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麥田裡的老師讀後感:走進孩子的心靈

在教育的領域中,我又一個信念:教師與父母不能畏懼孩子,若是大人深怕自己的言行觸怒或得罪孩子,教育將很難健康發展。一旦大人有了畏懼孩子的心態,就不要妄想孩子能朝正向的目標邁進。

教育就是要使人具備一種能力,可以聽到任何話都不動怒或喪失自信。---羅伯特.弗羅斯特(美國)

換句話說,大人如果擁有寬大自由的心靈去面對孩子的問題,問題大半能迎刃而解。然而這裡所謂的寬大與自由,並非放任孩子為所欲為,而是大人內在的解放,重新去審視自己情緒的根源、自己所受教育的經驗。一旦大人內在解放了,大人的語氣與態度,就會和緩堅定,擁有更大的空間讓孩子討論。

事實上很多大人都有類似的困惑,不知道憤怒該如何表達,因此我請家長先深深呼吸,察覺心中的憤怒,察覺身體因憤怒帶來的感受,並且承認憤怒,允許憤怒,但不讓憤怒阻礙自己,才有機會真誠地和孩子互動。

破了的夾克可以補上,但苛刻的話傷及孩子的心。---亨利.沃茲沃思.朗費羅(美國)

我想當他的朋友,和他有更深入的互動,但也要讓他明白,我是他的老師,必須維持課堂秩序。他必須了解,在身份轉換之間,人和人也有了不同的界線。

教師的第一步是在心中“接納”,接納一個孩子面臨這種處境,心靈產生挫折,卻不知道該如何應對的情況。這樣思考之後的理解,便不容易被憤怒的情緒占據,使問題複雜化。但“接納”不代表“認同”他的行為,因此教師的第二個步驟是界線分明,因為我是他的朋友,更是他的老師,因此要以老師的身份跟他講話。

我常請教師與大人在確立師生與親子界線時,先深呼吸三次,感受自己有沒有生氣、有沒有受傷、有沒有難過,如果有的話,承認這些情緒,並且試著縮小情緒,以沉穩的語氣表達。

教師必須面對的難題是:孩子呈現的觀點與主流觀點或標準答案不同;孩子呈現的感受,和我們經驗的感受不同;孩子在行為上的反應,和我們期待的反應大相逕庭。教師應以更寬闊的引導、更積極的聆聽,讓孩子的意見與心靈充分表達,藉由文本,藉由探索,達成更多向的互動,使得他們更深入文本,也進入自己的生命情調。

挫折是一種心裡的感受,若能坦誠面對,可能會看到更多美好的景致,經驗更多豐富的感受。挫折,也就不會是挫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