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教師下水文的幾點看法

——參加教師下水文比賽有感

從去年開始至本學期,鎮教委辦連續舉辦了兩屆教師下水文比賽,組織活動的領導還表示,今後每年都將舉辦這樣的活動,這充分說明其對活動的重視。作為一個語文教師兼學校行政,我用自己的行動——連續兩次報名參加比賽,以表示支持。我之所以願意參加比賽,不是想證明自己能寫,更主要的是,我認為能寫一篇像樣的下水文,應該是一名語文老師應該具備的語文素質,而願意嘗試這樣的一種體驗,也能讓自己保持一顆童心。我相信並希望,來參加的老師也有這樣的想法。我還認為,有這種認識和心態,這比比賽本身要重要得多。這應該也是活動組織者重視並舉辦這種活動的用意所在。此外,作為學校行政人員,我認為,如果真的重視,並願意鼓勵教師參加類一些活動,以身作則,帶頭報名參加其實是最為簡單有效的方法之一。很多時候,做比說更有效。然而,相信並能做到這點的人又極少。更多的領導、行政人員卻更願意相信說教、強制的力量。

應該說,報名參加這樣的比賽是需要一點勇氣的,因為有暴露自己“不會寫”或“寫得差”的危險,尤其是對於某些愛面子的老師而言。因此,據我所知,有很多老師,不太願意或不敢參加這樣的比賽。也許正因為如此,本次活動還有一個要求:任教本年級的語文老師必須參加。說實話,我向來不支持以行政強制或利誘的方式來要求老師參加一些活動或比賽,但對於本次活動的要求,我是不反對的。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一個游泳教練說他不會游泳,我們一定會認為他在開玩笑或故作謙虛,因為如果他說的是事實,那么大多數人一定會覺得這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這樣的比喻也許不太恰當,但在我看來,下水文之於語文老師的重要性其實並不亞於游泳。我們常說,要給學生一滴水,教師首先要有一桶水。如果一個語文老師都無法寫出一篇文從字順的作文,你能指望他教學生寫好作文嗎?

如果有人問我兩次“下水”的經歷和體驗,我會用一句話概括——寫下水文難,寫考場限時下水文更難。先比賽的準備說起,雖報起名來較為積極,實際上卻因為又忙又懶,基本談不上有什麼準備。只是會在比賽前的一兩天的空閒時間時,我會在頭腦里打開記憶的閘門,努力地回想自己的童年、國小時代有什麼印象深刻的事情值得寫,當然,讓我失望得很,大部分都忘得一乾二淨了。接著談現場比賽,說來慚愧,兩次比賽,寫得都不是很順暢,狀態都不太好。首先是時間不夠用(規定時間為一個小時),兩次比賽,都是在監考老師的一再催促下草草收尾才交卷。為此,我很佩服其它同行們的精心準備和才思敏捷。比賽之前的二十分鐘,絕對算得上是最煎熬的一段時間,先是如何選材的問題,然後是如何用兒童的視角、語言來表達,甚至如何寫下開頭的第一句話,都算得上是費盡心神,時間不知不覺“溜”了過去,心裡不免又急又憂。不怕同行朋友們笑話,也絕無一點謙虛地說,雖然是一篇看起來題目較為簡單的國小生作文,真正寫起來卻實在吃力。說實話,這種艱難的寫作狀態是出乎我的意料的,看來我有些“高估”自己的實力了。

在如何選材的問題上,我覺得有必要多談幾句。兩次下水文比賽的內容選擇都是選取自己親身經歷過的事。第一次是讀國小時自己經歷過的事。第二次寫的是今年暑假的一件小事,由於需要,我將習作中的主人公由實際中的“我”改為表哥。在第一次下水文比賽中,我至今清楚地記得,在第一次比賽的時候,在是否選擇作文的內容上,我猶豫了約有十分鐘之久。毫無疑問,如果將事先精心準備的作文選上的好材料寫下來,無疑既省事又更容易得個好成績。反之,如果將自己經歷過的有限的幾個材料拿來發揮,寫起來既費力又缺乏創意。短暫的幾分鐘猶豫後,我仍然堅持選擇後者,雖然這樣的選擇會讓我得不到一個好成績,但我想到了自己平時在作文教學上一貫堅持的主張:我口寫我心,說真話,寫真人真事,表達真情實感(想像類等作文另當別論)。那么,既然我平日指導學生怎么寫好作文,那我不是也應該首先做到嗎?這也是言行一致的一種表現。同理,如果我們直接將事先從作文書中記好的優秀作文寫下來,並且因此還僥倖地得到一個好成績,那我們指導學生作文的時候是不是也能如法炮製呢?

雖然這兩次下水都讓我嘗到了一些有趣的“苦頭”,但是卻能因此得到了一些實在的收穫,讓我們對學生習作的整個過程、心理狀態等,有了更加切身的體驗和感受,而這將有利於指導我們今後的作文教學。比如,如何在作文比賽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在考試時應如何快速審題、選材構思以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好限時作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