人才培養工作是學院的中心工作,自學院成立以來,一直認真貫徹落實國家《關於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育部[XX]16號檔案),堅持"以評促建,以評促改,以評促管,評建結合,重在建設"的工作方針,重視學生"五項素質"培養,積極探索"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注重"雙師素質"師資隊伍建設,加強專業和課程建設,強化實踐性教學,狠抓教學質量工程,人才培養工作得到提高.

逐年完善師資結構,壯大師資隊伍.學院按照省教育廳的定編規定和學院的發展規模,注重從教學,質量,結構三個方面加大師資隊伍建設力度,鼓勵教師提高學歷層次,提高雙師素質,制定了積極的措施引進高層次人才,聘用有豐富實踐經驗的高級技術人員充實教師隊伍,目前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職稱人員45人,講師 人,雙師素質的教師40人,已經取得研究生學歷和碩士及以上學位的68人,2名教師獲得"省級優秀教師"稱號,3名教師獲得省級"雙師型"優秀教師.師資整體素質有較大提高,為學院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以提升學生能力水平為目標,不斷完善人才培養方案和評價機制.為適應社會需求,學院深化學習教育部XX年16號檔案和XX年新的評估方案,大力進行教育創新和特色創新,努力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加快教育改革,明確人才培養模式,完善人才培養方案,建立完善教學督導評價機制.根據高職院校培養高等套用型人才的目標要求,修訂了全院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修訂了相應的課程理論教學大綱,實踐教學大綱和考試大綱,進一步加大實踐教學力度,有計畫地壓縮基礎課課時和理論性強的專業課,強化技能和實踐性教學.

改革專業和課程建設,提高教學質量.學院現已形成以金融,會計,信息技術,經濟管理四系,社科,基礎二部協調發展的教學與專業建設架構,擁有金融管理與實務,會計,計算機網路技術,市場行銷等15個專業.學院以課程內容改革為核心,加大課程開發力度,積極開發,建設各級各類精品課程,推動課程建設工作.《銀行會計》《市場調查與預測》,《計算機網路技術》,《金融套用文寫作》4門課程獲得"省級精品課程"稱號;學院積極開發實訓教學新課程,目前已經完成《商業銀行櫃檯業務操作實務》,《會計綜合模擬實訓》,《綜合布線與區域網路組網綜合實訓》等實訓課程的開發,並套用與教學實踐.在教材建設方面,自XX年以來,各系部主參編國家級教材30本,省級教材23本,自編實訓教學指導書70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