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局關於人民調解工作情況的報告

二是保障工作經費和人民調解員補貼經費。市委常委會於通過了由各縣(市、區)財政保障人民調解工作經費的意見,市司法局與有關部門聯合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人民調解工作經費保障的通知》,明確要求各縣(市、區)財政將人民調解經費列入年度財政預算,從而在制度上對人民調解經費給予保障。

三是加強基層司法所建設。司法所是代表人民政府、司法行政機關指導管理人民調解工作的直接部門。國債投資司法所建設五年來,市、縣兩級財政共撥付配套資金537.3萬元,完成了146個司法所的建設工程。從調整的縣鄉機構改革富餘人員和招錄的公益性崗位中,為司法所充實工作人員,基本達到了規範化司法所要求的每所3人。目前,全市146個司法所全部建成,面積均達到100m2以上,已有89個司法所達到省級規範化司法所標準,占到總數的60%。

(二)推動“三個創新”,拓寬人民調解服務領域

1.創新人民調解工作載體,進一步發揮人民調解化解矛盾糾紛的職能作用。

認真貫徹調解優先原則,積極開展專項活動,以活動為載體推動人民調解向深入發展。以“人民調解年”活動為契機,狠抓民間糾紛排查預防長效機制建設,建立了由人民調解員、司法助理員、縣(市、區)司法局按照糾紛的難易程度和涉及面的大小確定專人進行調處的逐級調處制度;開展了“重大民間糾紛集中調處”活動,建立了重大民間糾紛預警和調處機制、考評督辦機制;開展了“我為和諧做貢獻”主題實踐活動;開展了“紀念《人民調解委員會組織條例》施行二十周年”人民調解專項活動;XX年開展了人民調解化解矛盾糾紛專項攻堅活動,設立了由基層、公證、律師、法律援助等部門組成的工作組,對於重大疑難糾紛,通過調動司法資源,及時調解矛盾糾紛。

2.創新人民調解工作領域,進一步拓展人民調解工作服務範圍。

隨著改革開放的日益深化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各類社會矛盾凸顯,大量新情況、新問題不斷湧現。全市各級人民調解組織在有效化解婚姻、家庭、鄰里等多發性、常見性民間糾紛的基礎上,結合經濟社會發展的特點,主動參與企業改制、土地流轉、移民安置、征地拆遷、“三農”問題等熱點、難點問題,及時預防、調處、化解了大量不安定因素和一批影響穩定的突出問題,促進了社會的和諧穩定。中南鐵路平順段開工建設過程中,因占地、拆遷賠償等問題引發大量矛盾糾紛,當地人民調解委員會經過反覆調解,終於使村民得到了合理賠償;長子縣成功調解了石哲鎮48戶村民與特高壓變電站工程的征地補償糾紛,保障了重點工程的順利推進。目前,全市正著力開展專業性、行業性的人民調解工作,依靠專業化隊伍、運用專業化知識,有效化解醫患、交通事故、勞動爭議等方面的矛盾糾紛,賦予人民調解新的內涵。

3.創新人民調解工作機制方法,進一步增強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能力。

積極探索人民調解與行政調解、司法調解銜接配合的工作機制,積極整合人才資源,著力提高調解的成功率和時效性,逐漸形成了“大調解”工作格局。襄垣縣司法局組建了由司法助理員、律師、法律工作者等擔任調解員,公安、法院等單位同志擔任法律顧問的“襄垣縣人民調解中心”,案件範圍包括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移交的民事案件、輕傷害案件和治安案件,現已成功化解了西營鎮磚窯集體上訪案件等多起影響較大的案件,XX年7月23日召開的全省行業調解現場會上,得到了與會代表的高度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