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文化保護項目的相關工作報告

繼XX年9月29-10月3日chp三位志願者王雲霞、羅吉華和高巍對阿爾村進行實地考察之後,阿爾村羌文化保護項目正式進入第二階段工作。此階段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在阿爾村全面啟動項目,組建阿爾村志願者隊伍。

一、 前期準備工作(XX年10月16日—XX年11月12日)

(一)初擬記錄大綱。為便於阿爾村民比較全面地記錄本族文化同時又具有可操作性,chp志願者根據對羌文化和阿爾村的初步了解,草擬了一份記錄文化的大綱。這份大綱並非要限制村民的思維,而僅僅發揮一個提示作用。大綱內容最終要經過阿爾村民的討論才能確定。

(二)設計阿爾村羌文化保護志願者徽章。這個想法是我們在chp辦公室的一次會議上,由項目當地負責人高榮金所提出來的,目的是為了增強志願者的榮譽感和責任感。於是,chp委託高榮金設計了融入羌文化底蘊和志願者精神的徽章,先期製作了100個(後來在阿爾村發展志願者時大大超出預期,補做了600 個)。

(三)購買項目所需設備。這些設備是chp提供給阿爾村民在記錄民族文化時所使用的,包括一台dv攝像機,兩台數位相機,兩個移動硬碟,三支錄音筆,四個u盤。

(四)與來京的三位釋比交流。阿爾村三位知名釋比余世榮、朱金龍和余正國於11月上旬來到北京。這三位釋比是項目的核心志願者,對項目的成功開展具有重要影響。我們一起進行了充分交流,包括對記錄大綱的意見、對舉行阿爾村震後第一個羌歷年的想法、關於修繕阿爾古羌碉的籲請等。

二、 阿爾村項目的實地開展過程(XX年11月12日—XX年11月22日)

XX年11月12日,阿爾羌文化保護項目志願者隊伍七人從北京出發,分別是中國人民大學的王雲霞、汶川縣文化館的高榮金(在中央民族大學接受培訓)、北京農學院的劉劍驊、中國社會科學院的羅吉華、北京電影學院的高巍以及中國人民大學的郭萍和穆永強。11月13日下午四時許,我們再次來到了阿爾村,依然入住在余世華家裡,雖然住房很緊張,余大叔還是想辦法把我們七人全部安排了下來,他們一家的熱情和關懷給我們帶來了很多溫暖,也為項目的開展提供了諸多的便利,非常感謝他們!

此時的阿爾正處於初冬時節。15日晚上,雪花就飛揚進這個山坳。一夜後,阿爾換了一身裝束,山上白雪覆蓋,白霧繚繞,溝里的溪水氤氳,重重的山,層層的雪。余大叔說,每年羌歷年(農曆十月初一)前後就會下雪。果不其然,今年的雪如期而至。可是誰也沒有想到,這場雪一下就是五天,積雪竟達一尺厚。一位七十多歲的老奶奶說: “在這個時候下這么大的雪,我從來都沒見過。”大雪釀成了大災,地里還未收成的農作物被大面積凍壞,山上放養的牛羊等牲畜被部分凍死,由於積雪太深,天氣太冷,食物難尋,許多牛羊跑下山來。許多村民在房屋重建中還未修好牛圈羊圈等,無奈中只能任由這些牲畜在村中、田地里四處尋食,甚至吃村裡的塑膠垃圾。

氣溫的低下,使得村中水管多處被凍裂,不少村民只能冒著大雪到離家很遠的地方去背水,生活非常不便。村民心中充滿了焦慮和憂愁。據村里初步估計,全村的經濟損失達上百萬。這樣的大雪也是我們所始料未及的,之後的幾天,我們就天天冒著大雪在村中深一腳淺一腳地四處尋訪、開展工作,跌跌撞撞、隨時摔倒成為很平常的事情。就是在這樣困難的條件下,村民們對於參加項目志願者的熱情卻絲毫未減,而我們也更加堅定了工作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