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體會:自主學習與小組合作探究的關係

《新課標》要求,不能用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形式代替個人的自主學習,這不利於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的確,自主學習在提倡高效課堂的今天,真的很需要學生能在短短的四十分鐘裡面獲得儘可能多的訓練。聽、說、讀、寫、思在一堂有效的語文課上都儘可能有所體現。

這幾個方面都是一個緊密聯繫的整體,是不可分割的。學生分析、教師點拔,離不開聽和說,只要是語言文學的課堂,朗讀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同時,在聽、說、讀、寫的過程中,學生就要學會動筆。俗話說:不動筆墨不讀書,就是這個道理。

著名的語文教育專家餘映潮老師,就非常關注學生課堂的練筆。只要是他的語文課,總離不開叫每一位學生拿出筆來,打開筆蓋的。可見,課堂練筆的重要性。而聽、說、讀、寫這幾個環節,都離不開思。他們都是思這一內部語言的外化,因此,只要每一個學生專注於課堂,教師能在課堂中落實這幾個方面的要求,每一個學生都會得到有效訓練的。

然而,隨著課改的深入,似乎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的形式越來越風行了,公開課、示範課、比賽課,小組合作探究學習這一形式何處不在,沒有它就不是一堂好課一樣。最典型的就是當今搞得轟轟烈烈的杜郎口教學模式。

當然,新課標中要求:要認真落實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三維教學目標,所以大家都認為一堂課中沒有小組合作探究學習就不能體現這個要求,我覺得是一個誤解。

其實,有些問題真的需要小組合作探究的,這個形式不是說不好,要看問題的深度與難度。三個臭皮匠,頂得一個諸葛亮嘛。比如在教讀《孔乙已》此文中,可以設計這樣的問題:“從他的動作探究他的性格。”這樣的問題是可以給學生時間去合作討論動筆的。還有《犟龜》中可以設計這樣的問題:“你認為犟龜中的‘犟’好不好?”這些都可以小組合作探究的,因為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分析思考能力,[蓮山 課~件]而且問題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

但是如果像犟龜參加了誰的婚禮呀,他為什麼能參加婚禮呀這樣的問題,學生獨立思考能自己解決的問題,就沒有必要用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去解決,這樣會用小組合作探究的形式去代替個人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的能力,且答案就在文體中,再如此合作探究學習,那簡直是浪費學生的時間。這樣的課堂,只有共性,沒有個性,這與《新課標》的要求是背道而馳的。

因此,為了讓多數學生得到有效的訓練,我們應注重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的能力。只有設計有一定廣度和深度的問題,而且問題僅靠個體是完成不了任務的時候,才開展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的形式去解決問題,分析問題,是非常可取的。在這樣的合作探究中,教師還可以參與其中,形成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學習模式,如此一來,既促進了生成,又點燃了亮點,何樂而不為?

總之,學生為主體,教師為輔體,起引領的作用,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為要務,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為補充即可,不能用小組合作探究的形式代替個體的獨立思考學習,這是每一位語文教師應謹記於心的。