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塑膠方便袋 拎起綠色菜籃子”活動方案的設計

一、方案的背景

提著竹編小籃子、布質小袋子,挎在臂彎里,挽在手腕上,將逛過超市、商場後的各種“收穫”都直接放進去拎回家。這幅人們曾習以為常的“購物圖”,已隨著一次性塑膠袋的“普及”變成了往年的記憶,而今隨便一個超市、商場,每天都會有成百上千的塑膠袋裹著貨物“走出去”。 xx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關於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膠購物袋的通知》,從xx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實行塑膠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膠購物袋。這一政策的出台,再次將環保方面的一個老話題擺到我們面前,減少塑膠袋的使用,不僅僅有助於解決“白色污染”,而且會有效減輕資源和能源的壓力。雖然人們都知道塑膠袋對環境的危害,“遠離塑膠袋”的呼聲也早已有之,但解決塑膠袋問題並不似想像中的那么簡單,如國內許多地方出台的“禁白”令雷聲大雨點小,甚至由“禁白”變為“白禁”,這就是最好的例證。在當今物質資源相對匱乏,人類需求與環境之間的平衡衝突與日俱增之時,我們不得不做出深刻的反思:塑膠袋對人類有到底有些什麼危害? “白色污染”問題究竟該怎么解決?在“方便”與“環保節約”之間究竟如何選擇?面對塑膠垃圾我們應該做些什麼?環保是世界性的議題,也是生活中的點滴小事;有些事情是可以從你我,從現在做起的。對於每一個人來說,從每一次購物做起,減少塑膠袋的使用,用手提袋、菜籃子代替塑膠袋,都是最切實可行的環保行為。

活動方案立足學生身邊的環境問題,通過一系列目標明確、可操作性強的實踐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感悟,在合作中體會,在實踐中升華,以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和觀察體驗、調查研究、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鼓勵學生自覺參與“告別塑膠方便袋,拎起綠色菜籃子”行動,並通過學生帶動家庭,通過家庭帶動社區,通過社區影響社會,從而產生明顯的社會效果。

二、方案所涉及的對象、人數和需求分析

1、活動對象:適用於國小2年級以上的學生,人數:800—1600人

2、活動需求分析:

(1)探究環境問題符合新課標要求。

設計並組織好研究性學習,是教師貫徹落實新課程理念的關鍵。設計環境問題的探究活動,目的在於為學生構建開放的學習環境,提供多渠道獲取知識,並將學到的知識綜合套用於實踐,促進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學習策略,培養學生創新、實踐能力。

(2)國小是環境教育的關鍵階段

國小階段,是提高全民族素質的基礎性、關鍵性時期,也是實施環境教育、提高受教育者環境意識的關鍵階段,而且兒童少年在成長過程中,也在對環境發生多方面的影響,他們的環境意識的形成和不斷發展,本身就是保護生態環境的巨大推動力量。

(3)開發校本教材是課改的要求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指出:“要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這說明我國基礎教育的課程設定正朝著針對性、適應性和時效性的方向發展。本方案可對統編教材和大綱補充、印證、豐富及發展,具有輔助統編教材之作用,對提高學生參與環境保護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形成正確的生存觀、發展觀、樹立對自然、社會的良好態度,養成新的行為模式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活動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對塑膠袋有初步的認識,並了解其對人類的危害。

(2)通過查找、蒐集、整理、實驗等活動,提高學生查找、蒐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並初步感知研究問題的一般步驟和方法。

(3)通過採訪、討論、交流,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社會交際能力。

2.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獲得親自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經驗,塑造完美人格。

(2)引導學生形成關心人類自身生存環境、約束自己的行為和習慣,告別塑膠方便袋,保護人類的生活環境,增強社會責任感。

(3)鼓勵學生個性表達和創意思考,培養初步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四、活動重、難點與創新點

走進塑膠袋王國、試驗探究塑膠袋對環境的危害、環保宣傳語和手抄報徵集、綠色菜籃子我來制、我把金點子帶回家等,是本活動的重點。通過設計試驗,探究塑膠袋對環境的危害以及動手製作菜籃子或布袋子,是本活動的難點。

創新點:獨特新穎的活動內容與形式和真實自然的教學環境相結合,真正體現了“互動式”、“探究式”、“做中學” 等前沿的教育理念。活動中教師不再是理想的化身,而是作為引導者,有機整合了科學課程的各項目標,採用新型的教學方法,開發了一系列具體可行的科學教育實踐活動,不僅是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有效活動方案,也是對參與活動教師的簡明培訓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