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檔案信息化建設構想

㈠檔案信息資源情況。

全省現有各級各類檔案館29個(其中:國家綜合檔案館19個,專門檔案館1個,部門檔案館4個,企業檔案館2個,科技事業單位檔案館3個),館藏1733個全宗,36.08萬卷檔案,音像檔案974盤,照片檔案5.27萬張,電子檔案264(盒、張)。通過開展檔案館達標升級活動,各檔案館館藏的檔案、資料基本上都經過規範化整理,編制了案卷目錄、卷內目錄、專題索引、專題卡片等各種檢索工具。已錄入計算機的檔案案卷目錄有12萬多條,檔案級目錄近150萬條,約占館藏檔案著錄任務總量的15%。

省屬機關、企業事業單位檔案室156個,室藏31.11萬卷檔案,音像檔案31626盤,照片檔案2.95萬張,電子檔案1318(盒、張)。各單位已普遍使用計算機編輯、列印檔案,每年有大量的電子檔案在計算機中產生,而這些已經存儲在磁碟上的電子檔案,經簽發列印成正式的紙質檔案後,多數未能妥善保存,有的雖有保存,但缺乏統一管理,造成人力、財力和信息資源的浪費。據調查,在省直單位中,有近10%的單位實現了辦公自動化,檔案歸檔採取電子檔案與紙質檔案並存的方式;有少量單位在紙質檔案歸檔的同時開始收集電子檔案,大多數單位尚未開始這項工作。

市縣屬機關、企事業檔案室2300多個,室藏檔案約60萬卷。除極少數單位外,絕大多數單位尚未開展計算機管理檔案。

㈡基礎設施建設情況。

目前,全省各級綜合檔案館擁有計算機145台,伺服器7台,複印機29台,中央空調3套、分體空調機109台,去濕機42台,消毒設備9台。海南省檔案館九十年代中期建設了一個完整的區域網路,全局接入點90個。由於伺服器購買較早(1996年),配置低、性能差,根本無法滿足今天大型套用的需要,不能承載大型資料庫和海量業務數據,更不能運行依賴於高性能伺服器的網路套用。安全防護設施幾乎沒有,檔案數據保密方面的問題非常突出。

市縣級檔案館硬體建設較差,各級政府對檔案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對檔案信息化建設經費投入過少,檔案信息化建設沒有納入本地、本部門信息化發展規劃和檔案事業發展計畫,政府信息化建設規劃未有檔案信息化建設成分。除海口、儋州、澄邁等少數幾個市縣外,大多數市縣都僅配置一台計算機,而且檔次很低。有5個市縣檔案館沒有複印機、去濕機、空調機等設備。18個市縣檔案館中,僅有3台消毒設備。

省屬廳局單位檔案室設備配置情況相對較好,省屬機關、企業事業檔案室擁有電子計算機167台,伺服器17台,複印機60台,分體空調機171台,去濕機95台,消毒設備為零。檔案管理被評為省一級的單位全部實現計算機管理檔案目錄。部分單位檔案部門的計算機與單位的辦公或業務計算機網路連線,個別單位檔案部門已經實現了檔案、檔案管理自動化,做到了電子檔案的實時歸檔,即時提供利用。

㈢人才隊伍情況。

從1998年開始,省檔案局開展計算機管理檔案操作技術知識培訓工作,全省大多數檔案局(館)的領導和業務骨幹受過培訓。通過培訓,各級檔案幹部對檔案信息化建設的認識不斷提高,計算機知識不斷豐富。

據統計,目前全省各級各類檔案館中,專職人員257人,具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的有79人,占31.73%,中專以下人員67人,占26.07%。省屬機關、企業事業單位檔案室中,專職人員115人,大學本科以上30人,占26.08%;中專以下人員22人,占1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