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區作協茶話會上的發言

XX年元月11日下午,匆匆趕到區東樓二樓會議室,會議早已開始,主持人正在逐一介紹參會人員的情況。原來這是區文聯組織的一個區作協的茶話會,因為去年在一老友的督促下,在協會主辦的《秋實》雜誌上發了幾篇“流水賬”,才有了來參加這個會議的機緣,並被僭越錄為人作協的會員。主持人逐個點名要求發言,面對作品頗為豐厚、筆耕不止的老會員們,心中甚是慚愧,心中只有這三句話了。

一、追悔愧對的歲月

從上國中的時候,就開始喜歡文字,囫圇吞棗去讀了些故事,開始學著寫些段落。做教師後,由著性子寫了些大大小小的隨筆和散文,也斷斷續續在相關雜誌和市區報紙上登載,並與在座的許多現在已經成績豐碩的報人作家成為熟人朋友。然而二三十年過去了,年輪俞加稠密,自己的文字卻愈寫愈少,沒有了理想,不在去思考,依然還是一個“文學愛好來”。為什麼會蛻變成這個樣子呢?除了天賦的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個性和意志品質的問題,是懶散和拖沓的結果。

二、尋找迷失的自我

去年秋天,我們協會組織“尋找迷失的村莊”筆會,一來“我的故鄉在遠方”,二來實在怕寫不好作業“交帳”,但又難 卻范老師的邀請和督促,終於勤快了一下,和各位老師盡情自在地在那幾片漸已消失的村落間徜徉了一天,溝底淺流的小溪,蒼樹後面的矮牆,土坡轉角的茅屋,偶爾的幾隻山雞,遠處的一片羊群……雖非故鄉景,卻有少年情,一路走來,漸漸尋到了早已迷失的自己,乘興寫了幾篇“豆腐乾”,編委老師出於鼓勵,陸續收編在咱們的《秋實》雜誌上,雖然看看大家的厚重的作品,實在是慚愧之至。但終歸還是找到了一點點早年的痕跡。

三、珍惜難得的當下

正如各位老師所講到的,中國文壇的現狀,是自由、最輝煌的,也是最沒落、最衰落的,有廣袤的思考空間,有豐富的寫作題材,更有沉重的歷史使命,“文變染乎世情,興廢系乎時序”,文藝當“以人民為中心”,文藝當弘揚“中國精神”為使命,作為時代精神的先覺者、先行者、先倡者,我們當更加努力。

年過“不惑”,無論是卑微還是高傲,都會有許多的人生積澱,激情或許不如年輕時,但思想應該更為深刻,寫作是人生最美好的一種生活狀態,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用文字表達思想情感也是一種責任。努力在XX年,把寫文字當成一種常態,堅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